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劇《大秦賦》服化道很細緻,引發公衆對秦人發型服飾、兵器甲胄、乘車戰車的高度興趣。但劇中展現的生活戰鬥細節,在考古上能得到證實嗎?
近日,“陝西文物探探探”來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邀請該博物院三位研究員作為主講嘉賓,結合這裡的出土文物圖片展和銅車馬等文物實物,為網友們講解了秦人發型服飾、兵器軍械、戰車乘車的特點。203.6萬人次觀看了這場直播。
秦人為何能一統天下?秘密也許就在這些細節裡。
發型服飾
束發分扁髻圓髻,冠飾有講究
将軍頭戴鹖冠身上有八朵彩色花結
文物陳列廳《記錄奇迹》圖片展近400張照片,揭秘了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許多細節和曆史。這些照片均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攝影師張天柱拍攝,秦俑不同的面部神态、發型、冠飾、胡須、動作、靴履、身上的文字等諸多細節,通過照片得以在觀衆面前系統呈現。
秦人雖然尚黑
但軍隊服裝顔色鮮豔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副院長田靜介紹,《大秦賦》的熱播引發了觀衆探究秦文化的極大興趣,同時也帶動觀衆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參觀熱情。這部曆史劇服裝、化妝和道具很精細,劇中秦國兵将的裝束讓人感到他們就是活的兵馬俑。
史書記載,秦人尚黑,以黑色為貴,重大場合要穿黑色,但平時服裝并非完全是黑色。從秦兵馬俑可以還原當時軍人着裝的色彩。秦軍服飾非常鮮豔,有朱紅、粉綠、粉白、天藍等各種顔色。根據《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秦軍的服裝不是國家統一發放,而是自己制備。秦軍戰士的服飾完全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身體狀況等情況來制備。
“我們看秦兵馬俑坑,放眼望去,好像大多數都是一樣的。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一件軍服都有細微區别,獨具特色,這也體現了秦兵馬俑是完全寫實的。我們可以看到,照片上有的兵俑頭發上有紅色發帶,衣服邊緣有紅色裝飾;有的兵俑頭上還有發卡,領子上有淡淡的藍色。這些顔色都是用自然界的礦物質原料制成的,色彩豔麗,搭配協調,反映了秦人的審美情趣。秦兵馬俑剛發掘出土時,有一部分陶俑身上、臉上存留有顔色,隻不過因早期發掘時缺乏得當的保護措施,所以今天看到的秦兵馬俑大體都是鉛灰色的。另一個兵俑的側面照中明顯看到陶俑表面塗有一層生漆,生漆之上塗有鮮豔的色彩,發髻上不僅有發帶,還把發帶尾端打成扇面花結,可見,在秦人嚴肅的軍營裡依舊有生活情趣。”田靜說。
将軍戴雙卷尾鹖冠
中下級軍吏戴單闆或雙闆長冠
田靜介紹說,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随意毀傷。所以,頭發長了不能像現在的人一樣随便理發。2200多年前的秦人,即便是男士,頭發長了也是要梳紮起來的。《大秦賦》中的造型也讓人們感受到了秦人發飾的講究。兵馬俑的發飾基本可以分成兩種形式:一種是扁髻,一種是圓髻。扁髻是把頭發梳成六股麻花辮,後邊豎起來,再挽接起來朝上翻卷固定;圓髻是把頭發紮起來,然後再盤結。秦人發髻偏左偏右都有,但偏右更多一些。
秦人的冠飾很講究。秦兵馬俑坑有三種不同身份的将士:高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普通武士俑。高級軍吏俑俗稱将軍俑,是秦俑坑中級别最高的武官,目前在一号坑、二号坑共出土将軍俑9尊。這些将軍俑分為兩類:一類是身着彩色魚鱗甲、雙手拄劍或挎劍的铠甲将軍俑,铠甲将軍俑前胸、後背及雙肩共有八朵彩色花結;另一類是身穿交領右衽長襦、雙手下垂且左手伸張右手半握拳的戰袍将軍俑,戰袍将軍俑着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這些裝飾襯托了等級身份。
将軍俑的共同特點是頭戴雙卷尾鹖冠。鹖(hé),是一種勇猛善戰的鳥,《說文解字》中“鹖者,勇雉也,其鬥時,一死乃止。”古代将軍為了表明自己奮不顧身英勇作戰,就将鹖鳥羽毛插在發髻上,于是鹖冠就成為将軍身份的标志。而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中,中下級軍吏俑則一般頭戴單闆或雙闆長冠。
兵器軍械
秦人的大殺器可能是铍
『璏式帶劍法』救了秦王嬴政的命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館員、曆史學博士張衛星介紹,《大秦賦》展示的主要是秦統一六國的過程,展示的戰争場面是很典型的戰國晚期大規模的攻城之戰,一些宏大戰争場面中展示了很多重武器。《大秦賦》中展示了一些連弩或強弩,根據《墨子》記載,這種連弩或強弩一次可發射二十支左右的箭。不過當時的強弩,考古還沒有發現過。
