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2-17 04:48:29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1

  晚霞中的龍勝縣城(黃流軍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2

  龍脊金秋美如畫 (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3

  泗水鄉布尼花海梯田作為近年來新開發的旅遊點,吸引衆多遊客前去打卡遊玩。(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4

  南山雲海(龍勝縣委宣傳部供圖)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5

  美麗的泗水鄉小岩底風光(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6

  打造“長征體驗在龍勝”品牌産品。圖為馬堤鄉萬人界紅色文化體驗活動。(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7

  龍勝溫泉森林度假區獲評“廣西生态旅遊示範區”。(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8

  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圖為三門鎮大地村傳統村落。(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9

  全力推進“兩高兩道”沿線鄉村風貌改造提升,增添鄉村旅遊新亮點。圖為坐落于綠水青山間的瓢裡鎮瓢裡村小寨組。(龍勝縣委宣傳部供圖)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10

  圖為龍脊開耕節熱鬧景象。(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11

  打造“生态 民族”的康養度假區。圖為彭祖坪自然保護區。(吳革新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12

  平等鎮廣南侗寨草龍表演引客來(潘志祥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13

  黃洛瑤寨以“紅瑤長發”文化為核心打造出的原生态長發歌舞表演,備受遊客青睐。(韋吉陽 攝)

桂林打造全國旅遊勝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發展綜述)14

  樂江鎮江口村“侗年節”引來四方遊客。(龍勝縣委宣傳部供圖)

