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家對今年及以前辦理退休手續的人上調和補發養老金後,大家已經開始擔憂明年的養老金能不能正常發放,能不能上漲,上調幅度是多少了,我認為要想知道這幾個問題,要先看4個條件:
第一,養老金收支和結餘
養老金能不能發放,看的就是養老基金賬戶有沒有錢,從收支上,到2021年年末,企業職工養老基金賬戶是處于淨收益狀态的,收入4.4萬億。支出是4.1萬億,純利潤在3000億。從結餘上,截止2021年年底已經達到5.1萬億,并且還有2.6萬億社保基金戰略儲備、1.68萬億國有資産劃轉,以及對困難地區6500億的補助。
資金充足下,養老金發放是沒有問題的。而從上漲幅度來說,首先,2021年年末累計結餘的水平不隻超過2020年的标準,還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發放基礎更堅實;其次,今年上調了養老金,同時多省也公布了今年的繳費标準,相比去年繼續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增加了,統籌賬戶的收入将高于今年,調整幅度下降幾率是比較小的,但疫情反複,常态化防疫下,部分行業經營受損,在職人員薪酬受影響下,冒然提高養老金上調幅度,可能無法實現,因此,明年大概率是保持4%的标準來調整養老金。
第二,物價和工資是否上漲
《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了,養老金根據物價和工資變化進行調整,為什麼有這樣的連帶屬性呢?因為收入必須覆蓋物價,才能保證到手的錢能夠負擔起居民消費,保證生活品質,上半年,物價持續在上漲,7月份,CPI上漲了2.7%,比6月再上浮0.2%。
物價持續走高上漲,而今年的物價上漲幅度預期是3%,眼看物價越來越高,養老金上漲是闆上釘釘,并且,今年雲南等多地也宣布上漲最低工資,平均工資也将受影響在計算時提高,退休人員雖然不領取工資,但要對他們發放養老金,在未退休人員能漲工資,物價上漲的基礎上,如果不為退休人員上調手中的收入,他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比以往更拮據了。
第三,有無可代替的養老金收益
要應付物價,養老金連年在上調,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對于多數老人而言,退休後隻有一份基本養老金維持基本生活,要想降低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幅度,前提是,除了基本養老金收益外,退休人員們還有其他收入來源。盡管今年個人養老金制度出台,理論上參保人可以參加除了基本養老保險之外,還能參加個人養老保險,将有兩份養老金可以領取。
但目前是有限制要求的,因為這個制度不是馬上落地,而是要在部分城市試點一年後,就是說短時間内不會實施,即使實施也不是全國範圍。而從領取要求上,時間是在領取基本養老金時間,說明退休前不能領取,那麼,退休人員還是隻能依賴一份基本養老金,既然沒有其他可代替的收益,又要負擔物價上漲,與年輕人的工資不要差距太大,那麼明年養老金上漲幅度也不能過低。
第四,激勵參保的必要性
人社部發布會上,提及了從2012年~2022年10年間,我國養老保險參保人增加了2.5億,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社保體系。大家這麼積極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就是為了讓自己在晚年,不能再繼續工作後,仍有一份有保障的收入來源,才積極繳費的。投資的目的肯定是希望物超所值,而職工基本養老金體系主要依賴的還是年輕人交社保費,為退休老人發放和調整養老金,已經退休多年的老人,享受過4%以上的養老金調整待遇,而正在參保中的年輕人需要等到未來十幾年,幾十年後,如果養老基金調整的幅度呈現的還是繼續下降的趨勢,年輕人的投資興趣會大打折扣,因為比起基本養老保險,市面上還有很多商業養老保險,投資回報比例更高。
如果年輕人開始因為害怕以後自己領取基本養老金時,調整幅度越來越低,轉而放棄繼續參保,或者按照最低标準繳費,養老保險收益将大打折扣,影響的将是未來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發放和上調,這部分壓力可能将不得不由國家财政幅度。
人社部的十四五規劃中,希望在2025年讓養老保險的參保覆蓋率達到95%,要提高激勵效果,養老金調整幅度繼續下降可能造成的是阻力,所以,明年上漲幅度跌至3.5%可能性不大,或将繼續保持4%,不升不降。
往期文章:
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和生活補貼來襲,7件事早知道,關系自身錢袋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