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透視】
作者:劉振天(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
編者按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本期,我們刊發此文,即希望厘清“五唯”的成因,認清頑瘴痼疾的所由生成,以更加直接、有效地建立起合理、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
關于克服“五唯”頑瘴痼疾的重要講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掀起了熱烈讨論。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等部門也相繼下發文件,着力破除“五唯”。既然是頑瘴痼疾,就必須克服,也意味着絕非輕而易舉。從目前人們讨論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實踐中遇到的困難來看,克服“五唯”的确并不簡單。因為“五唯”之中那五個維度——分數、升學、文憑、論文、帽子,在長期實踐中,既有傳統認知和價值判斷的根基,更與實際利益糾纏,而如果不弄清“五唯”的生成因素及機制,克服“五唯”就不易對症下藥,更難以收到實效。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評價,參考一定指标的多元衡量
在人類和人類教育發展的曆程中,評價,是對人和人之所以成長的教育系統的衡量和考評。在評價中,參考一定項目的大衆共同遵循的指标和标準,也是必然的。評價,也就成為參考一定指标的、多元維度的衡量。
分數、升學、文憑、論文、帽子,這些帶有可比較指标的顯性項目,也是長期存在于多元評價維度之中。其之所以逐漸成為評價學校和人才的主要标準,有其便利性和曆史階段性。
首先,從五個維度來衡量人、選拔人,作為評價學校和評價教育的指标,有其便利性。因為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和衡量個體或集體的發展、成長、成就甚至成功程度。否則,若沒有這樣的功用,它們就不會被評價主體選中。
中國科舉制之所以存續并興盛約達1300年,就在于它在人才選拔過程中有效綜合了相關的評價要素。歐美現代教育評價學起源于19世紀末興起的學生學業成就測量運動,發展到今天,分數和考試(如衆所周知的風靡世界的PISA考試),仍然是重要的學業評價形式。
一直以來,對于考試,有一種說法叫“高分低能”;還有一種觀點說“文憑不等于水平、學曆不等于學力”“文章一多質量就差”等等,從而否定用考試分數、文憑論文作為評價的坐标。應該說,這些觀點在生活中确實可以找到具體事例予以佐證。但也隻能說是事例,即個案,不可能因此推導出普遍性結論。事實上,從統計規律看,分數與能力,文憑與水平,學曆與學力,論文數量與質量之間,總體上是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而不是無關,更不會是負相關。如果把“高分低能”“文憑不等于水平”“學曆不等于學力”等說法當成普遍現象,那無疑取消了學習和教育的價值,陷入了反智主義泥潭,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其次,從五個維度來衡量和評價人才或教育,曾經意味着對知識、學問、學習、教育和人才的尊重,有其曆史階段性。中國曆史上出現過輕視知識、學習和教育的時代,秦朝“焚書坑儒”、元代“儒生老九乞丐十”,都給中國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而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撥亂反正,恢複高考,其進步意義不單是教育的,更屬于整個中國社會和曆史的。它所釋放出的巨大熱情、能量及其效用,曾經積極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沒有高考,沒有升學,沒有其中對于知識的熱烈追求,就很難塑造今天中國和中國人的面貌。
再次,從五個維度衡量和評價人才或教育,有其傳統文化背景。人類社會要不受私誼幹擾地公平地選人用人、分配資源,在還缺乏相對公平公正以及客觀有效評判标準的情況下,考試分數、學曆文憑等便被賦予了大衆接受的參考價值,代表了大衆相對接受的客觀和公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整個社會和教育系統明明知道考試、文憑有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足,但仍然無法撼動考試和文憑體系在社會認知層面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甚至成為遲滞改革的阻力之一。
多元标準走向極端,“五唯”頑症悄然成型
由上可見,從五個維度來評價人才和教育,有其曆史階段性,也曾經産生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實踐中,當固守五個維度的評價标準,甚至逐步變本加厲,将五個維度的多元評價标準泛化、絕對化、極端化,最終演變成唯一的評價尺度,“五唯”頑瘴痼疾也就悄然成型。
