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交了一輩子保險,到退休了很想弄明白自己的養老金是怎麼算的。究竟是不是與自己的工齡有關,還是跟自己繳納的錢數有關呢?說實話,都有關系,我們要首先理清分類。
參保的分類我們繳納的保險一般稱為社會保險,但社會保險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在内的五項保險。大家最關注的是養老金,那麼我們隻說一下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又分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是針對城鎮無業、失業人員和廣大農民推出的一種福利性保險,待遇很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就是國家為在職職工建立的養老保險制度了。我們重點說職工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又分為兩種方式,企業參保和靈活就業人員方式參保。企業參保是有職工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職工本人承擔個人繳費基數的8%,用人單位承擔單位繳費基數16%。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一般是通過當地政策自己承擔全部的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多數地區是20%,這屬于優惠照顧。
不過,不管怎樣繳費,兩者的退休待遇計算公式是一樣的。退休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①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相對于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社平工資關系着各地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也關系着養老金的高低。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本人的平均繳費檔次。如果60%基數繳費一年,當年的繳費指數就是0.6 。平均繳費指數一般在0.6~3之間。
這麼說就是多繳多得嗎?是,但不完全是。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按照300%基數繳費一年,隻可以領取2%的社會平均工資。300%基數繳費是60%基數繳費的五倍,但是退休待遇隻是2.5倍。所以,基礎養老金具有調節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繳費年限,一般大家又稱之為工齡。不過現在的繳費年限是具體到每一個月,每一個月都可以轉化為0.0833年。繳費年限又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主要是根據檔案确定,在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之前的連續工齡。
繳費年限,也是影響基礎養老金退休待遇的一項重要因素。比如平均繳費指數都是1的話,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5%,繳費30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30%。基礎養老金完全跟繳費年限成正比。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确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的餘額,實際上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劃入的,每年還會記發記賬利息。一樣是既跟繳費基數有關,又跟繳費時間有關。
所以說,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非常重要,繳費基數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比較的話,想通過較高繳費基數繳納社保提升養老金,不如踏踏實實的長時間繳費好一些。基礎養老金就可以看出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