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對我這麼好有什麼用

你對我這麼好有什麼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4 11:23:05

《500人名單》推送後,不出所料,還是有各種争議。

把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統一回複下——

1、影響力≠認同度

某些政治家的入選/落選,有些讀者有異議。

覺得某人很偉大,高度認同,不上榜就是你丫屁股坐歪,居心叵測。

又覺得某人很糟糕,極為反感,覺得怎麼也輪不到他上榜,難道是諷刺?

但我選的是影響曆史最重要的500人,不是史上最偉大的500人,或你最熱愛/認同的500人。

影響力,體現在改變上——不管這種改變你喜不喜歡。

有他沒他,人類社會可能會有不同走向,直接影響今天你我的思想、審美、行為和生産生活方式。

你認同的政治家,改變了曆史走向,你厭惡的政治家,也一樣。

更何況,政治家工作本就是利益再分配——既有國内利益再分配,也有國與國利益再分配。

同一個政治家,某國人眼中是英雄,另一國人眼中是惡魔,甚至在國内不同階層/族群間,評價也有天壤之别,或在不同曆史時期,也會有截然相反的官方評價。

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兩極分化是對政治家評價的常态。

所以我在寫名人簡介時,盡可能多說沒争議的事實,少說有争議的觀點,避免使用“革命家”、“愛國詩人”之類帶有強烈情感價值傾向的用詞。

你眼中的偉大革命家,另一人眼中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匪寇逆賊,這就離客觀公正太遠了。

你可以讨厭秦皇漢武的窮兵黩武,好大喜功,推崇文景的與民休息,無為而治,但不能否認,秦皇漢武對後世的影響,遠大于文景。

你對我這麼好有什麼用(我對你有什麼用)1

你可以痛惜玄宗後期沉迷酒色,耽于朝政,導緻安史之亂,把大唐江山搞得一蹶不振,但不能否認,安史之亂極大改變了唐朝乃至整個中國的曆史,這就是玄宗的影響力。

同樣的道理,哪怕希特勒、本·拉登,影響力夠大,一樣該上榜。

如果有一天,有個人按下某個按鈕,地球從此安靜,他就是史上影響最大的人~

所以在評價影響力時,請放下您的個人好惡或價值傾向。

多說事實,拿事實來對比篩選。

少說觀點,别因為你是右派,就否定左派大師影響,你是左派,就否定右派大師影響,你反美,就說那麼多美國人上榜“不客觀不公正”。

2、文藝無用論?

除了政治家,争議第二大的是文藝界人士。

很多長期浸淫在實用主義價值觀中的國人看來,隻有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發明家、宗教領袖才是實打實改變世界的。

寫本小說,畫幅畫,譜個曲子,對人類曆史不會有多大影響,有他沒他,老百姓不照樣過日子嗎?

那麼,再追問一句:人和其他動物最本質的區别,是什麼?

動物每天隻要吃飽穿暖,刮風下雨有地方可以避雨取暖,就滿足了。

你作為人,也就這點物質追求嗎?

不正是因為人類祖先不滿足吃飽飯就睡覺,在好奇心驅使下,不斷思考、實踐、創新、總結……人類才逐漸發展出今天的文明嗎?

如果這世界,隻有科學家不斷發現自然規律,發明家不斷基于科學發現,發明便于人類生活的科技産物,政治家合理分配财富,保持社會穩定,人類文明就會臻于完美嗎?

請問,這和養豬,有何區别?

假如地球之外,有其他智慧生物,也創造了文明。

他們探索的自然規律,和我們有何不同?

他們用各種政治制度,保障社會穩定,文明延續,又和我們有何不同?

那人類文明的獨特性,又在哪裡?

就在李白、蘇轼、莎士比亞、達·芬奇、莫紮特、梵高這些天才的藝術創造上!

今人思念故鄉時,依然會想起李白的《靜夜思》,今人過中秋節時,依然會吟誦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這就是文學穿越時間的長久魅力。

往小裡說,在全球化時代,所有人開着一樣的汽車,用着一樣的手機,住着一樣的鋼筋混凝土房屋,享受着科技昌明帶來的種種便利,作為中國人,我們該如何識别我們和其他國家民族的區别呢?

