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我的世界》控制史蒂夫四處奔走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一件事:
“我”究竟是誰?
現實中的我是我,
遊戲中的史蒂夫也是我,
那麼究竟誰才是真的我?
如果以第一人稱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真的“我”,那麼為什麼會有兩個我?
“我”究竟是誰?是正在電腦前控制着史蒂夫的這具肉體麼?還是現在正面對着電腦屏幕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意識”?如果我隻是一團意識,那麼我正在借用這個軀殼以第一人稱來看世界,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的第一視角沒了,那麼别人用“我”的第一視角活着,那我還是我麼?
當然,現實世界的我沒有能力去驗證這個假設,沒有人敢嘗試在肉體死去之後,意識究竟是否還會存在?而那些真正消亡的人,也不會再有機會張開嘴,告訴我們它的意識是否還存在。
神話故事中:人死,肉體則消亡,但靈魂會經曆一次地獄,喝下孟婆湯,忘記前世過往,渡過奈何橋,開始了一段新生。在這段故事中,其實暗示人的靈魂是不會消散的,隻是喝下了忘卻前世記憶的藥水,讓原本的“我”死去,一個新的“我”誕生。
《我的世界》其實提供給了我們這種死亡假設:史蒂夫是可以無限次死亡的,但每一次的死亡,肉體每一次的消散之後,史蒂夫還是那個史蒂夫,似乎人們從未懷疑過。例如,你是否曾懷疑過,當你所操控的史蒂夫死亡之後,重生後的史蒂夫其實已經是另外一個人了?
現在從肉體的部分來說,現在的這個史蒂夫,已經不再是死前的那個史蒂夫了,而是一個長相一模一樣的另外一個人。但是從意識的角度來說,史蒂夫還是那個史蒂夫。
其實道理很簡單,史蒂夫即便是死亡,但意識從未消散,并且具有時空的連續性,所以我還是我。
所以即便是史蒂夫換了一個皮膚,換了一副皮囊,即便你擁有了Dream的皮膚,但你依舊不會有絲毫的懷疑這已經不是“我”了。因為從這個角度來說,即便你的肉體換了無數次,即便你的肉體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但隻要你的意識還存在,并且延續,那麼你就是你。
分析到這裡,似乎明白了:簡單來說,你的肉體并不是你,隻是你的意識恰好誕生在了你的身上,我們把它叫做靈魂,這才是你。你的意識自懵懂孩童時起逐漸誕生、成型。所以你是你,你也不是你,我是我,我也可以不是我,你可以是我,我也可以是你,隻是以第一人稱所見所感積累的感知不同,而誕生了一個獨特的“我”。
再深入一下,為什麼史蒂夫死亡了無數次之後,我們依舊能有一個清晰認知:這還是我呢?也正是因為這種認知,才發明了一個詞叫做“重生”。對于《我的世界》史蒂夫而言,它的第一人稱的意識來源其實并不是史蒂夫自己,而是一個來自更高文明下的三維世界中的你的意識附加于史蒂夫第一人稱的身上罷了。
你,像一個真正的創世神一般,以第三人稱的旁觀者思維,附加于史蒂夫有了第一人稱的思維,史蒂夫本質上繼承了來自更高維度空間的你的意識。所以即便是一次次死亡,意識卻從未中斷。
細思極恐的事情來了,我們把當前世界比作成是一個類似《我的世界》的遊戲世界,遊戲的開發者是一個更高維度的智人。人類的意識,會不會就像史蒂夫一樣,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中第一人稱下的所見所感,其實隻不過是高維世界的智者所附加的思維。如果肉體終究隻不過是一個載體,隻是靈魂的選擇不同。那麼當我們死後,高維世界的人類思維是否會另選載體,将我們的思維延續過去,從而誕生一個新的“我” 呢。
其實最神奇的是Minecraft旁觀模式,旁觀模式讓玩家徹底擁有了第三人稱的視角。當你進入一隻羊、一幅畫、一隻末影人的身體時,你敢說此刻在末影人的第一人稱視角下的你,不是你麼?
正相反,《我的世界》旁觀模式,很直白和客觀地讓玩家成為了一團意識飄于空中,可穿越世界可跨越山海。這團意識就是你,當你把意識附加于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實體上,這個實體也就變成了你。一隻羊是你,一幅畫是你,一隻擁有反色視角的末影人也是你。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第一視角沒了,那麼别人用第一視角活着那會不會就是我自己呢?又或許,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我”。隻是因為每個人生而為人,經曆不同,從而分裂出了無數個“我”吧。
(ps:好吧,今天也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想起聊這個話題~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冒出過類似的想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