除了重武器和輕武器之分,還有遠射武器和近戰武器之分。秦兵馬俑應該是典型的野戰部隊,他們配備了比較完備的武器系統,有進攻性武器,還有防禦性武器。進攻性武器分為遠射武器、長兵器、短兵器三大類,防禦性武器主要是戰士身穿的铠甲和手持的盾牌。
遠射武器主要是弩。兵馬俑坑裡現在發現的大多是弩,沒有發現《大秦賦》裡表現的強弩和戰車的組合,也沒有發現弓。
矛戈戟铍長鐮斤斧各有特點
長兵器就是裝有木柄的武器,有很多種,比如矛、戈、戟等。戈應該主要是和車戰相适應,但戈缺乏刺的功能,矛戈連體的戟可刺可鈎可劃,更适合戰國晚期大規模的野戰。兵馬俑出土的戟總長有2.87米,是一種典型的長武器。但戟并不是秦人最長的長武器,最長的是铍。“兵馬俑出土的一件長铍,從照片上看,主體部分比劍稍短,而其柄長達3.5米,铍的主要功能跟劍相似,但因為有長柄殺傷範圍會更大。《大秦賦》展現的主要是矛戈對陣的場景,沒有出現铍,這和實際情況可能是不相符的,其實長铍可能才是秦人制勝的大殺器。
除了戟、铍以外,文獻記載的長武器還有長鐮、斤斧等武器。
格鬥性近戰武器主要是劍
短兵器就是用手直接握持的兵器,格鬥性的近戰武器,在兵馬俑坑中最典型的就是劍。“秦人所佩的劍,劍身一般為72厘米長,短的為64厘米,整把劍通長可達94厘米。秦始皇佩劍可能會更長,材質和裝飾肯定更好。但目前在考古中還沒有發現秦王劍。”張衛星說,“《大秦賦》中,嬴政加冠儀式時把劍插在腰間這個細節是有問題的。秦代的劍,劍鞘上有個結構叫劍璏(zhì),裝在劍鞘中上部,腰帶可穿到裡面。正因為璏式帶劍法,所以荊轲刺秦時,嬴政的劍由于緊張從側邊拔不出來,他把劍往身後挪就可以把劍抽出來,所以其下屬在緊要關頭提醒嬴政說‘王負劍’。”
戰士們使用的防禦性武器主要是甲盾。兵馬俑坑有實物出土的盾大概70多厘米高,盾的背面有鼻,可用手持。盾一般為皮革或藤木制作,兵馬俑出土的盾為皮胎漆盾。
秦國學習中原和三晉武器裝備
張衛星介紹,實行變法的商鞅來自衛國,本是中原人士。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更多地是學習了中原地區、三晉地區的長處,其中就有武器裝備的長處。秦軍形象跟中原地區的魏武卒等大緻相似,而典型的魏武卒是這樣的:“衣三屬之甲”,穿三層或具有三部分結構的甲;“操十二石之弓”,弓的張力能達到十二石;帶五十支箭,提一柄長戈或長戟,還要帶上長劍,戴上頭盔。但魏武卒隻帶50支箭,兵馬俑坑出土的箭箙裡面大概是100支,少的也有80隻,這是秦軍比魏武卒強大的一個表現。
“商鞅變法後有很多墨家人士進入秦國,很多技術性東西也到了秦國。而秦軍的強大除了武器之外,更和軍事組織、獎勵政策有很大關系。”張衛星說。
乘車戰車
《大秦賦》中的乘車戰車都有問題
結合銅車馬館的兩輛銅車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黨士學介紹了秦人的乘車和戰車。
兩輛銅車均為四馬系駕,一輛有着傘一樣的華蓋,四周沒有封閉;另一輛車的車蓋更大,車廂四周封閉。前者為立車,即在車上是站着的;後者為安車,人在車上可坐可卧。這兩輛車都是在秦始皇帝陵西側出土的銅車馬,是按真車真馬二分之一大小制作的。“這輛立車裝飾豪華,出土位置就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臨近始皇陵地宮。這個位置特别重要,說明它不是普通人乘坐的車,而是皇帝的馬車。”黨士學介紹,“立車車廂内側還配備有銅盾,盾高36公分,放大一倍後和兵馬俑坑出土的皮胎漆盾大小是一樣的。與立車相比,安車車廂前後加大加長,車蓋更大,車蓋形狀随着車廂形狀變化成橢圓形,而不是圓形;車蓋也随車廂四圍而變矮了。最重要的特點是,安車車廂四圍有屏蔽結構。”
“在秦代以前,坐乘馬車使用很少。史書明确記載,婦女用坐乘車,也就是安車,另外年齡70歲以上的老邁大臣用安車。除了這些人外,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立乘車。但在《大秦賦》裡,除了戰車,普通人用的馬車都是坐乘的安車。從這個細節角度來說,也是不對的。《大秦賦》裡還有轺車,轺車是西漢中期以後才出現的,這也是細節考究不精到的地方。”
劇中加冠儀式不标準
錯用春秋時代銮鈴
有文獻稱“天子六駕”,為什麼這兩輛車都是四駕?黨士學表示,目前史學界、考古學界多數人的看法認為,皇帝在重大禮儀場合才會乘坐由六馬駕挽的車,在普通場合或者在出遊、出巡過程中乘坐的馬車都是駕四馬的。
黨士學說,《大秦賦》裡也出現過六馬系駕的馬車,但根據曆史記載來看,劇中關于秦王嬴政馬車的豪華程度表現得不夠,另外在細節上也是有出入的。比如劇中從鹹陽去雍城舉行加冕儀式的過程中,前後隻有兩三輛車跟随着。按史書記載“諸侯九乘”,在重大禮儀場合,諸侯的車隊要用九乘車組成,劇中顯然沒達到這樣的禮儀标準。
另外,劇中為了使秦王政的車看起來和其他車不同,在駕馬的橫轭上設置了銮鈴,這是不對的。銮鈴是春秋時期級别或禮儀的象征,在戰國晚期嬴政所處的時代,銮鈴已經不在馬車上出現了。
金銀馬絡頭和骖馬頭上的纛
是皇帝乘輿車标志
皇帝的乘輿車和普通乘輿車之間有什麼區别呢?
