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非偶”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曆史典故?
“齊大非偶”是個成語,但是随着社會觀念的改變,這個成語的意思因為價值觀和當代公正、平等生命體關系的思維觀念不符合,所以如今使用得很少。
其實這個成語有個近義詞——“門高非偶”。這個是不是相對更好理解呢?就是指别人家門第太高,不是求偶的适合對象。也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意思。
不過“門高非偶”相對要新,雖然好理解一些,卻不是成語,頂多算是一個固定詞彙。
“齊大非偶”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左傳·桓公六年》:
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這段文字并不難懂。齊侯是齊僖公,他的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人間絕色——“文姜”,鄭大子忽是指鄭國世子忽。齊僖公想把女兒許配給當時國力強盛的鄭國世子忽,進行政治聯姻。結果忽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而且給出的說辭相當的離譜:“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這個“耦”字,通“偶”,并不是人偶的意思,而是指古人在耕作的時候,一般都是兩人一起,組成一隊。這也是偶數、對偶這些意思的根源。因為要共同承擔體力活,所以組隊的兩個人最好是體型差不多,方便配合。齊國确實在國土上是大過鄭國的,所以世子忽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拍檔,齊國太大了,我鄭國高攀不起。所以拒絕了這樁婚事。
這個世子不是心裡有人了,就是有點傻。不論是從個人,還是從國家的角度,他都把齊僖公給得罪了。同時也因為這一點,導緻他自己上位後沒有大國作為聯姻靠山,國内發生叛亂,他也被驅逐殺害。
而這和“齊大非偶”了文姜這個絕世美女當然是有關系的。
文姜的美是得到公認,并寫成詩來傳唱的,《國風·鄭風·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顔如舜華。将翺将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顔如舜英。将翺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姑娘和我同乘車,容貌就像花一樣。體态輕盈如飛鳥,珍貴佩玉泛光芒。她是美麗姜姑娘,舉止娴雅又大方。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體态輕盈像鳥翔,佩玉锵锵悅耳響。美麗姑娘她姓姜,美好聲譽人難忘。
“孟姜”就是指姜家的女兒,或即文姜。這首詩就是鄭國人寫來諷刺鄭國世子忽的。《毛詩序》:
太子忽嘗有功于齊,齊侯請妻之;齊女賢而不娶,卒以無大國之助,至于見逐,故國人刺之。
齊家那麼好的女兒你不取,還說什麼“齊大非耦”,結果怎麼樣,被驅逐了吧?
這就是“齊大非偶”背後的故事。
至于“門高非偶”的故事,則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梁朝廷。東魏叛将侯景投奔南梁蕭衍,妻兒被高澄煮殺,便向梁武帝求娶王家或者謝家的女子為妻。可當時王謝二家是名門貴族,别說是一個叛将,門閥政治時期,大家族可是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的。這種門閥集團直到中唐,才被新興的士人階層慢慢取代,在隋朝、初唐的影響力還不小,而在南北朝時期,他們的高貴地位簡直是不可動搖的存在。
所以梁武帝對侯景說:
王、謝門高非偶,可于朱、張以下訪之。
王、謝家族太高貴,你還是找朱、張二姓之下的人吧。
“門高非偶”就是這麼來的,這就是很幹脆地挑明了,門當才能戶對,你就是不配。
而“齊大非偶”的門第觀念還沒有那麼直白,隻是含蓄地打馬虎眼,或者還帶着一點恭維和客氣,不過結果都是一樣的。
就是你沒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