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
01
今天整理手機相冊時,我看到了小時候在村裡住過的房子。
照片中的老房子,木梁破敗,雜草叢生,看起來搖搖欲塌,随時都有倒掉的可能。突然就覺得有點心酸,感覺房子像人一樣老去,孤零零地待在那裡,也許每一個生命體,終将會退場吧。
那時候,我家還開着小賣部。
打通了兩間瓦房,用來賣貨。晚上我和我弟,還有我爺爺,就住在院子後面的窯洞裡。不得不說,窯洞真的是冬暖夏涼,尤其我們那個南窯,終日不進陽光,夏天冰冰涼。不過也有點潮,一般人扛不住。
南窯很大,木窗、高門檻、進去後左手邊是床,右手邊有大鐵爐。再往裡走,有桌子、櫃子、電視,還有早已經做好的棺材。在農村,老人的棺材會早一些做好,放在家中,提前作準備。因為我家房子有限,沒有單獨放棺材的地方,所以棺材在屋裡,放了十幾年。
我還記得制作棺材的過程。木匠把木材一點點刨成型,用傳統工藝拼接,用顔料塗色,然後慢慢晾幹。前後用了多長時間我記得不清了,隻依稀記得我當時也想當木匠,不過不是去做棺材,而是給自己造小車、小船以及一大堆想到的和沒想到的玩具。
家門口有石滑梯,那是我兒時的最愛。
我會正着滑、躺着滑、盤着腿滑、趴着滑、甚至還敢倒着往下滑。算起來,倒滑的技術難度最高,需要膽量,也需要用手扶邊,控制技術,因為下面是石地, 如果速度太快的話,後腦可能會開瓢。每次倒滑,我都希望周圍站一圈裁判,我下去後他們給我鼓掌,然後打個滿分。
大人們并不懂我們的樂趣,說最多的話就是:别玩了,剛買新的新褲子,别給弄破了。寫到這裡,我突然就想起了《小王子》,裡面也有類似的句子。為什麼能想到?也許就是因為我們自己成了大人之後,也說出了類似的話。不讓小孩亂拿東西,怕他們吃壞肚子,反複叮囑他們……
其實小孩根本聽不進去,他們能想到的,就是大人為什麼都那麼煩。
回頭想成長的過程, 感覺就像在爬山,每一步都在推翻之前的預想,而且越往上走,看到的東西越多。當然,早晚會到頂,隻是我目前還在路上。剛開始跟着我爺爺種地,跟着我媽賣貨時,我想的就是開一輩子小賣部,然後多分幾畝地,有的吃有的喝,日子也挺美。
現在我還挺愛看直播賣貨,不過很多時候我就看,并不買。愛的理由也很簡單,直播賣貨像極了村裡辦廟會時我見到的場景:彙集了許多擺攤的人,他們在各自吆喝着自己的産品。我那時候就喜歡看人家賣的東西,但是兜裡沒錢,習慣保留到現在,還是喜歡看。
因為生日小,七歲我才上學,讀的學前班,八歲讀一年級,全年級一共兩個班,兩個老師,每個老師教所有科目(還包括音樂、美術和體育)。我們老師那會還小,應該也就20左右,教得很好,非常嚴厲,真的是狠抓細節,有時候也會打我們。我自幼膽小,為了少挨打,學習很認真,也算打下了比較不錯的基礎。
最清晰的感受,是聽不懂大人們的話。
他們說好好學習以後就能走出去,能上大學,還能找到一份工作。可事實是,在沒有概念的環境裡,我完全不知道“走出去”是什麼意思,想象中的大學,也就是比村裡的小學再大一圈,至于工作,我隻知道種地和在小賣部裡賣貨。
人的理解力,和父母的行走半徑,和從小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系。
小學和初中,我是在村裡上的。其實當時也談不上有什麼想法,老師說什麼就聽什麼,作業不想寫就抄其他同學的。我唯一堅持下來的,就是認認真真聽課,按時背誦課本上的内容,不輕視課堂,不放棄學業。初三時,我們一個年級加起來一百多人,其中就有至少三四十人提前放棄,平時見不到他們的面,有事的時候大家才能聚一下。
知道的,說這是初三的孩子,在備考;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小型的武林大會。
高中,我在市裡讀,高考成績一般,回縣城裡補習了一年,然後考到山東,讀了大學,幾年後,在武漢讀了研究生。這段我之所以簡寫,是因為學習比我努力的人,實在太多。回過頭我才發現學習對我的重要性,那個階段我也隻會上課學習、下課抄作業,要說愛不愛學習,其實就那樣,另外不學習的話,好像也沒其他事情可以做。
非要找動力的吧,還有一個,就是想走出我們那個山村。童年時我确實認為那就是全世界,可走出去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後,我就再也不想一輩子待在那裡了。可以這樣說,對于農村的大多數孩子來講,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的路。四下再看看,我們可以選擇的路,真的不多。
