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穩經濟就是穩财源

穩經濟就是穩财源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1-19 08:15:42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北京報道

近日,财政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比上年同期增長9.5%,按自然口徑增長5.6%。

這是自4月以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自然口徑首次實現正增長,也被認為是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成效在财稅領域的體現。

穩經濟也是穩财源。而這一重任主要落在了經濟大省特别是東南沿海經濟大省肩上。

8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深圳主持召開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參會的經濟大省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和四川。李克強說,6個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5%,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6省裡4個沿海省在地方對中央财政淨上繳中貢獻超過6成,要完成财政上繳任務。

而在40天前,7月7日,李克強在福建主持召開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參會的省份包括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李克強說,東南沿海5省市經濟體量占全國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财政淨上繳中貢獻近8成,有力支撐了國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要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的大梁,發揮保障國家财力的主力作用。

這兩次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均有江蘇、浙江和廣東,足見三省份穩經濟和穩财源的“頂梁柱”作用。

那麼,在今年上半年經濟遇到超預期沖擊的情況下,經濟大省們穩經濟、穩财源的表現如何?《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根據各地财政局發布的數據,對1-7月全國各城市财政收入數據進行梳理發現,排在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蘇州、重慶、甯波、廣州、天津和武漢。而在這10個城市中,除上海、北京、重慶、天津這4個直轄市外,有5個城市來自東南沿海省份江蘇、浙江和廣東。

雖然這些城市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均過千億元,但由于上半年經濟遇到嚴峻複雜的外部形勢及多點散發的局部疫情等超預期沖擊,10個城市的财政收入均為負增長,其中,降幅最小的是廣州-1.0%,降幅最大的是天津-26.3%。這說明我國各地财政收入的承壓依然較重,穩經濟和穩财源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

圖表:2022年1—7月全國财政收入10強城市

穩經濟就是穩财源(經濟大省穩财源)1

上海、北京、深圳穩居前三

财政收入一般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為履行其職能、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财政收入和GDP總量一樣,都是能體現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标。

雖然今年上半年上海遭遇了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本土突發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帶來的嚴重沖擊,但上海的财政收入還是保住了領先地位。上海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7月上海财政收入達到4743.0億元,在各城市中位居首位。同時,上海獨占4000億元檔,也是唯一财政收入過4000億的城市。

回看去年同期,2021年1-7月上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61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20.2%。而今年1-7月财政收入名義增長為-16.2%,顯示上海财政轉負為正的壓力依然很大。業内普遍的看法是,今年1-7月上海财政收入下降跟疫情沖擊有關。3月初爆發的上海疫情,讓産業鍊、供應鍊受到沖擊,經濟出現負增長。經濟決定财政,經濟下行引發财政收入下降。

盡管受上半年疫情影響比較大,但影響是階段性的,上海經濟長期向好的态勢不變。8月27日,上海市市長龔正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産總值同比下降5.7%。上海經濟在疫情嚴重沖擊下,展現出了較強的發展韌性。上海核心功能強、生産能力強的優勢沒有變,上海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的特點沒有變,上海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态勢沒有變。

也因如此,上海作為全國經濟重鎮的地位依然穩固,依然穩坐财政收入第一的席位。

不過,上海市統計局在報告中坦陳,“國際環境複雜性不确定性仍較大,全市經濟恢複仍面臨不少困難挑戰。”

北京的财政收入緊随上海之後。統計數據顯示,1-7月北京财政收入達到3521.0億元,按自然口徑計算同比下降9.4%,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0.2%,繼續保持同口徑正增長态勢,在全國各城市排名位居第二位,3000億元檔也僅有北京一個城市。

今年上半年,北京GDP(19352.2億元)反超了上海(19349.31億元),躍居第一。而在财政收入方面,北京依舊不敵上海。單看7月份,北京财政收入呈現比較好的發展态勢。北京市财政局數據顯示,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30.4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下降1.4%,降幅較6月明顯收窄14.5個百分點。深圳排名第三位,1-7月财政收入為2556.0億元,也是僅有的2000億檔的城市。

深圳财政收入排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持續穩定恢複,主要經濟指标在二季度企穩回升。8月29日,深圳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7月,深圳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市經濟延續恢複态勢。首先,工業生産穩定增長。1-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次,固定資産投資較快增長。1-7月,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3.8%。第三,消費市場逐步恢複。6月份,市場銷售快速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0%,當月增速創今年新高;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長26.4%,比5月份提升23.6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類增長36.2%,比5月份提升32.3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标在二季度企穩回升為深圳穩财力提供了支撐。

重慶、甯波、廣州實現逆襲

在财政收入排名前十位的1000億檔位的城市中,位次和去年同期相比,又發生了明顯變化。重慶由第七位躍升到第六位,甯波由第八位躍升到第七位,廣州提升最多,從第十位躍升到第八位。

首先看重慶。今年1-7月,重慶财政收入為1192.3億元,排名躍升到第六位。

其規上工業制造業的拉動是重要因素。重慶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

1-7月份,在重慶市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8.2%,醫藥制造業增長49.3%,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49.0%,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8.6%。

雖然财政收入排名上升了一位,但其實際負增長-15.9%。重慶市統計局表示,要清楚認識到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國内經濟恢複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全市經濟穩增長壓力仍然較大,恢複基礎還需要鞏固。

再來看甯波。1-7月甯波财政收入達到1174.6億元,按自然口徑計算同比下降5.70%,排名第七位。

相比其他城市,甯波下降幅度相對較小,這與其工業生産保持穩定、投資規模持續擴大等因素有關。

從規模以上工業看,1-7月,甯波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57.5億元,同比增長4.8%。全市35個工業大類中,20個行業實現正增長。

從投資規模看,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1-7月,甯波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4%,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民間項目投資增長10.7%。

從市場消費看,1-7月,甯波市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2.7%,市場消費已開始逐步複蘇。

最後看廣州。今年1-7月份,廣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112.5億元,按自然口徑計算同比下降1%。這在10個城市中是降幅最小的,廣州的财政實力也從去年同期的第十位躍升至第八位。廣州的财政收入相對穩定,主要跟生産、服務業、消費需求等主要經濟指标增速出現改善有關。

從工業生産看,工業生産穩定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1-7月,廣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其中7月當月同比增長6.0%。重點行業中,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9.1%。

從服務業看,規模以上服務業持續恢複,高端服務業保持活力。1-6月(錯月數據),廣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其中,6月當月同比增長5.4%。

此外,1-7月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增長等數據向好,業内預測廣州财政收入的排名還有望再提升。

這些城市在6月份均扭轉了主要經濟指标負增長的局面,經濟運行逐漸企穩回升。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勢要起而不可落。

下半年,這些經濟發達地區仍要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的大梁。

責編:楊琳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鍊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