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中科院心理所 江愛世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炎炎夏日來臨,夜晚的空氣中也充滿了燥熱的氣息,開窗睡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如果你家挨着馬路,尤其是挨着公交站點,那麼相信馬路上嘈雜的聲音對你而言是一件極其不愉快的事情。開着窗,汽車、公交車呼嘯而過時,有時候你連家裡人說什麼都聽得不是太清楚,有時候周末你想睡個懶覺卻無法實現……
種種這些圍繞在你身邊的噪音雖然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那是不是所有人對噪音都一樣敏感呢?噪音中,你想努力聽清對方說話,你的大腦會采用什麼策略呢?我們适應噪音環境之後是不是就不再受噪音影響了呢?
不想聽的噪音
噪音是使人感覺不愉快的聲音,換句話說,讓人不想聽的聲音都是噪音。毋庸置疑,街上整天的車聲隆隆,喇叭嘟嘟,是噪音。然而,即使是美妙的音樂,如果你不想聽,那麼對你而言也是噪音。
世界衛生組織環境噪聲衛生标準組建議,以55分貝作為一般居民區合理噪聲限度的指标。據調查,居民區白天環境噪聲若低于55分貝時,僅會引起個别人産生明顯的煩惱,絕大多數人能夠耐受,高于這個值則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多方面危害。
高水平的噪音會導緻生理喚醒和一系列應激反應:損害聽力,睡不好覺,頭痛,惡心,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心煩意亂。有一種疾病被稱為“噪音病”,由此可見噪音對人的傷害。
噪音敏感性
不過,噪音對人的影響并非那麼絕對,會因人而異。有研究者認為,有些人天生對噪音敏感。大約20%的正常人群就屬于這一類。他們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噪音吸引,談話或工作易被噪音幹擾,因而會表現出煩躁的情緒。
對于正常分貝的聲音,噪音敏感者和不敏感者的生理反應(心率、皮電等)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别,而對于85分貝的交通噪音,噪音敏感者的生理反應更加強烈。
這種對噪音的高敏感性有可能與情緒與性格等個人特質相關。比如,相比容易焦慮的人,情緒穩定的人更不易受到噪音幹擾。再如,性格外向者在噪音中的工作表現更好。
研究表明,在正常聲音環境(65分貝)環境中,内向者的表現更好,檢測到更多信号。而當噪音達到85分貝時,相反結果出現,即外向者表現得更好。
心理性噪音
很多時候噪音對你的影響也有可能與你的感知相關。一位心理學家給被試者呈現55、60、65、70分貝的噪音,并讓被試者進行涉及短時記憶的數學運算任務。研究者發現被試者感知的噪音煩人程度與其任務表現有着顯著的相關。也就是說,被試者越認為噪音幹擾工作,越是注意噪音,就越感到不安,噪音的分心作用也就越強。這種噪音也稱之為心理性噪音。
這位心理學家同時還發現,盡管被試者主觀感覺75分貝的聲音更讓人不愉快,但是不同的噪音條件下,被試者的任務表現并沒有顯著差别。我們也可以說,噪音之所以能夠煩擾你,隻是因為你注意到了它,并且認為噪音會打擾你;如果你注意力集中,噪音其實不會影響你的成績。
預期、暗示等心理決定了噪音對你的影響。實驗者将被試者分為四組,實驗前,分别告訴前三組被試者噪音對工作表現的影響分别是降低、促進、有時降低有時促進,控制組被試者則沒有接受任何提示。實驗中,不同強度的噪音播放給四組被試。結果告知噪音具有促進效應的被試組的工作表現真的最好,告知噪音具有降低效應的被試工作表現最差。這組實驗告訴我們,心理因素的作用,往往比噪音本身更大。
噪音中的大腦
窗外汽車、公交車呼嘯而過時,嘈雜的環境嚴重影響你聽清對方說話,當你想努力聽清時,你的大腦是如何運轉幫助你理解對方的言語嗎?
在人的大腦中,聽和說是兩個密切相關的過程。人們說話時,聽覺反饋能幫助更好地發音。同樣,當人在聽的時候,也不僅僅依靠耳朵,與發音相關的腦區也在激活。通過觀察對方的口型或發音姿态,人的發音腦區會模拟說話人的發音,從而預測出對方将要說什麼。
研究發現,當處于嘈雜環境中時,要理解他人的言語時,人們會更多地依賴與發音有關的言語運動腦區,充分利用受噪音影響較小的言語發音知識,通過預測對方将要說什麼,來代替、補償受損的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對方的言語。
噪音适應之後……
呆在噪音環境中,久而久之,我們可能都感覺不到周圍持續的噪音了。于是有人認為,隻要噪音不太大,我可以很快适應噪音,噪音就不會再幹擾到我了。
可是研究發現,盡管人們會習慣于噪音工作條件,可能表明上噪音不會幹擾你的工作,但這并不意味着噪音對你沒有影響了。适應于噪音環境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狹窄,對他人的需要不敏感。适應于噪音環境的兒童可能會喪失某些辨别聲音的能力,從而使閱讀能力受損。噪音,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會在被消除後較長時間内仍對認識功能産生明顯的不良影響。
繁忙的城市,噪音不可避免。如果你是天生噪音敏感者,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盡量遠離噪音源,當你不得不待在噪音環境中時,如果你認為噪音不會幹擾你,那麼噪音就真的可能不會幹擾你的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盡管适應性很強的我們一定程度上能夠适應噪音,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噪音真的不會傷害你!
參考文獻
Du Y,Buchsbaum B, Grady C, Alain C, 2016, Increased activity in frontal motor cortex compensates impaired speech perception in older adul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2241
D Shepherd, MJ Hautus, SY Lee, J Mulgrew, 2016, Electrophysiological approaches to noise sensitivity,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8:900
Mech, E. V. 1953, Factors innuencing routine performance under noise: 1. The influence of "set." Journal of Psy chology, 35, 283-298
AH Hathaway, 2013, Effects of Time Varying Background Noise Conditions On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