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竹
宋·王安石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随松柏到冰霜。
竹子一直是中國文人的心頭好,對竹的贊頌不勝枚舉,竹與石更是永恒的繪畫主題。
竹分千種,但在文人墨客眼中卻是一種品質。歲寒三友有它,不畏嚴寒而獨立,不屈外力而獨存。
四君子有它,梅、蘭、菊各有特色,世人喜愛,但竹之骨氣使其與高潔三者并立。
它心無雜念,甘于孤寂,不求聞達于人前,不願賣弄于世間,縱使時光如梭,争奇鬥豔者閃耀在巅峰,回首一望,卻震撼于竹海怒濤的根基與磅礴。
竹有韌性,内裡中空,雖堅毅,但柔情。狂風可摧楫斷柱,不可奈何竹。大雨可腐根敗葉,不可奈何竹。即便如此,竹仍是樸實無華,虛心勁節。
有葉無花,氣根速生。隻要遇到合适的條件,竹便立刻攫取養分,絕不做那生花鬥豔,招蜂引蝶之事。
竹必生叢,相互依靠。于清風中蕭瑟,于明月下舒朗。如知音般相互欣賞,如密友般彼此攙扶。
故鄭闆橋有詩《新竹》:“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
好美食的蘇東坡說:“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無可醫。”;宋沈遼評:“勁節有高緻,清聲無俗喧。”
而從竹中,人們不但得到高潔的品質,甚至有人悟出了大智慧。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12歲便立志做聖賢,為了通曉世間真理,去實踐了朱熹所提“格物緻知”一說;
按照朱熹的理論:“衆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王陽明以竹子為物,七日七夜不眠不休,以尋聖人之理。
人們都說王陽明換來的是失敗,因為七日七夜的不眠不休,他最終病倒在庭院中,也不再相信“格物緻知”了。
但沒有對“格物”的執著,沒有對真理的笃信,沒有對聖賢的追求,又怎麼能鑄成他日後的“心學”呢?
“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隻在身心上做”。
王陽明提倡:認識自己的心靈,向内的自我體驗,将自己體驗的天理推廣到外部事物之中。
但其實這本質上,便是朱熹的“格物緻知”,朱熹與王陽明兩位聖賢用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經曆,不同的言語,闡述了同一件事。見自己,及見衆生。
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所知者、所言者甚衆,但履行者極少。
這也正是王陽明談到朱熹時說的“衆人隻說「格物」要依晦翁(朱熹),何曾把他的說去用!”
人以天地靈氣,可悟真言,可悟至理,可悟聖道。但,知而不行,同為無知。擁而不用,是為未得。
故,惰為空,習至善。仿為空,思至善。言為空,行至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