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王英力 記者 李寰)11月17日,第九屆世界早産日。“關注早産,守護生命”大型全國專家義診活動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舉行,來自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産科醫院、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等十餘家醫院婦産科專家及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多個科室包括新生兒科、産前診斷中心、超聲科、兒童康複科、藥學部、助産士、産科護士等聯合義診,陣容相當強大。
究竟多久出生的孩子被認為是早産兒?
上午八點,天還帶着朦胧的灰色,義診台前就排起了一條長龍。早産作為一個全球性産科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近20年來,早産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全球每年約有1300萬早産兒出生,約占所有新生兒的10%。早産是引起新生兒近遠期并發症和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導緻嬰幼兒發生腦癱、發育遲緩、視網膜病變、慢性肺部疾病以及聽覺和視覺障礙等長期并發症和後遺症的重要因素,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加強圍生期保健,早期幹預、積極治療,可以減少早産兒發生。
究竟多久出生的孩子被認為是早産兒呢?中華醫學會圍産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産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劉興會教授介紹到,早産兒,是指妊娠二十八周到不足三十七周出生的嬰兒。其中,不足三十七周的意思是,即使妊娠周期達到三十六周加6天,也算做早産。在這之中,還有一類“極早産兒”,他們指的是妊娠周期二十八周到三十四周之間出生的嬰兒。
早産對嬰兒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以預防嗎?
早産對嬰兒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石晶介紹說,早産對嬰兒的危害,主要是在提前出生後,各個系統發育不完全,很容易并發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相關方面的并發症,如:呼吸困難、顱内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甚至之後會發生腦癱;針對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早産兒發生哮喘、反複發作的肺炎的可能性比較大。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各個系統發育不成熟,防禦系統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早産兒的抵抗能力會比較低,容易受到感染。
早産對孩子的影響如此大,作為爸爸媽媽可以預防嗎?劉興會教授說到,早産的因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感染因素、高齡、多胎妊娠等。預防早産需要從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在孕期做好保健。保健的目的是盡量不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如貧血或抵抗力低,容易造成感染的情況。第二,生殖道有炎症需要提前治療。第三,有内科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不正常,也容易造成早産。所以把這些内科疾病的防禦做好,也是可以預防早産的。
除了生理因素以外,一些準媽媽們工作壓力過大、心理壓力過大,也會造成早産。适當地緩解一下心理壓力,也可以明顯減少一部分早産。“最好的胎教就是:良好的營養和良好的心情。”劉興會教授笑着說。
哪些媽媽有早産的高危因素呢?
哪些媽媽有早産的高危因素呢?多次做人工流産,會導緻宮頸機能不全。“這種機能不全,指的是如果把宮頸比作一扇門,經常打開它,就會導緻門關不上了。而關不上,就容易出現把小孩關不住,掉下去的情況”,劉興會教授補充說。除此之外,三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産婦也是早産的高發人群,因為高齡産婦子宮開始老化,宮頸機能也開始變老,再加上心理壓力比較大,容易造成早産;最後,多胎妊娠也會造成早産。
有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早産的征兆:下腹墜脹或規律腹痛或規律腹脹;“一般來說,一個小時之内,有六到八次宮縮,就認為有先兆早産。”劉教授說。
而從客觀評價分析,通過B超或陰道檢查,可以了解宮頸管有沒有縮短。在正常情況下,宮頸管有3.5公分,如果越來越短,則表示有相應的宮縮,宮頸口在悄悄打開了。“一般在二十四周以前,就需要做一次宮頸評價。最後,當出現血性分泌物時,也有可能是早産的征兆。
早産的小孩都不聰明或者很聰明嗎?
如果家中有早産寶寶,也不要心急。早産兒要看妊娠周數,一般來說妊娠周期在三十四周以上的早産兒,危害相對較小;而三十四周以前的,危害比較大一些。針對早産兒的護理,第一要注意保暖。不要擔心小孩一出生就進保溫箱。保溫箱就是保暖。因為早産兒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不能很好的保持溫度,所以需要保暖。
第二就是喂養,因為早産兒的胃腸功能很弱,所以需要少量多餐的喂養。最好鼓勵母乳喂養,因為母乳裡有抗體,有最均衡的營養物質,利于早産兒吸收。
其次,因為早産兒抵抗力較低,注意家中空氣流通也不可忽視,空氣流通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家中的用品也需要清洗幹淨。
早産的小孩都不聰明或者很聰明嗎?“這都是不科學”。劉興會教授介紹,妊娠周期在二十八周的早産兒,近一半的小孩腦發育不全,這時候,出現“不聰明”的小孩偏多,甚至腦癱的機會也會增加;一般來說,經過醫院搶救性的治療,通過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硫酸鎂保護胎兒大腦,這一部分小孩即使早産在三十二周以後,出現腦損害也很少。這種腦損傷減少以後,通過後期的喂養,追漲,和正常小孩沒有多大的區别。
因此很聰明、不聰明都是不科學的。“主要看有沒有出現腦損傷。比如說三十二周以後,三十三、三十四周生下的早産兒,如果沒有出現腦損傷,也可以很正常。不聰明是要靠培養。最後的培養是最重要的,不要先下定論。”劉教授說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