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9月6日訊 房屋買賣是人生大事,也關乎整個家庭的幸福。随着青島多項房産利好政策出台,購房門檻和還款壓力都進一步降低,很多剛需購房者也開始着手考慮置業大事。但房産交易涉及金額大,尤其是二手房買賣,手續辦理周期長、流程環節複雜,一旦遭遇風險,購房者很可能“錢房兩空”。常見的交易風險有哪些,我們又能通過哪些舉措保障交易安全呢?
數據:房産糾紛逐年遞增,一房二賣等風險需格外關注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房産交易發生的法律糾紛正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至2018年,我國房産交易糾紛案件總量1288491件。僅2018年,房産交易糾紛案件數就達到了30萬件。而在這些房産糾紛案件中,一房二賣、房屋查封、挪用資金等風險占比較高。
據了解,部分二手房交易的潛在風險可以通過前期産權查詢等舉措進行規避,但查詢結果具有時效性,查詢到過戶之間出現風險的情況仍然存在。2022年6月,王女士就經曆了一次“一房二賣”的交易風波。王女士通過居間方購買了一套位于市北區的二手房,約定于簽約後30天内辦理後續業務, 居間方按照合同約定流程正常辦理商業銀行貸款,辦理當日将首付款進行資金存管至監管賬戶内。出于後期結婚規劃考慮,王女士跟業主溝通好提前到房子裡進行裝修測量,沒想到當天下午一名陌生男子進入房子說這是自己買的房。二人當場給業主打電話,才知道該房屋已于本次買賣合同簽訂前簽署過一次買賣合同。王女士得知這個消息後将業主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其勝訴,要求業主賠償王女士30萬餘元且解除買賣合同,幸好王女士首付款已進行銀行四方監管,由經紀人提交法院判決書将王女士全額首付款退還至付款賬戶内,保障了資金安全。
排雷:貝殼大力推動房款資金存管,多措并舉防風險
相比起很多遭遇風險的購房者,王女士還算幸運。房子雖沒買成,但房款未受損失。今年以來,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接到多起房産資金安全的投訴,也因此發布風險提示,提醒購房者在購房前認真确認交易資金安全。但大多數購房者缺乏房産交易經驗,确認資金安全對他們來說也并非易事。為此我們采訪了貝殼找房青島站交易服務中心負責人劉舉,據他介紹,目前規避交易風險、确保房款安全最穩妥的一種方式就是資金存管。
據劉舉介紹,資金存管是将用戶的房款放在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等法定機構中存管,待交易成功後,再将房款解凍至業主賬戶,若交易失敗,資金會返還給用戶。“這個過程有點像在淘寶購物,我們現将貨款付給‘支付寶’平台,等收到貨确認無誤之後,點擊收貨,貨款才會打給賣家。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除了弄明白什麼是資金存管服務之外,還需要看清什麼是真正的資金存管服務。“購房者打款時,賬戶一定是第三方監管賬戶。類似于貝殼做法是與已獲得央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引入第三方資金存管服務。 ”劉舉介紹,根據金融監管部門相關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将房屋交易資金存放在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當滿足合同約定的交易條件時,第三方支付機構遵照客戶支付指令支付給賣方,如果交易沒有達成則退還給買方。
截至2022年8月,貝殼找房青島站合作新經紀品牌居間的二手房買賣合約,房款資金存管率已達97%,風險防控成功率100%。
據了解,除資金存管之外,貝殼找房青島站設立的九個簽約服務中心,還會為島城百姓的房産交易做好“三重安全保障”。第一,居間方會在簽約前對房屋進行産權核查,确保出售人身份及房屋産權;第二,引入專業簽約經理及律師見證,把控合同風險,見證簽約全過程;第三,除了首付款進行存管,還會預留物業保證金及戶口保證金,物業交割結束才會解凍至賣方賬戶。
房産交易無小事,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買房首先要選擇口碑好、有信譽的中介品牌,其次自身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房産交易知識和安全常識。2021年,貝殼找房青島站成為山東省首家房屋交易安全示範基地,與主管部門共同探索房産交易新模式,以細節化的服務推動繁雜流程更高效、高質量地完成,規避買賣雙方交易風險,提升服務體驗。相信在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管和房産經紀服務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青島市民的房屋交易可以更安全、更高效!(本網記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