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道家稱這天為“中元節”,與“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于七月十五有關;佛家稱這天為“盂蘭盆節”,與“目連救母”有關。民間稱這天為“鬼節”,主要與祭祀活動有關。因此,關于這個傳統的節日,由于主要内容是祭祀活動,比如燒紙錢、放河燈、殺鴨祭祖、祭祀土地等。
古人講:“死者為大”!所以但凡關于祭祀活動的内容,都會比較嚴肅,有這樣那樣的講究和避諱。雖然民間這方面多數講究和避諱,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和合理解釋,但是,多數人把這理解為一種孝道傳承,告訴後人要敬畏生命,不能忘本。因此,這些看似違背科學的民間風俗,才能夠流傳下來,成為一種民俗,成為了傳統節日。
一、“莫欺牆也莫欺水”。
1、“莫欺牆”:所指的牆是院落的影壁牆,有的建在院落外面,也有建在院内,也叫“蕭薔”、“照壁”、“南牆”。民間講究這個“南牆”可以阻擋不吉利的東西,其現實更多的意義在于可以阻擋外人的視線,保護家庭的隐私。
民間有句老話:“不撞南牆不回頭”,這個“南牆”在民間認為,在七月半“鬼亂串”的時候,可以使得一些不幹淨的東西撞到回頭,不進家。如果這個時候人“欺”牆,在“南牆”這裡逗留、玩耍、攀爬等,會撞到不幹淨的東西,觸黴頭不吉利。
2、“莫欺水”:在七月十五的時候,民間有俗話說:“七月半鬼亂串,沒事别在河邊站”,很明确的告訴人們,這個時候,沒事别去河邊轉悠,因為民間有不少迷信的說法,怕小孩子去水邊出危險。
實際上,七月半的時候,通常在處暑節氣前後,算是到秋季第二個節氣,此時,由夏天酷熱氣候特征,逐漸轉變到秋季早晚涼的氣候特征,特别是在北方,早晚溫差逐漸加大,通常也就是中午熱一會兒。這個時候的水溫已經變涼,容易使人傷風感冒、腿抽筋就不好了,所以告誡此時不适合野遊玩水了。
二、“莫帶鈴铛也莫戴帽”。
1、“莫帶鈴铛”:如果家裡有老人有這方面的講究,就要注意身上别帶鈴铛,包括窗邊懸挂的風鈴等容易制造鈴铛聲音的東西要收起來。因為民間認為鈴铛的聲音,容易招來不幹淨的東西。這種講究,我們在看一些電影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鈴铛是某家的法器,能招來不幹淨的東西。所以,家裡老人老思想嚴重,有這方面的講究,年輕人要注意老人的感受,在講究孝道的節日裡,惹老人不開心發生争吵,就違背了孝之道。
2、“莫戴帽”: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民間也有講究人“頭上一把火”。所以民間有講究,在七月半的時候,如果人戴了帽子,就遮擋住了神靈保佑,也熄滅了頭上那把“陽火”,容易招緻不幹淨的東西,所以民間才有這種老講究。其實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科學合理的解釋。所以,如果不信也别往心裡去,就當了解一些過去民間的老傳統好了。
三、“子時前後不出門”。
先來了解一下子時前後。古人把一天的時間,根據十二地支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别為子時、醜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然後我們來看看子時前後是什麼時間,就明白為何老人在七月半節的時候不讓這個時候出門了。
子時古代叫也夜半,這個時間相當于午夜23時至淩晨1時;子時前是亥時,古代也叫人定,意思人們都安定的睡下了,這個時間相當于晚上21時至午夜23時;子時後是醜時,古代也叫雞鳴,夜半雞叫,相當于淩晨1時至3時。也就是說子時前後的時間,夜已深,在雞鳴之前,陰氣最盛,在這個民間講究在“鬼節”的時間裡,出門不吉利。
實際上半夜三更的夜晚,就算沒有什麼,一個人在外遊蕩,現在的城市裡燈火通明還好,如果在農村,黑燈瞎火,處于人類本身對大自然未知的恐懼,一般情況下在這個時間,人們也基本不會出門,更别說在七月半的半夜出去了。
實際上,這都是老輩子留下來的老風俗老講究,人們根據傳統習以為常,所以才有這樣那樣的避諱講究。對于七月半這些民間的禁忌,你怎麼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