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葉酸的第一印象,是它能預防胎兒畸形,準備懷孕的人才需要補充。實際上,葉酸是個被低估的「健康多面手」。
近日,刊登在國際權威雜志《中風》上的一項研究,再次點名表揚了葉酸:
适量補充葉酸,可以調節血壓,預防中風,對部分高血壓患者來說尤其重要。
《生命時報》采訪權威專家,告訴你葉酸對人體的重要作用,并教你科學補充。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 劉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心内科主治醫師 薛超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魯憬莉
多項研究證實:補葉酸,防中風此次研究對我國500多名農村成年高血壓患者展開了分析,結果顯示:
血清中的左旋肉堿水平與首次中風呈負相關,而葉酸水平是這種關聯效應的顯著調節因素。
研究人員建議,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必要時補充葉酸,既能調節血壓,還能預防中風發作。
其實,早在今年4月,《美國醫學會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也給出了類似的結論:與單純降壓治療相比,“依那普利 葉酸”可将首次中風風險降低21%。
葉酸,又稱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1941年,科學家從菠菜葉子中發現了它,并命名為“葉酸”。
葉酸雖是人體造血系統必備的營養素,卻無法在人體内合成,隻能從外界攝取。若飲食攝入不足或其他原因導緻葉酸缺乏,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葉酸,特别适合一類人在我國高血壓患者中,葉酸缺乏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患者較多。
同型半胱氨酸,是人體攝入含有蛋氨酸的食物在代謝過程的中間産物。正常情況下,它會在葉酸和其他B族維生素的幫助下被代謝清除。
葉酸缺乏,會導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醫學研究證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與心腦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眼病等密切相關。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25%,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分别降低11%和19%。
因此,合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15微摩爾/升)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推薦補充葉酸來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應當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高血壓患者都需要補充葉酸。如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未升高,卻盲目補葉酸,可能導緻免疫力降低。因此,是否需要額外補充葉酸要聽醫生的。
葉酸是個“健康多面手”除了有助調控血壓、預防中風外,葉酸在以下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預防胎兒畸形
缺少葉酸,孕婦可能發生貧血、流産、早産和妊娠期高血壓等;胎兒可能産生神經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髒病等。
防老癡
醫學研究發現,适量補葉酸,有助減緩認知衰退,降低患老癡的風險。
降低糖尿病風險
葉酸有助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風險。
防治慢性腎病
适量補充葉酸,可以明顯延緩高血壓患者腎髒病變的發展,降低慢性腎髒病發展為尿毒症的風險。
補葉酸要有“度”,超标有風險葉酸的來源主要有兩種:
2020年《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推薦,補充葉酸的最好措施是平衡膳食:
每日攝入400克蔬菜,其中有200克綠葉蔬菜,再加上300克水果,葉酸的需求就可以得到滿足。
葉酸缺乏的高危人群與部分特殊人群,則需要通過服用補充劑或強化食品等措施來補充。以下是葉酸缺乏的高危人群:
1
部分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患者
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推薦補充葉酸,具體劑量應咨詢專科醫生。
2
備孕、妊娠期婦女
建議女性從孕前至少3個月或可能已懷孕時便開始,每日補充葉酸0.4~0.8毫克,直至懷孕滿3個月。
3
哺乳期婦女
國際婦産科聯盟的建議比國内建議更為嚴格,他們倡導整個孕期及産後3個月都要補充,推薦哺乳期婦女必要時可每天增補葉酸0.4毫克。
4
葉酸缺乏的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的發生風險。因此,合并葉酸缺乏的此類患者,推薦進行葉酸補充。
5
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患者在應用抗抑郁藥,尤其是5-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等)的基礎上,合理補充葉酸可提高治療效果。
6
慢性腎髒病患者
葉酸可降低慢性腎髒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患者對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的反應性。
7
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
甲氨蝶呤廣泛用于風濕免疫性疾病的治療,這類患者适量補充可以減少甲氨蝶呤相關肝損傷、胃腸道不良反應以及口腔潰瘍的發生。
需要提醒的是,長期大劑量補充葉酸有可能産生健康風險,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現、加重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等。因此,補充葉酸應根據個體情況,由專科醫生做出評估後進行。▲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