靠國産大飛機技術,還是3nm芯片技術?

哪怕國産技術未來趕上甚至超越世界最先進國家,也依然是冷冰冰的技術。

靠“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

日本韓國人不也一樣嗎?

我們靠的是從盤古開天,三皇五帝傳說以來一脈相承的,對中華文化的自我認同!

一代又一代孩子,在課堂上不斷學習這些先賢留下的偉大作品,才會完成人類文化的傳承和自我身份的構建。

3、宗教人物優先級為何高于科學家?

所謂“影響力”,既要看同時代廣度,也要看穿越時間的長度,更要看對人影響的深度。

看同時代廣度,政治家、軍事家影響無疑最大,可容易人亡政息,後續影響力迅速衰退。

看穿越時間的長度,科學家、發明家、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留下的成就,都會持續散發綿長的影響。

但宗教人物,在廣度上,能超越一般政治家。

比如歐洲漫長的政教合一黑暗史,穆罕默德和後繼者們以真主的名義,打下廣闊的阿拉伯帝國,再比如XXX主義某種角度看,也是一種類似宗教的堅定信仰。

在長度上,影響力幾乎超過所有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思想家。

最關鍵的是深度上,科學家、發明家的影響無法直接改變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但宗教可以。

因為宗教信仰直接從根本上決定人的認知和行為模式。

有人可以因信仰離婚,因信仰超生,因信仰捐出所有财産,因信仰主動赴死……

這種影響力無比強大,2000年前創立的宗教,今天依然能有數以十億計的信徒。

這種影響力,任何科學家都無法企及的。

4、我愛祖國,更“愛智求真”。

上篇明說了,作為中國人,考慮到中國讀者民族情感,我在政治宗教人文藝術領域,胳膊肘稍微往中國拐了點。

所以中國政治家、軍事家上榜24位(不含成吉思汗)。

對比之下,美國7人,俄國6人,德國5人,英國4人,法國3人,中國一家和歐美五大列強加起來一樣多。

作為“宗教沙漠”,我還是安排6位最重要的宗教人物上榜,占比近1/5。

就這樣,有人看到不到250年曆史的美國上榜總人數排第二,還是罵我崇洋媚外……

按這邏輯,埃及和印度曆史比我們還長,上榜人數應該比我們還多咯?

這再次證明:無知是無知者的通行證,你想讨好腦殘,腦殘也不會領情~

作為中國人,我從小成長在中國文化氛圍中,深深愛着這片土地。

但把我和這片土地,這些人民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不是科技有多強,經濟有多牛,而是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

我骨子裡依然深受傳統儒家士大夫教育熏陶,總想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但不能因為愛國,就變得盲目瘋狂,喪失基本理性。

科學是硬碰硬的較量,必須求真務實。

所以科學家排名,我沒法開後門。

錢學森、黃旭華、鄧稼先、孫家棟、程開甲、歐陽自遠、鐘南山……

這些人雖然對中國科學發展的意義無比重大,國士無雙,但站在整個人類科學發展史高度看,他們還進不了500強。

對我的最高評價,不是說你是一個愛國者,而是說,你是一個愛智求真的人。

5、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多少年來,國内憤青總喜歡踩一捧一:

鄧稼先和楊振甯是幾十年同學 摯友。

一個在國内埋頭研發兩彈,因受到核輻射,62歲就去世了。

一個在美國享受最好的科研條件,獲諾獎,功成名就,82歲還娶28歲的姑娘上頭條,如今已是百歲老人,人生赢家。

但你不能說楊振甯不愛國。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另兩位上榜數學家(陳省身、丘成桐)身上。

49年後,毅然回國參加建設,當然很愛國。

依然留在美國搞科研,有機會創造更大的學術成就,又何錯之有?