當然,這個改變,也是有限的,和社會大環境一結合,隻能算大江大河中的一點流動性。人說白了,是社會與文化的産物,社會變動大的時候,人改變的幅度就大一些;社會變動小,人改變的幅度自然也就小。
19年的9月,我坐車到西安,從此定居了下來。
02
昨晚和朋友聊天時,我說咱們的成長,很像打牌,最關鍵的不是赢幾把和輸幾把,而是打牌的過程中,能不能穩住局面。
經常打牌的人,肯定理解我說的意思。有的人喜形于色,有的人輕率冒進,有的人唉聲歎氣,但厲害的,是那些沉穩老辣、即使拿起爛牌也能打出王炸氣勢的人。
這些年我早早認清的,其實就是我自己的普通,這個普通包括很多方面,有我自身特質的普通,也有經濟條件的普通,還有我可以選擇的面上的普通。剛上大學時,我和舍友聊了一圈,發現大家的家庭條件好像也一般,但就在這樣的普遍一般中,我屬于最一般的。
這是最紮心的,因為人都有比較的心理。不過放眼望去看到自己是最差的時候,我反而也就釋然了。
然後我就給自己找了一條座右銘,就是那句——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我當時給自己定義的快樂,就是能做喜歡的事情,未來能一直做下去,安安穩穩過小日子。後來有人還問我,為什麼要做普通人,感覺那句話一點氣勢也沒有。我沒有回複,也不想解釋,有些人不想當普通人,我也不關心他有多少實力,我隻想認真過好我的普通生活。
普通,對我來講,也很不容易。
早一些認清,挺好。我發現很多人的煩惱,其實來源于認不清自己。想要的太多,會的又太少,整天活在虛妄中唉聲歎氣,也是挺累的。
正是因為選擇少,所以我認真對待落在手裡的還不錯的事情。不得不說,我最擅長的好像就是堅持,隻要是我認定的東西,不管别人怎麼說,我都會一直堅持下去。從2011年到現在,我一直都在堅持的就是讀書寫作。運氣不錯,我又趕上了在網上寫作的紅利的小尾巴,研究生畢業前攢下了一些錢,畢業後靠自己在西安買了房子。
别人問我時,我就說這是運氣,而且這樣想,也讓我輕松許多。互聯網時代,各路“大神”在網上橫行,我想的也簡單,安安靜靜讀書寫作,發一些微小的聲音,認真工作,吃喝夠用,就可以了。我還培養了一個低欲望的好習慣,堅持下來,收益頗豐。具體來講就是對身邊人零期待,不奢求别人對我有多好;對物質低欲望,吃飽喝足就行,東西能用就可以。
所以些許亮光,就能讓我快樂許久。
上周我在商場打了一個小時的遊戲,别說,真的和小時候去村裡網吧玩遊戲一樣快樂。我坐着用手柄玩,後面有人站着看,那場面,差不多就相當于在天橋賣藝。咱耍耍把式,您後面給吆喝一下,我們一同快樂。回家把這個事和我媳婦說時,她提出了反對意見,說你三十了,在那裡玩也不怕丢人。
可在我看來,正因為我是個三十歲的人,所以在商場,應該丢不了。
有時候我覺得生活就是角色扮演,我們都是演員,在演各種角色。為什麼越長大會覺得越累呢?因為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如果你演技和精力都一般的話,難免應付不過來。小時候演孩子,就行,後來又加上了學生的角色,再接着,丈夫/妻子、爸爸/媽媽、同事、領導等一大堆角色湧來時,心力交瘁,也很正常。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以前我覺得這是一句開玩笑的話,沒想到開玩笑的話,原來全是大實話。
想想人類剛開始的時候,是不是一片混沌,啥也沒有,啥也不是。然後我們硬生生給自己制定了各種秩序和角色,一代代就這麼演化與扮演,為世間立法。我們從小長大,很多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都是無數前人積累下來的,傳到我們這裡,我們再去聽話照做,去老老實實扮演角色。
周而複始,基本如此。
這世間,有一套約定俗成的玩法,我們大多數人,都在認真玩。
看明白這個事情之後,我還擁有了一套非常實用的思考方式:可以把控的事情,認真做;不可把控的,扔一邊。結果就是吃得好、愛誰誰、每天沾枕頭三秒入睡,一覺到天明。承認自己能力的有限性,承認很多事情我都管不了,再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無限去接近“無欲則剛”的狀态。
但對我自己喜歡的事情,我非常上心。雖然我離開學校都三年多了,但我現在看書的時候,比在學校時還認真。我還買了筆袋、各種筆、筆芯、尺子……你能想象一個三旬老漢這麼認真嗎?哈哈。看書的時候我還會做筆記,标明關鍵詞,畫關系圖,完了再拍拍照,發給好朋友。朋友說,你是真有興緻,而我,覺得很開心。