  金秋時節,龍勝龍脊梯田流光溢彩,漫山鋪金,層層梯田若級級天階,梯田環繞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吸引無數遊人前去觀景打卡。有人說,龍脊的壯美,給人一萬個來龍勝的理由。  龍勝各族自治縣旅遊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有“天下一絕”的龍脊梯田景觀和堪稱“華南第一泉”的龍勝溫泉,還有原生态彭祖坪景區、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花坪原始森林保護區,另有泗水白面瑤寨、馬堤張家苗寨、瓢裡六漫壯寨、平等廣南侗寨等大批少數民族風情旅遊村寨及紅色旅遊體驗點,是大桂林旅遊圈中的重要一員,也是桂林旅遊發展一張靓麗的名片。  近年來,龍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生态立縣,綠色崛起”的總體旅遊發展思路,積極響應國家文化旅遊發展政策,大力推動生态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把文化旅遊業作為龍勝戰略性支柱産業來抓,開創了龍勝文化旅遊發展的新局面。“十三五”期間,全縣接待旅遊總人數3978.4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476.24億元,實現了文旅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劉倩 通訊員韋吉陽 謝永愛 吳凱旋  全域旅遊“一盤棋” 處處都是好風景  近年來,龍勝強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文旅産業進一步融合 堅持以打造中國生态旅遊強縣為抓手,發揮地方特色資源優勢,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着力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旅遊綜合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龍勝确定了“全縣大景區·旅遊一盤棋”的發展理念,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原則,在空間布局上求突破,實現全景化全域打造。圍繞“六個一流”目标,着力打造“一核兩重四鎮五區 旅遊大環線”的空間布局。“一核”即以縣城為核心,重點建設黨的民族政策成功實踐研學基地,把龍勝縣城打造成為探訪民族政策實踐地和湘黔桂名優特産集散地;“兩重”即以建設龍脊遊客中心、多民族生态博物園、龍脊旅遊小鎮、潘内梯田等為載體的大龍脊景區和以長征文化、民族風情和生态環境為主要特色的南山旅遊景區;“四鎮”即在環線上建設苗、瑤、侗、壯四個民族特色小鎮,打造獨立的封閉型景區;“五區”即打造溫泉、彭祖坪、西江坪、大坪塘、花坪五個“生态 民族”的康養度假區,實現全縣、全域、全民、全産業的全域旅遊。圍繞這個旅遊發展格局,該縣整合大環線沿線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着力打造龍勝特色旅遊精品,形成了處處皆風景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在發展全域旅遊過程中,龍勝的旅遊品質全面提升。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龍脊梯田國家5A級景區,生态旅遊扶貧大環線全線貫通,龍脊濕地公園科普館建設完成。高标準打造金竹民宿、平安壯寨、黃洛瑤寨、張家苗寨等鄉村旅遊示範點,全縣發展農家樂350餘家,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2.5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5萬人。文旅産業也呈現高度融合的良好态勢。搭建民族文化交流與展示平台,圓滿承辦了四屆龍脊百公裡跑山賽,“梯田文化節”“曬衣節”“開耕節”“跳香節”“侗年節”等民間傳統節慶活動各具特色,“文旅 ”戰略成效明顯。  經過努力,目前該縣擁有國家AAAA級景區2個,國家AAA級景區2個;三星級酒店1家;五星級鄉村旅遊區2個,四星級鄉村旅遊區2個;五星級農家樂1家,四星級農家樂6家,三星級農家樂5家;自治區生态旅遊示範區1家;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6個,中國傳統村落3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中國經典景觀傳統村落1個。全縣旅遊賓館、民俗、客棧865家,遊客接待床位22848個,景區外AA級旅遊廁所22座,AAA級旅遊廁所2座,旅遊停車位4500多個,旅遊承載力和服務質量大幅提升。  龍勝也收獲了諸多榮譽,旅遊品牌影響力節節攀升。榮獲“中國品牌節慶示範基地”“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廣西旅遊标準化示範縣”等榮譽稱号;龍脊梯田景區入選首批“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龍脊鎮大寨村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龍勝溫泉森林度假區獲評“廣西生态旅遊示範區”,泗水鄉布尼梯田景區獲評“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馬堤鄉萬人界長征體驗區獲得“桂林市黨員教育培訓示範基地”稱号。  依托特色資源禀賦 擦亮文旅特色品牌  良好的生态、壯觀的梯田、神奇的溫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近年來,龍勝深挖優勢、突出特色,充分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和人文優勢,鞏固并重點打造幾大特色文化旅遊品牌。  突出梯田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世界梯田原鄉”品牌。龍勝梯田壯觀、神奇多姿、美輪美奂。龍勝有梯田22.8萬畝,耕種曆史達2300多年,至今保持着“耦耕”等原始耕作方式,是“全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龍勝梯田的規模美、耕作美、藝術美,構建了世代相傳的梯田農耕文明,是生态智慧的傑作,是天地人和的典範,是名副其實的“梯田王國”“世界梯田原鄉”。目前,龍勝梯田農耕旅遊開發面積已達12萬畝,讓開耕、插秧等12道農活都成為旅遊開發亮點,形成了梯田觀光遊、農耕體驗遊的獨特品牌。  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多民族生态博物館”品牌。龍勝是全國僅有的兩個各族自治縣之一,這裡有保存完好的苗族、瑤族、侗族、壯族的原生态文化,各民族的建築、服飾、節慶、習俗、醫藥、美食各具特色,是一個沒有圍牆的多民族生态博物館。境内有16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30個中國傳統古村落。全縣有民族節慶近百個,被譽為“百節之縣”,是中國品牌節慶示範基地。龍勝是中外遊客探訪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目的地,是一個宜居宜遊、宜品宜樂的民俗旅遊聖地,開發民族風情遊和民族節慶遊的村寨達40多個。策劃組織了“長發節”“開耕節”“曬衣節”“梳秧節”“豐收節”等多個民族節慶,豐富多彩的民俗體驗活動形成了獨特的節慶文化品牌。  