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國
“親愛的伊涵同學,歡迎您參加我的生日派對。請在周六周日兩天選擇參與,以便我們分場次安排。”日前,上海徐彙區某小學二年級學生小伊涵收到同班同學的生日派對邀請函。小伊涵很興奮,但媽媽陸女士卻犯了愁:這次是邀請我們去迪士尼開派對,12個人14888元,自助餐廳包場30人16888元,不知道該送什麼生日禮物,才配得上這樣的生日宴。(4月4日《解放日報》)
給孩子辦生日宴,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日宴不僅項目繁多,檔次也水漲船高,有的生日宴還提供包裝精美價格不菲的“回禮”,有些家庭甚至每年要給孩子辦一個生日派對。不少家長感歎:如今孩子一場生日宴,排場和費用堪比新人的婚宴,辦這樣的生日派對,究竟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我家孩子前幾天剛剛過了十歲生日。此前對于孩子如何過生日,我并沒有太在意,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孩子參加了幾次同學的生日會,回來之後講了如何奢華和熱鬧,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我親曆了一次,更是産生了警覺——這次生日宴在一家五星級酒店舉行,請了婚慶禮儀精心策劃,設計了一個大的情境,主持人全場都在高喊“我們的小公主”,還給每個參加的孩子精心準備了禮物,其排場和費用不遜于婚宴。這場生日宴會所花的費用,一般家庭一年的收入恐怕都不夠。
對于這樣的豪華生日宴會,有人說“不要被貧窮限制了想象”,主要還是看個人經濟能力。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适當豪華也無不可;如果條件一般,那就不必“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個觀點并不完全正确,因為成長不是一件小事情。尤其是在一些節點,在一些重要問題上,更是不能掉以輕心。平時我們總是會給孩子講一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教育孩子要融入同學,不要搞特殊化,在生日問題上就可以網開一面嗎?
我還發現,其實孩子本人對于這樣的豪華宴會也不是特别在意。所謂新鮮感和羨慕感的“保鮮期”,可能連一兩天都不到,對于其他孩子影響相對有限,真正影響的是自家的孩子。可事與願違的是,一個孩子很難通過一次生日宴會成為班上的主角。這樣的豪華宴會說起來是為孩子辦的,有時還講是孩子要求的,其實更多是為家長辦的,是家長自己的想法。即便孩子提出了一些要求,可他們畢竟具有可塑性,關鍵還是家長怎麼想、怎麼做。
很多時候,孩子是單純的,是家長們複雜了。正如這些豪華生日宴會,有的是家長的攀比心理,看到親戚朋友同事家這麼辦了,不辦感覺到自己沒有面子;有的是家長的補償心理,認為孩子十歲生日就這麼一次,要給他們的人生留下重要記憶。兩種心理有時是分開的,有時又是疊加的,于是有條件要辦,沒有條件也要辦。隻是很少有人想到,這有可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幹擾。
如何對待孩子的生日,如何給孩子過生日,是一道嚴肅的教育課題。孩子健康成長是壓倒一切的主題,慶祝生日之目的應該是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自當服從和服務于健康成長這個大主題。為了面子和攀比心理而舉辦豪華生日宴會,背離了主題、偏離了方向,因此大可不必。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情,不僅家長需要重視,學校和老師也應該進行适當引導。漫畫/陳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