導緻這一問題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代行政管理及資源分配過程中,過于強調簡便性、客觀性、量化與可比較性,強調高效率,以盡可能減少主觀随意性和低效,而考分、文憑、論文等恰好能符合這些要求。
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随着教育迅猛發展以及普遍的成本分擔制度實施,政府、社會、公衆和媒體迫切需要了解教育機構的績效,并對其進行質量問責。出于這種原因,學校績效評價、排名、評估等一時興起,而評估認證、排名等,需要采集教育機構共性的、顯性的和可量化的指标,這也激發了諸如升學率、考研率、文憑率、論文數量與引用率、帽子數量等量化評價标準不斷得到強化。
三、在種種排名、評比作用下,學校之間、個體之間圍繞着資源、聲譽、質量、課題、成果等展開激烈競争,為了實現趕超,人們往往選擇那些易見易感的外在的數量指标,而有意避免那些主觀、隐蔽、長期、複雜的不易比較的質性指标。
長期以來,大中小學确實逐漸出現了從多元評價标準轉而依賴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和唯帽子是從的“五唯”評價現象,這種現象還愈演愈烈。盡管明知不合理,但由于已經形成頑症、慣習甚至無意識的社會文化,且與資源分配機制糾纏在一起,既得利益者千方百計地維護“五唯”評價體系,而那些競争者也拼命地通過“五唯”評價争取獲利機會。于是,五個維度的多元評價,漸漸異化變形為刻闆僵化的“五唯”。
而在“五唯”評價标準之下,重知識輕能力、重智育輕德育、重片面輕全面、重數量輕質量、重外在輕内在、重功利輕價值、重短效輕長遠的作風和惡習,遂成頑瘴痼疾。
“五唯”頑瘴痼疾,正在将學校、教育和師生工具化、趨利化、片面化,它使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最終走向了自身的對立面,嚴重壓抑了人的生命活力、壓抑個性和創造性,與新時代培養教育身心和諧健全、全面發展新人的目标嚴重背離。
所以,克服和破除“五唯”,勢在必行。
破除“五唯”要實事求是、注重方法
“五唯”的生成既有曆史的和文化的根由,又有現實的原因,故此,克服“五唯”,就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民粹主義簡單化态度。
一方面,要科學分析五個維度之所以形成的曆史條件及其合理性。應該看到,“五維”評價體系是特定曆史階段的産物,在過去中國處于趕超式發展階段,選擇一些易感易見、易趕易超的數量化、客觀化的外在标杆性指标和标準,有其曆史階段性。
另一方面,更要看到這種評價标準,更多地适用于培養和選拔追趕型的标準化人才,卻不适應于培養和選拔創新型和超越性人才。在中國全面進入新時代,創新、卓越、引領、獨創成為國家和社會全新戰略抉擇的時代,“五唯”評價标準顯然不适宜。
所以,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實踐中,破除困擾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不科學的評價體制,要處理好“五唯”破與立之間的平衡,存量與增量間的平衡,合理性與功利性間的平衡。
其一,五個維度就其評價内容而言,其評價标準的合理性部分,要适當繼承,并發揮其在評價教育教學質量、激發人才成長中的積極作用;同時,更要大力消除其不合理的成分,或者限制其不合理評價因素的作用範圍與程度,更要賦予傳統評價标準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新的内涵。
其二,在傳統的評價标準存量之外,增加新的評價形式和要素,豐富評價評估體系結構。雖然,從五個維度是能夠評價和選拔人才,但其局限性也是明顯的,尤其在評價人才的創新性、獨特性、非線性發展以及品德心性發展方面,傳統維度的評價形式往往不得要領,必須采取新的評價觀、評價标準和評價方法,如日常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同行評價、質性評價和長周期評價等等。
其三,要弱化五個維度評價标準的使用範圍。任何評價标準和評價工具都有自身優勢,也有自身局限,要謹慎使用評價标準,不能任意誇大,更不能夠簡單作為人才選拔和資源配置的唯一根據。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要搞基于分數、升學、論文、帽子、經費、成果、項目、獎勵等量化标準排隊和評比,不能把排名、評比或者評估與相應的激勵政策與分配政策簡單挂鈎。學校更不宜盲目相信排名,不能跟着排名轉,按照排名來辦學,排名中有什麼就辦什麼,缺什麼便補什麼,這種短期化、功利化行為,可能見效一時,但長久傷害的是人才、教育和國家與民族的未來。
總之,破除“五唯”頑瘴痼疾,歸根到底,就是要尊重教育規律,按照教育規律辦學,按照教育規律培養,按照教育規律評價。
《光明日報》( 2019年02月26日 15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