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母親懷胎十月将小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雖然很辛苦,但更操心的日子還在後面。懷孕生子隻是為人父母的開始,撫養、教育孩子才是父母終生的事業。
一個小生命從0開始長大,其中要付出的辛苦很多,這也對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懂得一定的科學育兒知識。
父母的行為和決定,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不要小看無知的殺傷力。
2歲娃誤食管道疏通劑,家長錯誤操作緻病情加重尚小的孩子對危險一無所知,父母不僅要預防意外的發生,更要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識,才能避免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近日,湖南長沙一名2歲寶寶誤食了管道疏通劑,看到孩子難受的模樣,父母情急之下趕緊倒水給孩子漱口,試圖用清水稀釋,并把口腔和腸胃中的管道疏通劑沖淨。
可這一“急救”不僅沒讓孩子脫離危險,反而導緻病情加重,還好及時送到醫院得到了醫生的專業處理,孩子才得以轉危為安。
為什麼給孩子喂水漱口反而加重了病情呢?醫生解釋,管道疏通劑這種強堿物質遇到水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發熱。
而孩子的口腔和腸胃都很脆弱,誤食後如果大量喝水容易燒灼孩子的口腔皮膚,反而加重傷害。
正确的做法是給孩子喝牛奶或蛋清,可以起到中和酸堿的作用。
很多家長不知道其中的原理,錯誤的操作反而會加重對孩子的傷害。
說白了,如果你家裡有孩子,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識必須要清楚,否則一旦遇到事就容易慌亂,甚至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沒有急救常識的父母,真有可能“害了”娃這類在孩子傷口上“火上澆油”的父母,在生活中還是很多的。
曾經有孩子因為被開水燙傷差點丢了性命,其實開水的傷害遠沒有那麼大,而是無知的媽媽差點害了娃。
原來孩子被開水燙後,媽媽立刻脫掉了孩子的衣服,誰知道粘在衣服上的胳膊,一層皮直接被撕掉。
慌亂中媽媽又想起了“燙傷抹大醬”的偏方,于是趕緊從廚房拿出了大醬抹在孩子的傷口處,造成了二次感染,導緻孩子高燒不止。
要不是及時送到醫院,後果不堪設想。
父母都該知道的急救常識,關鍵時刻真管用看了以上兩個案例真讓人心驚膽戰,沒想到有時候父母竟然是最大的“危險”。
這也說明了,為人父母如果對急救常識一無所知或迷信“偏方”,一定程度上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一些常見的急救嘗試父母一定要心裡有數。
吃東西卡住或誤食玩具零件,使用海姆立克法急救。
小孩子很容易吃東西卡住或誤食小物件,這時千萬不要給孩子喝水沖或用手摳取。
要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腹部,另一隻手拍打孩子的腹部,同時要拜托身邊的人撥打急救電話,等待專業的救援。
被燙傷燒傷先降溫再脫衣,小孩子的皮膚非常嬌嫩,發生燙傷、燒傷最重要的是降溫處理。
應該直接對準水龍頭沖洗,等溫度降下來後再慢慢脫掉衣服,避免撕壞皮膚,即便要脫衣服也應該用剪刀慢慢剪開。
如果家中有燙傷藥膏可以先塗抹上,沒有藥膏也不要相信偏方,交給醫生處理。
誤食有毒物質,喝牛奶是首選。
小孩誤食消毒水、清潔劑等,不要給孩子喝水,也不要催吐,首先給孩子大量喝牛奶稀釋,減輕對口腔和腸道的傷害,并及時就醫。
如果孩子出現嘔吐、抽搐症狀更要及時撥打急救電話,不可盲目處理。
寫在最後如果可以,更希望所有家長永遠都用不上這些急救方法,平平安安才是最好的。
比起急救方法,家長更應該提高安全意識,讓孩子遠離安全隐患,尤其是家裡的水電火以及尖銳物品。
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才是父母的安心,育兒無小事,真是一點細節都馬虎不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