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風十雨
是不是覺得,很多風很多雨,那肯定是表達天氣惡劣,或者時局混亂之類意思?
恰恰相反
出處 漢•王充《論衡•是應》:“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鹽香風色
鹽香風色?确定不是顔色風向嗎?聽起來很美的感覺,是不是形容很美好的景色呢?
錯
出處:《成實論》卷一:“及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鹽本無香,風本無色。佛家用以比喻法本無情。
風不鳴條
瞬間想起小學課文《中條山的風》——“中條山很少刮風,一年隻刮兩次,一次隻刮半年”。風不鳴條是說中條山不刮風了嗎?
有點沾邊吧,至少說出了“風”。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水旱》:“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 風不能吹動樹枝發出聲音。喻指世事平安。
城中桃李
城市中的桃樹李樹,是不是形容很熱鬧的景象,或者跟“桃李滿天下”類似的意思呢?
錯
出處:唐·劉禹錫《楊柳詞》:“城中桃李須臾盡,争似垂楊無限時。城裡的桃李花,雖豔麗一時,很快就凋謝了。比喻小人得志是不會長久的。
三十六雨
三十六雨?我聽過三十六計,還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還有就是,我中學上的是三十六中。三十六雨是連下三十六天雨嗎?
哪跟哪啊
出處:《京房易候》:“十日一雨,歲凡三十六雨,以為時若之應。” 十天下一次雨,一年下三十六次雨。舊喻指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的征兆。
年已及艾
艾是艾蒿嗎?年齡跟艾蒿一樣,是說很翠綠的年齡,是美好的青少年時代吧?
錯
出處:《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艾:代指五十歲。老年頭發蒼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敬謝不敏
四個字都很常見,擱在一起意思一點都不明白。
出處:春秋·《左傳·子産壞晉館垣》:“使士文伯謝不敏焉。”
順便再看個故事吧,加強記憶:
魯襄公去世的那一月,鄭國的子産輔佐鄭簡公到晉國去聘問,晉侯借口和魯國是同姓諸侯,而魯國正有喪事,所以沒有立刻會見他。
于是,子産便派人把賓館的圍牆全部拆毀,以安放車馬和禮物。晉國派士文伯責問他說:“治國因政事刑罰不明,盜賊遍地。為了安頓來我國聘問的各國使節,我們特意讓官吏們把賓館修整好,讓使者們能無憂無慮地住在裡面,現在卻被你拆毀了。就算你的随從戒備森嚴,可讓别國的賓客怎麼辦呢?我們大王派我來問一下您拆牆的用意。”
子産答道:“我們鄭國弱小,在你們大國的夾縫中勉強生存。大國動不動就要責罰我們,我們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現在,我們把全國的财富都搜集起來,拿來朝會,碰上你們不得空,使我們不能及時獻上這些禮品,也不知進見的日期。我們無法獻禮,又不敢讓它風吹日曬,發生損壞,那樣就會加重我們鄭國的罪過。
我聽說文公做盟主的時候,宮室低小,卻把接納諸侯的賓館修整得寬敞高大,像王宮一樣舒适。庫房完好,道路平整。晚上,館舍周圍點着火把,衛士們巡邏警戒,各種雜役有人服務,使者們來到之後,很快就能辦完事情,從不耽擱。更不用說擔心攜帶的禮品被盜竊或被風吹日曬了。賓客來到就好像回到家裡一樣。
可是晉侯的宮室綿延數裡;來朝的諸侯賓客卻像是住在奴隸的屋子裡似的。門口進不去車馬,車馬貨物又無法翻牆而過。雨淋日曬無法避免,加上盜賊橫行,賓客進見又沒有準确時候。要是還不拆毀圍牆,就因為沒地方收藏财禮而加重罪過了。請問主管大人,你說我們怎麼辦?雖然君王遭到魯國的喪事,可這同樣也是我們鄭國的不幸之事啊。如果能讓我們早一點奉上禮物,我們願把圍牆修好了再走。哪裡敢怕麻煩怕勞累呢。”
文伯報告了子産的意思。趙文子說:“确實如此,我們實在是做得不當,這是我們的過失啊。”于是就派士文伯去向子産表示歉意,恭敬地承認晉國對這件事處理不當。晉侯也很快會見了鄭簡公。
後來,“敬謝不敏”就由“表示歉意”變成種客氣話了。不敏:不聰明。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
右軍習氣
這個成語難不住我,右軍是王羲之,王羲之是南北朝時期東晉的著名書法家,我高中還學過他的《蘭亭集序》,so,右軍習氣是說很優雅的魏晉風流習氣,耶,完美。
你高興得太早了,還有,你一點都不懂書法
出處:清·宋曹《書法約言》:“既脫于腕,仍養于心,方無右軍習氣。”看明白了吧,右軍确實是指書聖王羲之。但右軍習氣是比喻一味蓦拟古人,不能自創一格。
蒲柳之姿
蒲草柳樹的姿态,是不是形容女子婀娜多姿呢?
錯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57:“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比喻未老先衰,或體質衰弱。亦用來韶華易逝、容顔易老。這個蒲柳指的是水楊,枝葉易凋。所以蒲柳之姿引伸為早衰,比喻衰弱的本質。
文不加點
寫文章不加标點,那肯定是文章寫得不好吧
錯
出處:《初學記》卷十七引 漢 張衡《文士傳》:“ 吳郡張純,少有令名,嘗谒鎮南将軍朱據, 據令賦一物然後坐, 純應聲便成,文不加點。” 點:塗上一點,表示删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來源:語文報社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