讓自己開心,是一種能力。我的方法就是堅持做喜歡的事情,看清自己,降低欲望。
03
從農村走出來,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不是說我有多努力,真的,全靠運氣。任何結果都是各種綜合因素造成的,我個人發揮的作用,其實很小很小。
我爸媽一直都很支持我學習,這一點,我得感謝他們。
現在大家看,好像覺得沒有什麼,但當時在農村裡,有些父母确實不支持孩子上學,覺得家裡沒啥錢,你就不用上了,或者是你想上就上,不上就拉倒。我媽小學都沒讀完,不識字,但她每次知道我考了不錯的成績,都很開心。記得我作業本上第一次得了一個甲,我當時也不認識,回家給我爸媽看,他們說這應該是很不錯的意思。我們相視一笑,都很開心。
說一個詞——偶然性。
偶然性對人生境遇的影響非常大。我的一些小時候的同學,他們剛開始學習也挺好,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偶然,讓他們早早放棄了學業,去外地打工。有的是家庭不和,有的是家人早亡,還有的,是因為純粹的窮。
很多農村孩子剛到城市時,非常不适應。口音、穿搭、見識、零花錢等等都不如城市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自卑,然後迷失自己。這其中也包括剛開始的我,但自從我沉迷讀書之後,我就沒時間去想了。我把空餘的大多數時間都投入到了讀書當中,忙起來,胡思亂想自然就會少一些。
現在很多人都說起跑線。
其實我覺得最好的起跑線,還是家庭,主要是父母。一個人,小時候是否能擁有一個健康積極的人生願景,主要和父母相關。所以和朋友聊起之後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我說我本身就是一個在生活上比較随性的人,我最希望的,是給孩子傳遞一個健康且自洽的價值觀,希望孩子也擁有随時快樂的能力。
為什麼現在焦慮的人那麼多呢?其實也不怪大家,主要還是過去幾十年國家發展太快,很多基礎還沒來得及打紮實,社會的内在面還沒能沉澱下來。以前我覺得發展快是絕對的好事,有百利而無一害,但事實上,一分為二去看問題的話,人的精神,适應不了太急速的變化。
前兩天看《隐入塵煙》,馬有鐵和貴英的日子稍微好了一點點之後,他們趴在床上說,之後買電視,去市裡轉轉,去看醫生。那個鏡頭裡,他們都笑得很開心,可我的眼光卻濕潤了。我們現在去看的話,那是多麼卑微和令人心痛的人生期許啊!可在他們看來,卻如夢想一般。就想小時候的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村裡蓋一個屬于我自己的房子,有幾畝地,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昨晚有個朋友給我發了一張圖,說她去醫院檢查,結果是中度抑郁。她說自己感覺挺好,我也覺得她挺好,然後說需要的話,随時可以和我約電話。睡前我還下載了《肖申克的救贖》,想着今天下午再看一遍,回顧回顧經典,看看安迪在那種環境中,是如何堅持自我,還能尋求突破的。
過了三十歲以後,我覺得我活得越來越接地氣了,特别感恩。接地氣不是說我去種地了,而是逐漸看清楚了自己,同時紮根到了生活之中,适應并喜歡上了簡單且具有煙火氣的生活。太年輕的時候,喜歡飄着,說一些不切實際的話,眼睛總往上瞅,現在也算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和生活狀态,最低限度保持,就已經很好。
想來,三十而立的意思,并不是很多人說的什麼買房買車。人家孔子的意思,肯定也不是這個,對吧。我覺得立的,應該是價值觀和方向,這些東西立住了,之後穩紮穩打、持續積累就行。當然也不一定就卡在了三十,可能是二十五,也可能三十五,具體還要看個人。早一點穩下來,早一點腳踏實地。
當然這個穩,是心态和狀态的穩,然後由内而外。
剛才還聊到了價值觀,什麼是價值觀呢?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對事物進行優劣、合理性評價的角度和思想。
這個東西,沒啥絕對的對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絮絮叨叨也聊了不少了,待會繼續看書,先這樣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