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七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間節日,它源于中國傳統曆法中的重日為節習俗,同時結合了古代的星宿崇拜,形成了以婦女乞求智巧為主要文化内涵的節日民俗,後來又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相會的美麗神話傳說而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
一 從星宿崇拜衍生出美麗的愛情神話故事
關于七夕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起因是,在中國傳統曆法中,有重日為節的習俗,如正月初一春節、二月二日中和節、三月三日上巳節、五月五日端午節、六月六日天贶節、九月九日重陽節、十月十日天甯節等,因此七月七日乞巧節也是屬于重日設節。七月七日在發展成為節日的同時,又結合了人們對自然星宿的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末期,随着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人類就産生了對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崇拜。七夕節祭拜的牽牛、織女星,遠在商周時期就有了記錄。《詩·小雅·大東》載:“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最初人們認為牽牛、織女二星對人類的生産和生活有重要影響。《淮南子·天文訓》載:“(牽牛星)一時不出,其時不和;四時不出,天下大亂。”《史記·天官書》注引唐人張守節《正義》也曰:“牽牛為犧牲,亦為關梁。……占:明大,關梁通;不明,不通,天下牛疫死,移入漢中,天下乃亂。”織女星也很神秘,司馬遷說:“織女,天女孫也。”張守節注曰:“織女三星,在河北天紀東,天女也,主果瓜絲帛珍寶。占:王者至孝于神明,則三星俱明;不然,則暗而微,天下女工廢;明,則理,大星怒而角,布帛湧貴;不見,則兵起。”在此,牽牛星已經具有農耕社會生活的象征;織女星則被看作是人間女工興廢的标志。所謂男耕女織正好代表了傳統自然經濟社會裡典型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因此,在七夕節形成過程中,先民們又将對自然天體星辰的崇拜與人類社會的生産與生活聯系在了一起。
與此同時,民間開始流行“牛郎織女”的愛情悲劇傳說。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戰國時代秦簡《日書》甲種第一五五簡記錄“取(娶)妻”忌日雲:“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另一簡文(三背壹)也雲:“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嶽麓書社,2000,108、113頁)以傳說中的牽牛娶織女的愛情悲劇發生日子為婚嫁禁忌,這說明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有關“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故事。
到秦漢時期,關于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繼續在民間流傳。在漢末流傳的《古詩十九首》中就有一首描寫道: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清·姚文瀚《七夕圖》
此詩包含有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卻不得相見等愛情故事要素。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較為完整的牛郎、織女傳說已經形成,并且正式和七月七日相結合,如牛郎、織女為夫妻,兩人隔銀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夜相會等情節。晉人傅玄《拟天問》就說:“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時會天河。”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也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吳均《續齊諧記》還提到織女嫁牛郎與七夕相會的傳說:
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别矣。”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去當何還?”答曰:“織女暫詣牽牛,吾複三年當還。”明日失武丁,至今雲織女嫁牽牛。
關于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明人馮應京《月令廣義》卷十四《七月令》初七日引《小說》曰: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
此條在明人陳耀文《天中記》卷二也引作《小說》,文字相同。一般認為,此《小說》,即南朝梁殷芸《小說》,但該書久已佚,今人輯本中并無此條。又明人顔文選為唐人駱賓王《駱丞集》作注時,在卷二注引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也有大緻相同的記載,清康熙時官修《佩文韻府》卷二六牛字“牽牛”條下又引作《荊楚歲時記》(今本無)。後來在民間傳說中,牛郎變成了一位勤勞樸實的農夫,織女則是一位偷偷下凡嫁給牛郎的美麗仙女。兩人婚後相親相愛,男耕女織,生兒育女,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後來,玉帝得知此事,惱羞成怒,派王母娘娘強行接回織女。牛郎聞迅,攜兒女追趕織女,王母見狀,遂拔出銀簪劃銀河為界,将二人生生分開,隔河相望,隻有在每年七夕才可相會一次。
相傳,每年七夕之夜,牛郎、織女相會之時,靈鵲就會飛來搭成鵲橋,使隔在銀河兩邊的牛郎、織女渡河相會。唐人韓鄂《歲華紀麗》卷三《七夕》注引《風俗通》雲:“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唐詩也有相關的吟詠,趙璜《七夕詩》:“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講的就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悲歡離合愛情故事。