過去100年,美國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體系,最全面的人才儲備,舍得也有錢砸科研,想出成績,世界第一流的科學家很難不去美國。

但中國第一代留美科學家,普遍有強烈家國情懷。

改開後,大量回國參加建設,楊振甯晚年甚至還放棄美國國籍,專心幫清華培養科學人才。

相比而言,第二代之後的移民,也就是ABC,一出生就被美國文化同化,這種家國情懷就會弱很多。

但趨勢上看,隻要中國自身越來越強,有越來越好的科研氛圍,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科學家回國發展。

縱覽人類文明史,最讓我感動的,是波蘭人的愛國情懷。

1000年前,梅什科一世就建立了波蘭最早的王朝——皮雅斯特王朝。

16-17世紀時,波蘭-立陶宛大公國,一度非常強盛,力壓羅斯三兄弟(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是歐洲屈指可數能和強大的奧斯曼比劃比劃的大國。

但18世紀,國家衰弱,最終被俄德奧“三家分晉”,亡國百餘年。

這也是今天為啥除波蘭人,立陶宛人也一直站在反俄第一線——這是幾百年國仇家恨積累下的民族情感。

19世紀,在波蘭亡國的狀态下,出了不少世界級名人。

最有名的,連普通中國人都認識且上榜的,有肖邦和居裡夫人。

還有詩人密茨凱維奇、小說家顯克微支、鋼琴家魯賓斯坦等。

這些人共同特點,都是無比熱愛波蘭——一個已經滅亡的祖國。

正是在這些才華卓越的波蘭愛國者前赴後繼的努力下,感動了列強,才在一戰後為波蘭複國。

逆境中依然自強不息,才有可能被老天眷顧。

躺平擺爛,自我放逐,無論個體還是國家,都沒有希望。

6、劉慈欣,一本小說就上榜?

不少人對劉慈欣上榜不認同,倒不是覺得比不過魯迅、金庸這些前輩,而是憑啥他們認為更偉大的某些中國現代政治家沒入選,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衆作家反而上了?

你對我這麼好有什麼用(我對你有什麼用)2

在篩選文學家名單時,為了盡可能客觀,我沒按個人文學品味,而是盡可能照顧到史上有影響力的各文學流派代表人物。

古希臘文學,隻選了三大悲劇作家為首,有“悲劇之父”之稱的埃斯庫羅斯

古羅馬文學,隻選了三大詩人之首的維吉爾

中國山水田園隐逸詩人,隻選了開山鼻祖陶淵明

中國古代散文作家,隻選了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唐宋之間,始于花間詞派的婉約派詞人,隻選了今天作品傳唱度最高的李煜

到近代,法國古典喜劇選了莫裡哀

德意志文學選了歌德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選了巴爾紮克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選了雨果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選了狄更斯

俄羅斯文學選了難以取舍的現實主義雙峰——托爺妥爺

童話文學選了安徒生

科幻文學選了凡爾納

偵探文學選了柯南·道爾

意識流文學選了喬伊斯

現代主義文學選了卡夫卡

中古魔幻文學選了托爾金

反烏托邦文學選了赫胥黎

“迷惘的一代”文學選了海明威

荒誕派戲劇選了貝克特

黑色幽默文學選了海勒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選了馬爾克斯

少兒奇幻文學選了J.K.羅琳

……

劉慈欣,作為科幻文學作家,他的科學素養、文字功底、想象力邊際、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注,我認為已超越包括凡爾納在内的史上所有科幻作家。

就像他自己首創的偉大概念——“降維打擊”。

今天商業上到處都是降維打擊理論,甚至高精準的海馬斯相比俄羅斯火炮,也是一種降維打擊。

7、三國那麼精彩,為何無人上榜?

三國故事雖然精彩,名人輩出,但站在整個中國史的高度看,影響有限。

三國是中國第二波文明高峰(漢帝國)崩潰後的400年大亂世低谷期的開始。

曹操、孫權、諸葛亮們,包括後面司馬家的種種努力,并未改變這種向下沉淪的趨勢,中國還是陷入了類似羅馬崩潰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中。

所以三國時代再偉大的政治家,也無法和重新統一中國,開啟第三波文明高峰(隋唐中世紀文明)的隋文帝比。

另外就像鄒衍、董源、朱耷、錢穆、金庸、劉慈欣、李安能上榜一樣,這些人文藝術領域,我的胳膊肘明顯往中國拐了。

但中國政治家入選已太多,再拐我都不好意思了,有些人隻能忍痛割愛。

考慮到多數讀者對中國政治史最熟悉,我把篩掉的候選名單列一下:

商湯、齊桓公、管仲、晉文公、秦昭襄王、曹操、諸葛亮、武則天、安祿山、宋仁宗、張居正、慈禧太後、洪秀全。

7、當代娛樂明星都是戲子,和偉人一起上榜不搞笑嗎?

