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位于智利阿卡塔瑪沙漠的ELT“極大天文望遠鏡”(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s)就将迎來南半球的第一縷星光,開始展現這台集科技和工業之大成的科學巨獸的威力。ELT上有一個直徑超過39米的超級大“鍋”,它的用途是什麼?是怎樣被制造出來的?接下來由人馬君為您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ELT——世界最大的光學/近紅外天文望遠鏡
ELT與大本鐘的對比
ELT背了一個大“鍋”這個“鍋”就是ELT望遠鏡的主反射鏡,它與另外4塊反射鏡組成五級反射光學系統,最大焦距達到了840米,為了獲得足夠的進光量,這面被稱為M1的主反射鏡直徑達到了驚人的39.3米!即使我們忽略它的凹面,當成一個平面的圓,其面積也超過了1200平方米,接近3個籃球場的大小。
ELT内部結構
五級反射光學系統
為什麼ELT要背這麼大一個“鍋”呢?這是由于望遠鏡的分辨力(注意是“力”)與口徑基本上成正比。口徑大了自然是好處多多。據說ELT的進光量超過了世界上其它所有8到10米口徑望遠鏡的總和,是人眼的一億倍,很牛皮吧!
ELT主鏡(右下)與籃球場以及其它著名天文望遠鏡對比
要想玩轉這麼大的口徑,沒有金剛鑽是不行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大氣不穩定的影響,ELT特意選址在常年幹旱的阿卡塔瑪沙漠,建在海拔3046米的阿馬遜斯山上,這裡的大氣可以說極其穩定,同時還設置了包含6台激光導星儀的自适應光學系統,每秒可進行700次細微調整,有效排除了大氣幹擾,分辨力竟可以達到哈勃太空望遠鏡(口徑2.4米)的16倍。
ELT的激光導星儀在工作
接下來,主要的難題就是這面巨大的M1主鏡的制造和安裝了。下面,人馬君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M1主反射鏡的結構如果用一整片玻璃制作這面直徑39米的鏡子,即使舉世界之力,也有些勉強了。不僅存在難以克服的制造工藝問題,還要考慮玻璃的熱脹冷縮。這麼大的玻璃,其熱脹冷縮造成的變形對成像質量已經有明顯影響,甚至還會危及到玻璃自身的穩定性。因此,M1主反射鏡變通了一下,采用了798塊正六邊型鏡片單元,這些單元拼接在一起,等效于一個大凹面鏡。這也是大多數超大口徑天文望遠鏡的慣常做法。
M1主反射鏡構型
六邊型鏡片單元的制造這些關鍵的六邊型鏡片,每一塊的最大寬度是1.4米,厚5厘米,選用的基體材料是德國Schott公司生産的“Zerodur©”零度®極低膨脹微晶玻璃,聽名字就知道它具有超低的熱膨脹率,實際上這種材料是1960年代末專門為天文望遠鏡研制的。鏡片單元的制造總數達到了931個(包括133個備用鏡片),它的主要制造工序為:基體制造—>機械打磨抛光—>切割—>支架安裝—>離子束抛光—>傳感器安裝—>鍍膜。
鏡片單元基體在SCHOTT公司的車間内制造,首先用微晶玻璃熔鑄出圓形的基體盤片,然後将其緩慢冷卻,再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熱處理過程,一塊合格的“空白”基體就産生了。
第一塊鏡片單元的基體被鑄造出來
加工鏡片單元基體
鏡片單元基地制造完成後,将被送往法國的Safran Reosc公司,該公司擁有一個5000平米的廠房,在這裡,圓形的基體先經過機械磨削和抛光,然後才被切割為六邊形,并将其背面與荷蘭制造的支架安裝在一起。
機械人抛光作業
鏡片背面的支架結構
與支架連接後的鏡片,還需要進行離子束抛光,以徹底消除切割工藝和支架安裝産生的不平度。當最終抛光完成後,鏡片表面的粗糙度将隻有15納米!為了實現這一看似不可能的目标,Safran Reosc公司采用了3D建模、機械人作業等多種先進技術,用一句老話形容就是:費了牛勁了……
鏡片單元的檢測
抛光完成的鏡片單元,在通過了嚴格的檢測後,将連同支架一起被運往位于智利阿卡塔瑪沙漠的技術中心。在這裡還将經曆兩道工序:首先是傳感器的安裝,為了确保鏡片在主鏡上安裝位置的準确性,在每一塊鏡片單元的邊緣都安裝了監測傳感器。下一步工序是鍍膜,鏡片的表面将被鍍上一層薄薄的銀,以及一層保護性的鍍膜。完成這些工序後,鏡片單元終于可以登上阿馬遜斯山,完成最後的主反射鏡安裝了。
主反射鏡組裝與維護經曆了千錘百煉,這些修成正果的鏡片單元,終于可以在阿馬遜斯山上組裝在一起,形成這面巨大的M1主反射鏡,如同一隻望向蒼穹的巨眼,讓人類一窺宇宙的奧秘。
M1主反射鏡安裝完成後的效果
主鏡組裝完成後,事情還沒完,這麼多的鏡片在使用時難免有損壞,主要是表面鍍層的損壞,就此放棄這塊昂貴的鏡片顯然是不可取的。這時會在技術中心将鏡片原有的鍍層剝離并清洗幹淨,再重新進行鍍膜工序,恢複成一塊嶄新的鏡片。
望向天空的巨眼
以上帶大家了解了ELT上這口“大鍋”的制造過程,相信您一定會對這台空前強大的望遠鏡充滿期待。當它開始運作後,一定有會衆多前所未有的天文照片放出,盡顯宇宙與星空的魅力,到那時人馬君再與大家一起欣賞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