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虎一共可以分成9個亞種,分别是華南虎、東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蘇門答臘虎、馬來虎、巴裡虎、爪哇虎、裡海虎,而在20世紀40年代、70年代、80年代,巴厘虎、裡海虎、爪哇虎相繼滅絕之後,世界上現存的老虎亞種就剩下6種了。
其中東北虎是分布在地球最北端的老虎亞種,其主要栖息地在我國東北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現存野生數量約600隻左右。
老虎亞種
衆所周知,俄羅斯遠東地區是極為寒冷的地帶,常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東北虎,逐漸進化出了一些寒帶物種的特征,比如長出濃密冗長毛發、體型變得巨大、皮下脂肪增厚等等。
可以這麼說,在所有老虎亞種裡面,東北虎是最抗凍的。可就是這麼一種生活在寒冷地區的老虎,卻也被拍到因過度寒冷,不得不“抱團取暖”的畫面。
東北虎
12月11日,在黑龍江哈爾濱東北虎園林内,有人用無人機航拍,鏡頭無意間拍到了一群東北虎聚集在一起相互依偎的畫面,大緻數了一下,成員數竟然超過了20隻。它們在一棵小樹下面側躺着,緊密挨在一起,像極了寝室小夥伴們在冬天相互挨在一起取暖的樣子。
網友們看了照片之後,也發出了感慨,看來東北的天氣實在是太冷了,連皮糙肉厚的東北虎也扛不住啊,獨居的貓科動物,活生生被寒冷逼成了像獅子一樣“群居”。
被拍到的東北虎“抱團取暖”
不過也有網友發出疑問,老虎不是高度獨居的動物嗎?在整個貓科動物裡面,隻有獅子是群居動物,其他的都是獨居的,而老虎在所有獨居貓科動物裡面,是最為孤獨的,僅有在發情期的時候,配對的雌雄兩隻老虎才會短暫在一起生活,雌虎一旦受孕,會立馬将雄虎趕走。
其實在野生狀态下,老虎高度獨居這沒有錯,但東北虎園林内的老虎,是人工飼養的,因此我們不能以常規的理論套用進去。
一直以來,我都堅持環境決定生存形态的說法,即動物選擇獨居還是群居,基本上是由環境決定的。
拿獅子來說,生活在非洲的獅子,由于這裡的地形多為稀樹草原,有着大型的獸群,單獨的獅子缺乏遮蔽物,無法伏擊獵物,形單影隻的力量,也無法從大型獸群裡面捕獲獵物,所以它們必須群居,而且所形成的獅群通常較為大型,成員數較多。
非洲獅群
北非的獅子進入亞洲之後,由于亞洲地區的草原、開闊地帶不如非洲草原廣,所以亞洲獅的獅群就相對小很多,而且雄性亞洲獅偏向于單獨行動,并不像非洲雄獅那樣結成聯盟搶地盤。
亞洲獅
老虎是生活在森林的動物,由于林中無法承載大型獸群的存在,那麼自然而然地也無法承載大型虎群的存在。森林裡面的獵物群,通常規模較小,而且森林裡面的有蹄類動物,其體型也較小,單獨行動的老虎,也能很容易就将它們捕獲,因此老虎也沒有發展出群居的社會結構。
人工飼養下的東北虎,之所以不會發生“一山不容二虎”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它們不用為了食物而發愁,且這些虎基本上都是從小玩到大的。
在動物裡面,還有一種“短暫性集群”現象,指的是獨居的動物,因為某些原因,而暫時一起行動,最常見的如獵豹、美洲獅。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獵豹,雖然名義上是獨居動物,但在狩獵時,如果幾隻獵豹遇上了,那麼它們甚至都不用溝通,便會默契的一起行動。三隻獵豹合追一頭獵物,成功的概率要大大增加,捕獵完成吃完之後,這些獵豹就會各回各家,下次還能不能一起捕獵,那就看天意了。
獵豹合作狩獵
新的研究也表明,美洲獅會與其他的陌生個體共享食物,所以我們見到好幾隻野生美洲獅共同進食的現象就不奇怪了。
美洲獅的這種基于進食場合的互動,也可以稱為短暫性集群現象,因為在美洲獅眼中,捕獲了一頭大型獵物吃不完,如果有陌生美洲獅前來,自己驅趕而與之争鬥所花費的代價,要遠遠高于把獵物拿出來共享,權衡利弊之後,美洲獅們果斷選擇了後者。
美洲獅的食物共享現象
圈養東北虎的這種現象,也可以被稱作短暫性集群現象,隻不過它與野生狀态下的又有所不同,它們是基于人工飼養環境下的互動關系,且集群的時間要長的多,相信隻要經過野化工作,放歸到特定環境下,它們也會恢複老虎獨居的本性。
(關注我,看有趣有料的動物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