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測試你的大智慧

心理測試你的大智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12:43:29

心理測試你的大智慧?最近幾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款名為“我的哲學氣質”的測試H5刷屏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心理測試你的大智慧?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心理測試你的大智慧(我們為什麼熱衷朋友圈的心理測試)1

心理測試你的大智慧

最近幾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款名為“我的哲學氣質”的測試H5刷屏了。

仔細一看,這款網易哒哒出品的測試和2個月前網易雲音樂聯合第五人格推出的“人格測試”玩法套路幾乎沒有區别,隻不過是主題内容做了差異化,前者套用了經典哲學理論,後者号稱是基于榮格心理學。雖然所基于的标準不同,結論卻是一樣的空泛,“浪漫”、“單純”、“感性”等詞幾乎對每個人都成立,不具備太确切的意義。而我們卻依舊孜孜不倦地進行測試和轉發。

“我的哲學氣質”以及“人格測試”截圖

事實上,“哲學氣質測試”和“人格測試”并不是個例。每隔一段時間,類似的測試就會刷屏。

“測測你是由什麼成分組成的”、“測測你的性格偏向”等等測試在朋友圈屢見不鮮,對于商家來說,這顯然是一種低成本、有效利用社交裂變獲得用戶增長的宣傳手法之一。那麼對于用戶來說,這些心理測試又意味着什麼呢?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各種各樣換湯不換藥的朋友圈心理測試中樂此不疲呢?

不靠譜的測試,主觀化的我們

“哲學氣質測試”爆紅之後,有不少人提出,雖然該測試借着世界哲學日的噱頭推出,但是對哲學概念缺乏基本的尊重,具體的解讀也往往沒有明确意義。例如,在測試結果中,有一項為“達爾文主義”,但并沒有說明這是自然科學意義的達爾文主義(支持進化論)還是社會學意義上的達爾文主義(主張用達爾文的生存競争與自然選擇的觀點來解釋社會的發展規律和人類之間的關系,支持社會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細看解讀和描述,也由于太空泛而得不到任何答案。其“不靠譜”的本質顯而易見。

朋友圈的心理測試不靠譜傳統早已有之,去年,一則“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的心理測試引發朋友圈的熱傳。測試内含幾何題、代數題、文字題,朋友們之間玩得不亦樂乎。但随着傳播範圍越來越廣,該測試開始被質疑。不少有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知識的專家或醫生指出,目前學界更多的共識是,大腦兩側半球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側化現象,但是左右腦并非是那麼分工明确的。除了某些患有特殊疾病的病人,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左右腦并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運動功能,無論是情緒、知覺還是語言、數學,隻要稍微複雜一點的任務,兩側大腦都是共同參與的,隻是大腦的一側比另一側可能在某些功能上占有一定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并不顯著,不可能出現測試中左右腦年齡有明顯差别的結論。

該測試聲稱可以測出被試者的左右腦年齡。

同時,有測試者開始發現,自己多次測試得到的結論并不相同。随後有人将後台測試代碼扒出,指出代碼測試結果是随機生成的,即打開頁面之後,結果已經生成,而且這個測試隻有10種結果。該測試不具備任何意義,完全是通過欺騙獲得流量的工具。

目前得到認可的在臨床上有着廣泛應用的心理測試有很多,比如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

(MMPI)

、卡氏16種人格因素測驗

(16PF)

、90項症狀清單

(SCL-90)

等。臨床上應用的專業測驗,除了都經過信度和效度的檢驗,還有特定人群的常模。而朋友圈流行的所謂的職業測試、性格測試、魅力指數測試,從科學和邏輯角度來說都不成立,題目往往過于簡單,答案也顯然有不靠譜之處,無論信度、效度還是從描述上都根本無法與專業心理測試相提并論。但有趣的是,它們依舊能征服不少測試者的心,許多人都對測試結果深信不疑,認為這個測試結果“蠻準的”,“很符合自己的情況”。

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Bertarn Forer)

這種信任往往是由人們的主觀認知得來,在心理學曆史中,對此有專門的研究和解釋。1948年,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

(Bertarn Forer)

給自己的學生做完一套人格測試題後,告訴學生,每個人得到的性格分析報告是唯一的,但其實每一份内容都一樣,充斥着似是而非的空泛話語:

“你希望他人能喜歡并仰慕你。你傾向于對自己要求嚴格。你還有很多潛力尚未開發。雖然你的性格中有些缺陷,但你整體上可以想辦法克服。你在與異性相處時遇到過困難和難題。在外人看來你顯得自律穩重,但實際上内心卻缺少安全感……有時你很外向、和藹、容易相處,但有時你很内向、矜持、充滿警惕。你的部分願望不太實際。你人生中的主要目标是為了追求穩定。”

