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浙江省嘉興市乍浦鎮職業農民張永平一個人經營着當地3500多畝農田和一個惠農糧油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為村集體年均增收25萬元,帶領農戶種植有機大米,讓村民人均月增收3000元。
張永平出生在乍浦鎮馬家蕩村,現在是嘉興市乍浦鎮惠農糧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說,前些年村裡有的農戶缺少勞動力就把承包田轉包出去,在村幹部的協調與支持下,他與農戶們簽訂了300多畝土地的流轉合同,并成立惠農糧油專業社,後來承包種植的面積不斷擴大。
“要經營好土地,就必須不斷學習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田機械化水平。”這名種糧大戶說,他先後投入600餘萬元資金,在全市農業合作社中率先引進第一台大中型拖拉機、高性能履帶式半喂入收割機、第一條生物質燃料生産線,搭起2000平方米育秧用連體鋼架塑料大棚、糧食烘幹中心、糧食加工中心等,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産的效率,合作社成員年均收入8萬多元。
像張永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據嘉興市農業農村局統計,全市種糧大戶、“新農人”等新型職業農民達到1.1萬名。他們在縮小城鄉差别,帶領村民共同富裕、共享現代文明過程中發揮了“挑大梁”的作用。據統計,2021年嘉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達到6.98萬元、4.36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倍着為1.6:1,成為浙江省城鄉居民收入倍差最小的地級市。
圖一:桐鄉市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新型職業農民建立的數字農業生産基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攝
圖二:桐鄉市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新型職業農民建立的數字農業生産基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攝
圖三:桐鄉市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新型職業農民建立的數字農業生産基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攝
責任編輯: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