2300年前,寫楚辭的宋玉,不也是戲子嗎?

2000年前,寫賦的司馬相如,不也是戲子嗎?

1700年前,寫骈文的陸機,不也是戲子嗎?

1300年前,寫詩的李白,不也是戲子嗎?

900年前,寫詞的周邦彥,不也是戲子嗎?

700年前,寫雜劇的關漢卿,不也是戲子嗎?

500年前,寫小說的吳承恩,不也是戲子嗎?

400年前,寫昆曲的湯顯祖,不也是戲子嗎?

100年前,唱戲的梅蘭芳,不也是戲子嗎?

50年前,拍電影的李小龍,不也是戲子嗎?

20年前,咬字不清還敢唱歌的周傑倫,不也是戲子嗎?

你以為《西遊記》在創作時有多高雅?

不也是人民大衆喜聞樂見的流行文化産物嗎?

縱覽人類文藝發展史,我發現的規律是:上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化,經歲月淬煉,最後總會沉澱出極少數精華,進入曆史教科書,成為後人學習的經典。

我們兒時看武俠小說,被老師家長批評不好好讀書,老看這種不三不四的地攤讀物。

因為我們小時候,距離武俠小說這個新興文學類别成為大衆流行文化,不過二三十年,還沒被歲月淬煉。

如今又30年過去,随着倪匡辭世,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都已駕鶴西去。

回頭看武俠小說的曆史成就,金庸當之無愧第一人。

了解金庸,喜愛金庸的人太多,所以現在金庸上榜,争議就不大。

但劉慈欣是60後,今天中國讀過大劉的人還是少數,争議就很大。

你以為隻有莫紮特、貝多芬才是上得了廳堂的高雅藝術?

20世紀初的爵士樂還湊合?

後面什麼搖滾樂、R&B、嘻哈樂,那都是戲子,怎能和莫紮特媲美?

這就是你缺乏曆史洞見而産生的誤判。

但過去幾十年,流行樂壇來來往往那麼多明星,最後我也隻讓貓王、列侬、鮑勃·迪倫、MJ等屈指可數的幾人上榜。

因為這幾位經過歲月淬煉,其曆史地位,已然穩固。

100年後的音樂教科書上,還會有其一席之地。

列侬離開我們40年了,今天的人依然會唱《Let it be》、《Hey Jude》、《Yesterday》這些經典作品。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這樣的詞,配上曲子,和李煜唱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何不同?

就像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不管100年後還是500年後,當個人或人類前途遭遇困境時,都會唱起這首歌,給自己打氣。

就像蘇東坡寫的中秋詞,1000年後的我們依然吟誦,再過1000年,我們的後人,還會繼續吟誦!

人類有兩種自相矛盾的天性。

一是厚古薄今

總對自己沒親曆過的,寫在書上的古人各種YY,各種神化。

哪怕今人,隻要一死,就搞封神運動。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讀過點書的知識分子身上。

二是厚今薄古。

多出現在不怎麼主動讀書,獨立思考,信息隻有三個來源:官方教科書、大衆傳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結果必然導緻對自己同時代本國本地區名人比較熟悉,特别看重,而對古代的,外國的,特别是外國古代的名人,知之甚少。

就好像我選了MJ等幾個美國流行音樂人上榜,就有人問:為啥沒有周傑倫?

哈,你可知,20年前傑倫剛出道時,被我們父輩罵成啥樣了?

