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将都城從洛陽遷至許縣(今河南許昌)。曹操為何棄洛陽不用,而選許昌作為新的都城呢?
許昌,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餘脈向豫東平原的過渡帶,西依伏牛山脈、中嶽嵩山,東、南接黃淮海大平原。許昌北面從西往東是河南省内著名的三個古都洛陽、鄭州、開封,西南方向是南陽盆地,沿颍河而下可至淮河。許昌位于水陸要沖,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許昌雖然不如洛陽、開封等名氣大,但其曆史也是源遠流長的。許昌古稱“許”,源于堯舜時代,許姓始祖、上古賢士許由在此地牧耕,帝堯知其賢德,欲禅位于他。許由不受,逃至箕山;帝堯欲讓其為九州長官,他洗耳于颍水之濱,隐居山林,成為千古美談。夏朝時,陽翟(今許昌禹州)曾為夏都,春秋戰國時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最終歸于秦。
秦始皇置颍川郡,治陽翟,許縣屬之,西漢沿襲之。王莽篡位自立,皇帝當得很是任性,将地名亂改一氣,颍川郡被改為“左隊”,讓人啼笑皆非。公元196年,曹操從洛陽迎獻帝至許,從此許昌成為漢朝最後一個都城。曹丕稱帝後,因“漢亡于許,魏基昌于許”而改名許昌,成為魏五都之一。
許昌在曹魏集團崛起的過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曹魏因“許”而昌一點沒錯。曹操最初的根據地其實不在這裡,而在兖州,大約為今山東省中西部地區。當時身為兖州牧的曹操實力不強,在漢獻帝颠沛流離的時候,他也沒精力去管,能把兖州穩定住就很不錯了。之後曹操逐漸向西控制了豫東地區,其中就包括許縣。此時曹操已經有餘力進行長遠打算了,迎納漢獻帝入許,“挾天子令諸侯”成為自己成就霸業的既定策略。
圖-許昌古城
當時許縣可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曹操為何放棄洛陽,而遷都到許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先看看洛陽。洛陽是形勝之地,号稱“小關中”的四塞之地,有山川河流作為屏障,易守難攻,确實是定都的優選。但是當時的洛陽被董卓一把火燒成白地,皇室、貴族、大戶人家都跑長安去了,洛陽基本上成了一座空城。如果還以洛陽為都,别的不說,就是糧食供應就成問題。
另外,洛陽不是曹操控制的地盤,而關中李傕、郭汜,河内張楊等人也都希望漢獻帝能回洛陽。既然已經決定挾天子以令諸侯,去洛陽就會受制于人,曹操更不可能讓漢獻帝回洛陽了。但是也不能選擇完全不受其他勢力威脅的地方,否則的話“挾天子”就大打折扣了。許縣(許昌)在曹操的控制之下,距其他割據勢力之間有一定的緩沖空間,即使有突發情況,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許昌又距離淮南袁術比較近,有袁術的威脅,漢獻帝必須依賴曹操,乖乖聽話,這樣就更容易達到“挾天子”的目的。
曹操選擇許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這裡地理位置優越,是水陸要津之地。袁術在壽春(安徽淮南壽縣)稱帝,壽春緊臨淮河,而許昌在颍河之畔,順颍河東下至淮河就可以直抵壽春。控制好許昌,對袁術、甚至整個江淮地區的威脅都是顯而易見的。曾有人說:“河南是天下之中,許都又是河南之中,北界黃河,西控虎牢關,南通江淮,實天下形勝之地。”
另外,許昌附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易耕種,對許都糧食供應很有好處。曹操迎獻帝至許後,就派羽林監棗祗在許都附近進行募民、屯田,收獲大量糧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