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時,伯夷因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今新蔡為呂國。
據《史記—管蔡世家》記載: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春,楚公子棄疾在滅蔡後,回師襲擊了楚靈王。靈王被迫自缢,棄疾遂自稱楚(平)王。楚平王為了建立自己的勢力,複立蔡靈侯少子姬盧為蔡(平)侯,蔡平侯為依附于楚,從上蔡遷都呂城,并将呂城改稱新蔡,以别舊都。
周敬王十三年(前507年),蔡昭侯、唐成公,為報楚令尹子常(囊瓦)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國,與晉、吳結盟。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11月18日,吳、蔡、唐三國聯軍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舉擊潰楚軍主力。11月29日,聯軍攻入楚國郢都。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正月,恢複元氣的楚國為報柏舉之仇督師伐蔡,圍城九日,蔡人乞降,楚乃撤兵。次年,蔡昭侯為與盟友吳國相呼應,東遷州來。蔡國在新蔡共曆平侯、悼侯、昭侯三君,共36年。
新蔡在為呂之都時即有城池。故城遺址在今縣二高東,東西呈長方形,史書記載東西5裡,南北4裡。周長8615米,占地580餘萬平方米。故城東南隅尚有1415米城牆保存,故城城牆現存2—10米高,20—50米寬,均為夯土結構。
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天下,于此置新蔡縣。
西漢末年,新莽篡位,新蔡更名新遷縣。東漢建武元年,仍複名新蔡縣。
東魏武定七年(549年),于新蔡設蔡州。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廢蔡州。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年),析新蔡縣北境在今韓集設舒州及附廓舒城縣,新蔡縣改為廣甯縣屬舒州。現新蔡縣月亮灣公園有一條路叫舒州路,就是來源于此。炀帝大業二年(606年)廢舒州及附廓舒城縣,并入廣甯縣并複名新蔡縣。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省新蔡入新息縣,屬息州。次年11月,于縣城置新蔡提領所。明洪武四年(1371年)複置新蔡縣至今。
新蔡縣内至今仍保留着雕廊畫棟,金碧輝煌的文廟,内有明末敬立的孔子全身銅像。
新蔡文廟創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大成殿為單檐歇山式高台建築,面闊五間。殿内正中神台上,端坐着我國唯一的一尊明代孔子青銅像。銘文為“大明赦封刑部主事曹大夏于嘉靖庚戊年(1550年)長至日恭造”。
縣城南有子路問津碑,青石,碑闊50公分,高2米餘。刻有“子路問津處”五個楷字。《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自楚返衛,路過新蔡城南關津,使子路問津于長沮、桀溺兩位隐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