突出中國紅玉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中國紅玉之鄉”品牌。中國紅玉是本世紀初在龍勝新發現和開發的獨特玉種(又名桂林雞血玉),紅玉質地優良、細膩凝潤,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成為桂林、乃至廣西很有價值和極具潛力的旅遊商品。2017年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和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發布《石英質玉分類與定名》國家标準,雞血玉名列其中,标志雞血玉正式進入珠寶玉石國家标準名錄。龍勝目前經營紅玉制品的店面已達800多家,每年慕名前來龍勝購買紅玉産品的遊客已經超過60萬人,毛交易額超過10億元,成為賭玉、買玉、欣賞玉、加工開發玉的“中國紅玉之鄉”。  傳承紅色基因 全面建設紅色旅遊強縣  龍勝是一片紅色的熱土。紅一方面軍長征過龍勝,曆時十天十夜。目前保留了比較完整的有紅軍岩、紅軍樓、審敵堂等紅色文化遺址。龍勝是紅軍長征經過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是黨的民族政策最早成功實踐之地。  近年來,龍勝紮實推進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積極推動湘江戰役紅軍遺骸收殓保護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投入5億多元資金,完善紅軍長征文化遺産廊道交通基礎設施。結合實際情況,重點突出紅色與生态相結合,紅色與民族相結合,紅色與健身休閑相結合,打造“長征體驗在龍勝”的品牌産品,推出“老少皆宜”“紅綠結合”“跨越桂湘”的長征體驗遊,推動桂北紅色旅遊聯合體建設,積極構建桂北紅色文化旅遊帶。2020年,龍勝共接待紅色旅遊遊客51.8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590萬元。2021年,龍勝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做“活”紅色文章,在三條紅色文化重點線路的基礎上設計了9條紅色遊學精品線路,滿足不同群體多元化需求,唱響“長征體驗在龍勝”的口号。  此外,龍勝還依托紅軍長征沿線自然生态、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優勢,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不斷增加群衆收入,引導教育廣大幹部群衆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紅色旅遊發展已經覆蓋了泗水、江底、馬堤、偉江、平等、樂江六個鄉鎮。特别是馬堤“萬人界”二萬五千分之一長征體驗遊項目,自2020年5月份開始運營以來,已累計接待社會各界遊客11.19萬人次,帶動了當地群衆開辦農家樂和銷售土特産品,實現綜合收入300餘萬元。  “兩栖農民”奔小康 旅遊扶貧經驗“走出國門”  坐落在龍脊梯田下的金江村江邊組是一個依山傍水、景色秀麗的壯族村寨。寨裡的居民以種植水稻為生。步入村寨,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木質結構的房屋,它們被青山綠水環繞,自成一派美景。  2017年10月,愛彼迎與龍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國家4A級景區龍脊梯田景區内的貧困村金江村為試點,開展鄉村旅遊扶貧項目,邀請全球知名設計師對當地傳統幹欄式建築進行改造,打造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現代共享民宿,探索以愛彼迎的共享住宿模式實現鄉村振興,提高當地村民的經濟收入,擴大全域旅遊發展成果。2018年11月,改造完成的6間共享房屋,在愛彼迎平台正式上線,扶貧輻射面覆蓋全村38戶家庭百餘人。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席建超教授曾高度評價這一項目。他說:“這一項目将貧困人口房東化,将貧困人口納入到愛彼迎全球房東群落,通過加強對貧困戶的教育培訓,改變了貧困人口的生産和生活方式。”  近年來,龍勝結合龍勝生态、文化、鄉村等資源緊密聯系的實際情況,大力推動生态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通過樹立“全縣生态大景區,旅遊扶貧一盤棋”理念,深入開展旅遊精準扶貧工作,“抓基礎,重投入,顯特色,樹品牌”,千方百計促進旅遊扶貧工作的健康發展,逐步探索出一條生态、旅遊、扶貧“三位一體”發展路子。通過景區景點、特色村寨、旅遊産品及旅遊商品的開發,龍勝成功走出了符合龍勝實際情況的旅遊扶貧開發模式。  2003年,大寨金坑梯田景區正式對外開放,村委與旅遊公司簽訂了共同開發景區協議:村民負責種植水稻和維護梯田景觀,旅遊公司每年将門票收入的7%返還大寨村,給村民分紅。  “綠水青山,現在真的成了金山銀山。”曾任大寨村支書的潘保玉感慨道,依靠旅遊業,村民們走上了緻富路。曾是貧困村的大寨村,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旅遊村,摘掉了多年的“窮帽子”。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陸續回到村裡吃起了“旅遊飯”。“以前我們出去給别人打工,現在别人進來給我們打工。”潘保玉說。  如今走在大寨村,一幢幢吊腳樓古色古香,農家旅館、私家車随處可見,村裡還建起了多個觀景平台、民族歌舞場等。通過發展旅遊,當地村民如今成了“扛着犁耙種田地,唱着山歌搞旅遊”的“兩栖農民”。  黃洛瑤寨以“紅瑤長發”文化為核心,打造出了原生态的長發歌舞表演、長發洗護産品、農家特色餐飲住宿、民族紀念品等,已經成為發展民族文化旅遊的典型代表。遊客來到黃洛瑤寨,身着鮮豔民族服裝的瑤族姑娘唱着甜美的山歌列隊歡迎,獻上她們特有的舞蹈和傳統體育競技項目。還有那香噴噴的油茶和瑤族婦女烏黑亮麗的長發,更令遊客贊歎不已。得益于民族文化與旅遊的融合,也讓黃洛瑤寨的群衆通過發展旅遊走上了脫貧奔小康的道路。  此外,龍勝還以地理位置相對集中的村寨為基礎組成旅遊聯合社,挖掘特色資源,統一宣傳促銷、培訓學習,打造差異化的旅遊産品,形成“一村一品”的旅遊格局,各村實行獨立經營、獨立核算制度。該模式以泗水五星級鄉村旅遊區為代表,涉及區域内6個特色民族村寨,該旅遊區已經成為龍勝境内最富特色的鄉村旅遊區,推動了旅遊扶貧工作的開展。  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龍勝旅遊扶貧成效顯著。僅龍脊鎮大寨村單年最高分紅曾達720.3萬元,戶均2.6萬元。龍勝的旅遊扶貧經驗已“走出國門”,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進行宣傳,“龍脊模式”為老撾等同類國家提供了可推廣可複制的樣本。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在桂林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新機遇、新征程中,龍勝将對照世界一流、國際水準、國内領先的标準,按照文旅引領、産業集聚、融合發展的思路,對全縣旅遊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實現全景覆蓋、全局聯動、全業融合、全民參與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生态排頭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