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一所高中的中文期末考試卷,在網上走紅,讓不少中國網友紛紛表示自己“開始懷疑人生”,自稱以往學到的是“假中文”。
雖是調侃,但也反映了某種心态、某些現狀,反映了中國人在某些方面的迷茫。而在這份試卷當中,除了出現一些生僻字,令多數中國人張口結舌之外,更主要的還有一些中國試卷中難以出現的問題。譬如寫出“出污泥而不染”的反義詞。
要知道,在我國的日常教學和考試中,反義詞的概念都是比較明确的,答案也是固定和單一的。如“對”的反義詞是“錯”,“幹淨”的反義詞是“肮髒”,“支持”的反義詞就是“反對”,等等,從未發現過像給“出污泥而不染”這種可能會出現多種答案的詞句填反義詞的。而這,恰恰可能就是中美在教學方面的差異,在培養學生方面的差異。
杭州一名中學老師曾經利用自己幾十年的的教師經曆,進行過一項比較完整的統計和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中成功率高、成就大的并不是那些成績冒尖的,而是二十名左右的“中等生”。原因就在于,成績冒尖的學生隻會死讀書、讀死書,而二十名左右的“中等生”,則往往善于思考、善于鑽研、善于觀察社會和思考問題,特别是有創造精神。所以,成功的概率也較大。
而從美國出的中文試卷來看,顯然在如何引導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方面,要強于我們。譬如網友曝料的美國大學中文試卷要求學生談談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是既與現實接軌、又需要學生有開放性思維、敏感性思維的考題。隻會互讀書、讀死書的學生,是很難回答這個問題的。
所以,透過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考題,我們可以不去關注内容到底是否合理,為什麼會出那樣的生僻字,我們學的是不是“假中文”等,而更應當從這些外國人出的中文試卷中觀察我們在教學方面的差異,或者差距。看看學生到底應當圍着分數轉還是應當圍着能力轉,應當允許學生多積累些開發性思維、發散性思維還是循規蹈矩、不敢在思想上越雷池一步。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我的tanhaojun196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