黨士學表示,馬車是否為皇帝坐的,主要從裝飾上來看。金銀馬絡頭、右骖馬頭上的纛(dào,古代軍隊裡的大旗)等是皇帝馬車的标志。纛有在左和在右的區别。秦以右為上,所以嬴政的馬車纛在右骖馬頭上。而劉邦是楚人,楚人尚左,所以劉邦的馬車纛在左邊。
皇帝馬車的另一個标志是車輿裝飾的豪華程度。比如秦陵一号銅車馬的車輿是銅鑄的,它的四周是屏蔽狀态,不是裸露的柱欄式結構。但車廂表面可以看到有浮雕的馬車柱欄結構,還有非常精美的紋飾。根據彩繪紋飾特點再結合考古出土的馬車屏蔽迹象去判斷,它的古代實物結構應是高等級馬車廂體兩面的衣蔽裝飾。
戰車車欄高度超過腰部、設計成裝甲式樣是錯誤的
除了乘用車,秦代的戰車是什麼樣子的?
黨士學說,《大秦賦》中的戰車,好多都是仿銅車馬一号車來做的。劇中戰車的四周做成那種青銅質感的結構,而且做成四面都是裝甲的感覺,又雕出和一号銅車一樣的浮雕。
“我覺得《大秦賦》可能錯誤地理解了古代馬車的結構,錯誤理解了秦陵銅車馬。根據文獻資料和考古發現,古代馬車的車廂三面都應是柱欄結構或是編軨結構。柱欄結構就是在車廂四周隻立一周柱子,在柱子上面有橫欄,有一個扶手。從車廂前面往後退1/3處,會立一個橫跨車廂左右的門形扶手,叫車轼。秦陵一号銅車車廂屏蔽層其實是皇帝馬車的織物裝飾層,而不是古代馬車真正的結構,所以裝甲一樣的車廂是完全錯誤的。另外,古代馬車車欄高度在四十公分左右,五十公分就算高了,基本就是人站起來的膝蓋部位。但《大秦賦》裡車廂圍欄的高度都到人腰部了。要知道,古代戰車是要用長戈等兵器擊殺地面步兵的。”
在《大秦賦》上還能看到戰車輪軸朝外裝着一個矛形的東西。黨士學說:“這個東西考古出土過兩件,是春秋時代的東西。春秋時期的戰争以車戰為主作戰,車輪外裝一個矛有很大的殺傷力。到了戰國時期,馬車已經退化為指揮車了,矛已經不出現在車上了。”
古代城牆都有壕溝
臨車如何過了壕溝?
在《大秦賦》中,秦國攻擊魏國的大梁城時,使用了臨車和沖車。臨車如高塔一般,靠近敵方城牆後,戰士們直接可以從臨車跳上城牆,而沖車前面有一個巨大的尖形金屬頭可以沖撞城門。
黨士學介紹,臨車在古代文獻上出現得比較早,但直到三國曹魏時期對臨車才有了比較清晰的描繪和比較明确的記載。但目前仍沒辦法根據文獻還原早期臨車的具體結構,所以實際上現代人并不知道先秦時期的臨車是什麼樣子。至于臨車如何越過城壕靠近城牆,黨士學表示,目前還沒有根據能夠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大秦賦》上的情節是影視劇制作者根據文獻記載和自己的想象做了一些演繹和推測。”
文獻記錄的沖車結構相當簡單,沒有劇中那麼複雜。劇中出現了滑輪配重式抛石車和利用杠杆的人力抛石車,實際上在唐代以前,中國的抛石車都是人力抛石車,帶滑輪配重的抛石車是在羅馬戰争出現的,中國和西方的抛石車結構并不完全相同。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攝影 趙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