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吳國時,湖州地屬勾吳,“三吳”之一。東吳時置吳興郡。今湖州老城即吳興古城。老街古迹距離不遠,筆者自北向南,經飛英公園、湖郡女校、陳英士故居、府廟、駱駝橋碼頭、苕溪、衣裳街、小西街、潮音橋、慈感寺、蓮花莊,徒步3小時打卡。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飛英塔 。湖州城三絕之一。飛英塔是一處始建于唐代的傳統古建築。被譽為湖州三絕之一。雄峙在湖州市東北角上。千百年來,以其“塔裡塔”的獨特結構而聞名遐迩。
湖郡女中學校為湖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與上海中西女中、蘇州景海女校,是美南監理會在中國開辦的三大女校。
陳英士故居是陳英士的成長之地,也是其侄兒陳立夫及陳果夫的出生之地,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府廟舊時也如同蘇州的玄妙觀一樣,除了宗教和祭祀活動以外,又是人們的娛樂場所。俗稱:“廟裡廟”,湖州城三絕之一。府廟所在地過去屬阜安坊。明代以前,府廟稱湖州城隍廟,其址在阜安坊西,始建于五代。
湖州駱駝橋始建于唐垂拱元年(685)。據宋嘉泰《吳興志》,“以其形穹若駱駝背湖州駱駝橋”,故名。“駱駝橋”一詞在湖州是市中心的代名詞。橋下為湖州市河-霅溪,橋畔沿市河兩岸現建有開放式的河濱公園與駱駝橋廣場。
衣裳街最早遺迹可追溯至東晉,宋《嘉泰吳興志》載,衣裳街宋代稱州治大街或州治前街和市街,明代稱府前街和小市街,早在清中葉就已是湖州城的主要商業街坊,因有衆多的估衣店而得名“衣裳街”。
苕溪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支流,因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水上如飛雪,當地人叫“苕”,故名苕溪。苕溪由東、西二苕溪組成,在湖州市吳興區城區彙合,合流後稱霅溪,又稱霅溪、霅川、霅水。
小西街曆經滄桑,仍保存相對完整,生活氣息濃厚、街巷格局整齊、水街風貌濃郁、清代建築接連成片。小西街完好保留2萬方江南老街原貌,街巷四通八達,曆史民居建築接踵連片。是湖州曆代名門望族、富商官宦聚居之地,湖州大姓大家如:溫氏、鈕氏、許氏、莫氏、馮都聚居于此。他們共同創造了小西街繁榮的景象。
潮音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為三孔石拱橋。潮音橋在明嘉靖十八年(1539)前,是個渡口,名潮音渡。潮音渡原名慈感寺渡,緣“潮音”之稱取義于舟山普陀潮音洞。明崇祯《烏程縣志》記載,潮音渡“以迎奉觀音大士,故名”。潮音橋與塔裡塔——飛英塔、廟裡廟——府廟是湖州城内3大古建築。
潮音橋東堍,舊時是個渡口,又名慈感寺渡。慈感寺是江南赫赫有名的大寺院,南宋嘉定年間被評定為教院十大名刹第四位。如今慈感寺是個地名,小區貌似正在等待改建。
蓮花莊是始建于元代的古典園林建築,屬于楷書四大家之一趙孟頫的别業。蓮花莊早在唐宋時代,這一帶叫白蘋洲,風光旖旎,為一郡之勝。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于開成四年(838)曾寫下了《白蘋洲五記》。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在此建置别業,始名蓮花莊。數百年來,這裡以碧水風荷,景色幽絕著稱。清光緒《歸安縣志》稱蓮花莊“在月河之東南,四面皆水,荷花盛開時錦雲百頃”。 蓮花莊在曆史上為著名的園林勝地。“荷花盛開,錦雲百傾”,“為吳興一絕”。筆者自西門入園,從東門出園。已離綠色東站不遠,順便搭車回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