之後,福勒讓學生以0至5分的标準對報告的準确度進行打分,最終獲得4.26分的平均分。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都認可這份“獨一無二”的報告描述的情況比較符合自己。這個結果看似驚人,其實并不意外,因為大部分看過這段描述的人,都會覺得它符合自己。

福勒借此實驗描述了這樣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面對比較籠統、模糊的描述時, 會傾向于根據自己的情形對号入座,着重注意那些符合自己的部分,感覺完全是針對自己給出的。這一現象被稱為“福勒效應”

(Forer Effect)

或“巴拿馬效應”

(Barnum Effect)

。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大衆在面對不靠譜的心理測試或者星相描述時,往往有“真的很準”的錯覺。

新時代的安慰劑和群體狂歡

更重要的是,人們傾向于記住讓他們高興的描述

(波麗安娜效應,即Pollyanna principle,也稱積極偏向)

。仔細觀察會發現,許多自我測試的結論大部分是正面的。依舊以網易“哲學氣質測試”為例,10個測試題,27個選項,匹配出幾十個不同的形容詞和主義,組合結果高達上千種,基本都是正面的花式誇贊,可見設計團隊的良苦用心。與之類似,其他流行心理測試給出的結論,往往都是各種正向形容詞的堆砌,對測試者進行毫不吝啬的表揚。

有時候,與其說人們是相信結果,不如說,人們偏愛星座、心理測試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對自己已有觀點的驗證和肯定,即,不是通過測試發現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是通過測試驗證了自己就是所設想的那樣,或者某件事就是自己認為的那樣。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同樣一度紅極一時的測試“測測你是由什麼成分組成的”,測試者隻要輸入名字,就可以顯示出答案,幾乎都是一些浮誇名詞堆砌,諸如“你是由流星雨、花朵、寒冷的冬天組成的”等等。這樣的結論顯然不可能有任何意義,但在網友的分享中依舊有測試者自欺欺人地認為“超級準”。

“左右腦年齡”測試中大家轉發的測試結果,不少人表示測試結果很像自己、很能代表自己。

可見,測試者并非真的想通過一個測試來認識自己,而是在參與測試之前就已經對測試結果有所預期。“超級準”意味着這些似是而非的關鍵詞或标簽描述符合測試者期待的自我定義或者自我标榜。人們對自己的某些特質有所期待,渴望得到肯定的答案。如果沒有得到,就認為測試不準确,或者測試多次,直到得到肯定答案為止——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心理測試總有人反複嘗試,最後把符合自己預期的那一個版本發到朋友圈的原因。

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心理測試,在趣味之外,最大的意義就是讓人求證“我是誰”。而與“我是誰”的問題緊緊勾連的,是身份的缺失和焦慮。當下的的社會正處于某種程度上的普遍焦慮不安的困頓期,多元的陌生人社會和巨大的都市生活壓力催生出精神層面的混亂、孤獨與空虛,極易使人陷入焦慮不安的境況中。而心理測試就像安慰劑,能夠妥帖地給測試者貼上标簽,讓他們能夠将自己和别人區分開來,突出自己優點和個性的同時,又不至于太脫離群體,還是能夠和大家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共通點和共鳴。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作者: (美) 歐文·戈夫曼 譯者: 馮鋼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4月。美國社會學家、拟劇論的倡導人歐文·戈夫曼,在此書中用戲劇表演理論去考察社會組織,并由此聚焦于人們的自我認知與人格标簽的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安慰之所以如此有效,不僅因為它被包裝成某種“專業測試”,更因為它超強的互動和趣味性。無論是“你的心理年齡隻有3歲”還是“你是由流星組成的”,都既能引起人們的自我認同,又能幫助人們找到新的趣味表達方法。測試中的幾乎所有符号經過理解選擇、意義轉換、價值異化,被部分消減或者是全部剝奪了慣常意義,并通過重新解構和描述,颠覆其原初意義,增強了自身的表意能力,建構為一個新的話語體系和文化模式呈現,最終引發的是轉發熱潮和集體狂歡。事實上,當“左右腦測試”的騙局曝光之後,不少人表示并不在意,因為自己隻是想“找個樂子”“輕松一下”,覺得“有趣”。

顯然,互聯網塑造的新型社交文化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人際交往的時空概念和交流方式,還能夠給人帶來集體感和狂歡感。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和一般的上網浏覽新聞網頁情形不同,由于發布内容的互動性強且大多都是熟人,讓人們在信息共享環節後似乎能夠找到某種“社群主義”。