但今天,又有多少國人,堅信傑倫就是過去20年,華語流行樂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這種社會主流觀點的轉變,僅僅因為,當年聽傑倫音樂的那一代學生長大了,掌握了流行文化話語權。

你喜歡周傑倫,你對他的歌了如指掌,愛不釋手,所以你覺得周傑倫非常偉大,這就是你的時代局限性。

8、中醫粉/中醫黑求放過

在中國古代科學家中,我入選了一位醫學家——孫思邈。

有好幾位中醫專業讀者表示反對,認為以自己的專業理解,中醫史上有名有姓的第一人無疑是張仲景,建議用張仲景代替孫思邈。

今天中醫争議非常大。

你是學中醫的,當然死命為中醫正名。

但還有很多學西醫或深受現代理性主義影響的人,開口閉口“大樣本随機雙盲對照試驗”,一直往死裡在diss中醫……

相比而言,對中藥的争議較小。

連這種知名中醫黑都提出“棄醫驗藥”的觀點,說明對中藥還是網開一面,承認部分中藥或許有效。

曆史上,孫思邈主要貢獻在藥學,相比名氣更響也更易招罵的張仲景或李時珍,是更穩妥的選擇~

9、我對你有什麼用?

另一位數學專業的讀者,同樣對我入選的數學家不是最認同。

他說我遺漏了不少重要數學家,并列舉楊振甯的名言“千古寸心事,歐高黎嘉陳”。

這是楊為紀念并肯定陳省身的數學成就,把他和四位偉大數學家并列——歐拉、高斯、黎曼、嘉當。

但我的榜單裡,嘉當沒入選。

其實,嘉當也在我的2000人全榜單中。

榜單裡的數學家還有很多——希帕索斯、張衡、劉洪、劉徽、祖沖之、斐波那契、韋達、第谷、費馬、貝葉斯、拉普拉斯、羅巴切夫斯基、拉馬努金、安德魯·懷爾斯……

但沖刺500強時,被篩了。

除了歐高這對雙峰,其他入選的數學家,我會優先選擇有颠覆性創新成就的。

比如歐幾裡得之于幾何,丢番圖之于代數,黎曼之于非歐幾何,伽羅瓦之于群論,康托爾之于集合論和超窮數理論,格羅滕迪克現代代數幾何學等。

嘉當是外微分形式的創始人,我仔細想了下,的确也可以上榜,感謝指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所長,對專業内的知識了如指掌。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非常歡迎讀者中的各領域專家,多多留言指正我知識的短闆和認知的不足~

但我要綜合整理人類文明史影響最大的500人,很多你專業領域内認為非常重要,理應上榜的人,到我這裡,可能優先級就沒那麼高,還望理解。

不少人說,力哥專業是理财,扯這些雜七雜八的,屬于不務正業。

但這個号早不叫“力哥理财”了,就叫“力哥”。

聊理财,隻是因為我依然對理财感興趣,聊其他話題,同樣基于興趣。

今天我真正的專業,或我期望成為的人,是博物學家

或許我對任何一個細分知識領域的了解都沒專業人士那麼深,但我強在知道的多,可以把各種跨學科知識整合,用我比較擅長的宏觀知識統籌力,最後輸出分科治學時代,其他任何領域專家無法給到的獨特見解。

請問:這份500人名單對你的價值是什麼?力哥對你的價值是什麼?

沒人能拟出兩份完全一樣的榜單,觀點差異是必然。

重點是該放在差異上,反複強調自己觀點,甚至做杠精,

或用專業所長窮追猛打,非把力哥标記成“不懂裝懂”才肯罷休?

還是把重點放在自己過去不了解的知識領域,通過力哥介紹,能擴充你的認知視野呢?

選擇前者,你隻能收獲一個不好的心情,逞一時最快,外加繼續關注一個不那麼喜歡的博主。

選擇後者,你能收獲更多的知識和見解,以及一個朋友。

哪怕朋友和你有些觀點不同,又如何呢?

把朋友當成一本書,覺得正确的、有啟發的觀點就吸收,覺得不認同的,就一笑而過,這才是21世紀多元化社會,人與人的相處之道。

今天算是500強名單補充說明,前戲結束。

後面才輪到正餐。

我會對世界政治史、哲學史、文學史、美術史、音樂史、科學史抽絲剝繭,揭示整個人類文明史蘊藏的千年不變的底層規律。

了解這些,對你有兩個作用:

一是站在更高維度,理解當下這個灰暗的時代。

二是站在更高維度,理解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

你對我這麼好有什麼用(我對你有什麼用)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