喝茶不懂撬茶,就像海膽到嘴不知道怎麼吃,實在是浪費了珍馐美味,心疼。
不懂撬茶,成了重災區,新茶友入門必問。
另一茶友寬慰道:“沒關系,撬碎就撬碎了,影響美觀,不影響口感。”
不懂撬茶餅,影響的不僅僅是美觀,還有口感!
這一點,現實的沖泡過程給出了經驗和教訓。
撬茶,如果茶餅都碎成了大小不到1厘米的茶葉,茶葉與水的接觸面積大,茶葉内質釋放的速度快,同樣是快出水,茶餅碎的茶,味道比較濃,容易苦澀。
同時葉片碎,給沖泡增加了難度。
蓋碗沖泡,細碎的葉片從蓋碗縫隙裡流出,落入茶海,若是分茶後沒有挑揀出來,容易喝到嘴裡。一邊喝茶,一遍啐着茶碎末,實在不雅觀。
不論是從喝茶儀态雅觀,還是為沖泡出來的茶好喝,對于每個偏愛茶餅的朋友而言,學會撬茶是一項硬技能,還是屬于必備款。
其實,每餅沒撬好的茶背後,都有一個沒選對的撬茶工藝,都有一段遺失的技能學習片段。
《1》
茶餅撬的碎,在于工具沒選對。
撬白茶,用什麼工具最好?
入選的工具有兩種。一是茶針,二是茶刀。
茶針,在傳統的茶刀六君子中可見它的身影,使用的是木質材料制作而成。
随着五金茶針多樣化的發展,金屬茶針成了現在最常見的撬茶工具。金屬材料,材質堅硬,不容易折斷,方便撬茶。加工鍍金、鍍銀、不鏽鋼便成家常便飯,銀光四射,甚是高貴。
茶刀,因外形與“刀”相像,成扁平狀,故取名“茶刀”。結構包括帶有刀柄的刀體及刀鞘,茶刀可以是,木、竹、象牙、牛角、牛骨、金、銀銅、鐵、等材料。出現頻率較高的,還是五金材質,質地堅硬,方便撬茶。
茶針和茶刀,都是撬茶的好幫手。
利用刀體前端的尖刃可順利的插入茶餅内,以此沿被切軌迹重複上述方法,這時隻要輕加很小外力,即可實現茶餅部分的分離。
至于像茶友們列舉的菜刀、錘子、老虎鉗之類的工具,我們還是收好。
撬茶,需要優雅,不需要暴力。
《2》
茶撬得碎,在于力道沒用對。
同樣一餅茶,在張三李四手裡,有了不同的命運。
張三撬的茶餅,總是十分完成,薄薄的一整片連接在一起,沖泡起來也不會都是碎末。
而李四撬茶,那叫一個慘烈,葉片四處飛,茶餅一整塊一整塊似方糖似的,沖泡難度大,味道差。
為何有如此大差距?
這就在于二者所使用的力道不對。
張三撬茶,巧用工具,茶針和茶刀和茶餅平行刺入,撬成薄片狀。
李四撬茶,簡單又粗暴,用茶刀撬開茶餅後,随手用手掰下一片。又或者茶刀和茶針斜着刺入茶餅,使得葉片被迫切斷,自然會碎裂。
這畫面,慘不忍睹。
對待茶餅的嚴謹度不同,自然撬出兩種形狀的茶。
《3》
撬茶餅,要巧力不要蠻勁。
撬茶餅,不贊成用手掰,手掰下來都是一塊一塊的,既不容易泡開,又容易掰碎。
最好的方式,是用茶針、茶刀撬取,用巧勁,一餅茶輕松被拆開。
【如何正确使用茶刀、茶針撬茶?】
第一步
将茶針從茶餅的側面沿邊緣插入。
側面找點時,相當重要。
入手點,要找蓬松的部分,這樣刺入後才能輕松撬開茶。
刺入茶針、茶刀後,也要有技巧。撬茶餅,最好的是撬出薄片狀。薄片狀的白茶,方便沖泡,滋味釋放均勻,不會出現前幾泡味濃,之後幾泡沒味道的情況。
收到茶餅,打開一看,背部會有一個凹陷處,也有的茶友會選擇從這裡開始撬茶。
但這個凹陷處,是壓制後産生的,相對來水比較緊實,從這裡開始撬茶,難度大,這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步
稍用點力,将茶刀再往茶餅裡推進去些,通常茶刀或者是茶針沒入餅身1/3左右即可。
茶刀不建議一次性全部刺入,這樣太費勁。杠杆原理我們都知道,恰當的比例就能撬開茶。
第三步
向上用力,将茶餅撬開餅剝落,四兩撥千斤,茶餅就輕松撬開。
三步走,輕松學會撬茶餅。
嫌學習撬餅難,可選擇喝散茶
對于新茶友而言,撬茶需要一定時間練習,若是覺得喝茶的步驟多,有些麻煩,此時我們可以轉向喝散茶。
何為散茶,那就是白茶最自然的狀态,經過萎凋和幹燥後被收集而來。喝散茶時,直接用電子克秤稱取相應的重量即可。
通常而言,新老白茶沖泡,用110毫升白瓷蓋碗沖泡,搭配5克白茶即可。
如果是一些内質特别特别豐富的老白茶,沖泡時可以适當地減少投茶量。
如2014年的牡丹餅,屬于内質豐富型,在沖泡時投茶量選擇4克足夠,在此茶水比例下,茶湯清甜,醇厚,柔和,藥香充足,毫香顯,花香不僅雀躍在杯蓋上,更落于湯水中。
不懂撬茶就選擇喝散茶,這并不是長久的選擇。
餅茶,它擁有與散茶截然不同的風味,若是因噎廢食,放棄茶餅,未免太可惜。
最好的方式,是學會撬茶法,徹底征服撬茶這件小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