人們紛紛交流“我是不是唯一一個測出這個結果的”或者“為什麼我們夫妻測出來性格差好遠,總算找到不和的原因了”,又或者“我的同事們心理年齡都比我小,看來我才是辦公室元老”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收獲回應中“握手,我也是”和“天啦我們差好遠”。在此,他們去除平日的嚴肅,通過調侃、逗樂宣洩着往日的壓抑與激情,并且形成了短暫的無差别化的平等關系。這種集體化的狂歡需要一個共同話題作為支點——比起娛樂八卦、政治民生等容易産生沖突和不和的話題來說,輕松有趣,沒有門檻,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心理測試顯然來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仿佛一旦躲進這些精心包裝的H5頁面中,就能夠獲得小型烏托邦。

泛社交和标簽化的年代

另一種更商業化和功利化的說法是,朋友圈轉發的心理測試是一種“社交貨币”。社交貨币概念意思是在社交關系鍊中來自他人的關注、認同,出自一本營銷學著作《瘋傳:讓你的産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作者喬納·伯傑

(Jonah Berger)

認為人的社交行為中,有一種很重要的就是形象展示。隻要滿足這種社交心理,人們就會樂意對某個信息進行傳播。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最常得到轉發的心理測試中确實存在難以忽視的“求關注”色彩,展示形象的目的性極強。例如“使用說明書”這則通過網易雲音樂歌單分析生成的“性格解讀”中,就有着極其強烈的表達欲。試圖用簡潔但不同尋常的自我描述來吸引朋友圈中其他友人的注意。而通過進行積極的自我呈現,人們在朋友圈建構了自己的身份,正如霍爾所言:“身份其實是一種由話語實踐所建構起來的臨時附屬物。”人們發在朋友圈的心理測試結果,往往就是一份身份宣言,幫助他人更簡單,更快地認識和了解自己,或者說,了解自己想要表達的形象。

《你的使用說明書》測試截圖

人們對自我标簽化從未像現在一樣癡迷。社交媒體将現實社交轉移到網絡空間,以“符号社交”代替“現實交往 ”,實現的是一種“泛社交”,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現實社交的專注和情感價值。現實社交中,雙方需要用眼神和身體語言表達情感,需要身體表達與思想的高度統一和對對方的專注。

網絡社會中,個體借助網絡媒體進行交流與互動,受交流平台的限制,互動雙方對于對方的身體缺乏具體的感受,難以獲得深刻的印象,對于對方的認知來自于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尤其是,在沒有具體對象的朋友圈中,大多數人沒有預設觀看的目的,“浏覽”隻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是漫無目的的遊蕩者, 在朋友圈制造的圖文雜燴中信息過載。此時,如果需要得到注意和認同,就必須找到最引人注意的方式。

因此,沒有什麼比自我标簽化更方便,更快速,更單刀直入,讓人在最短時間内留意。心理測試的結論不僅僅提供各種充滿贊譽、誇張積極的詞彙,還能夠用精美的設計和圖像在視覺上引起沖擊力,從其他規範排版的朋友圈中脫穎而出。特别是當發布者是朋友圈中第一個開始發布該心理測試的人時,很容易獲得好奇心和關注。

更重要的是,它給予了許多人話語權,使表達更自由:在朋友圈發表意見和觀點也需支付成本,需要思考、組織和編輯成文,還要顧慮配圖是否美觀,觀點和表達方式是否妥當,呈現出來的形象是否能夠符合自己的預期等等,往往讓許多不擅長社交或者生活乏味的人感到頭疼,這時候,心理測試趁虛而入,改變内容生産方式,通過問卷與結果結合的方式,輕輕點擊幾下,就可以自動形成“獨特定制、彰顯個性”又簡單易懂,人人可參與的自我表達,降低了人們在朋友圈生産内容的門檻——這是一種簡易和新手友好的社交模闆。

《社會性自我》作者: (英)伊恩•伯基特 譯者: 李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3月。該書讨論了個體自我、社會自我的觀念,涉及自我的文化形成與曆史形成、作為認同與展演的生理性别和社會性别等内容。

随着一個個心理測試的爆紅,我們也日複一日地得以不斷地自我表達,在某種意義上加強着與朋友的聯系。但空洞和形式化的測試,最終指向的是重重套路。如此套路化的表達,指向的又是粗暴簡單的形象扁平化。人類的情感和個性畢竟是複雜而多面的,本就無法用簡單的幾個分類或者标簽來形容。再加上,當人人都有一份面目相似的“個性描述”時,這些标簽便也顯得沒有那麼特别了。

回想幾個月前還風靡一時讓人津津樂道的測試,恐怕不會有多少人記得自己抑或朋友的測試結果到底是什麼。但無論如何,很長一段時間内,心理測試繼續鋪天蓋地地充滿着我們的朋友圈——一切都由此被便利化和美化了,無論是“個性”還是社交的方式,但最終留下的,仿佛隻是一地虛空。

作者:阿莫

編輯:徐悅東

校對:薛京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