二 從乞巧到求子、祈福等多樣化民俗活動的形成
七夕節活動的主要内容為婦女乞巧。乞巧是在七夕之夜陳列酒食瓜果于庭中,遙拜牛郎、織女星,同時向織女星乞求智巧,并預蔔未來命運。在民間傳說中,織女是靈巧智慧的象征,她擁有一雙巧手,織成了天上的七彩雲霞,所以婦女們在此夜除了觀牛郎、織女星相會,就是在月下穿針乞巧。
乞巧風俗起源很早,《西京雜記》卷一《七夕穿針開襟樓》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可見早在西漢時期,宮中就開始流行以穿七孔針為主要内容的乞巧風俗。
到魏晉時期,乞巧節俗活動内容開始向多樣化發展。據晉人周處《風土記》載:
七月七日,其夜灑掃于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于河鼓(《爾雅》曰:河鼓謂之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耀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
七夕之夜,除了祭拜牽牛、織女星,觀二星神相會,還有守夜許願,祈求福壽子嗣。到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蛛絲乞巧風俗,據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
喜子,又作蟢子,是一種長腳蜘蛛。蛛絲乞巧風俗是一種以蜘蛛結網于瓜果之上、視其稀密程度為乞巧的風俗。
傳統的穿針乞巧活動在南北各地都很流行。如《輿地志》載:“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太平禦覽》卷三一《時序部·七月七日》)詩文中也有許多描寫到七夕穿針之俗,如宋孝武帝《七夕詩》:“迎風披彩縷,向月貫玄針。”梁簡文帝《七夕穿針詩》:“針欹疑月暗,縷散恨風來。”北周庾信《七夕賦》則對北方地區乞巧風俗進行了細膩的描寫:“兔月先上,羊燈次安;睹牛星之曜景,視織女之闌幹。于是秦娥麗妾,趙豔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嫌朝裝之半故,憐晚拭之全新。此時并舍房栊,共往庭中。縷條緊而貫矩,針鼻細而穿空。”
到唐代,七夕乞巧風俗大盛。當時宮庭内外都非常流行七夕乞巧,《開元天寶遺事》卷下《乞巧樓》記載宮中風俗:
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動清高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唐宮廷為了在七夕舉行乞巧活動,還專門設立了主管進獻七孔針的機構。《唐六典》卷二二《少府監·中尚署》記載:“(每年)七月七日,進七孔金細針。”供後宮婦女乞巧之用。王建《宮詞》描寫宮中乞巧風俗曰:“畫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鑷采橋頭。每年宮裡穿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樓。”和凝《宮詞》也寫道:“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嫔乞巧忙。總上穿針樓上去,競看銀漢灑瓊漿。”王涯《宮詞》:“年年七夕晴光裡,宮女穿針盡上樓。”徐夤《依禦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朝元雕翠閣,乞巧繡瓊樓。”反映的都是宮廷七夕穿針乞巧之俗。唐代畫家還創作了許多反映宮廷乞巧風俗的畫作,如張萱《宮中乞巧圖》和《七夕乞巧士女圖》等。
在宮廷影響下,民間乞巧之風也極盛。據《麗情集》載:“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秦人風俗,是夜張錦繡缯绮,樹瓜花,陳飲食,焚香于庭,謂之乞巧。三拜畢,镂針于月,衽線于裳。”(《文苑英華》卷七九四)唐人崔颢《七夕》詩:“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陳元初《憶長安·七月》詩也有“七夕針樓競出”句,反映的都是唐都長安流行乞巧風俗。
此外,在全國各地也非常流行乞巧之風。唐詩中有許多描寫七夕乞巧風俗的詩作,如林傑《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李商隐《七夕偶題》:“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李中《七夕》:“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彩樓。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從這些詩作中可以看出唐代七夕乞巧風俗之盛。
任頤《乞巧圖》
唐代也流行蛛絲乞巧風俗,其具體做法是将蜘蛛放入小盒中,至天亮視其結網的疏密程度來定得巧之多寡。據《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蛛絲蔔巧》記載:
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清宮遊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牽牛、織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這種蛛絲乞巧風俗,在唐詩中也有反映。如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李商隐《辛未七夕》:“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溫庭筠《七夕》詩:“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濕彩盤蛛網多。”講的都是這種蛛絲乞巧風俗。
唐代婦女在乞巧活動開始時,一般還要舉行拜星儀式,向月許願,如孫樵在《乞巧對》中說:“孟秋暮天,當庭布筵。有瓜于盤,有果于盆。拜而言,若祈于神者。從而問之,對曰:‘七夕祈巧祀也。’”(《全唐文》卷七九五)許願的内容多為求子、求恩愛、求心靈手巧之類的願望。如唐人馮翊在《桂苑叢談》中講述了一個關于乞巧的故事:肅宗朝潤州刺史鄭代,有侄女名采娘,年十六,“淑貞有儀,七夕夜陳香筵祈于織女。是夜,夢雲輿雨蓋蔽空。駐車命采娘曰:‘吾織女,祈何福?’曰:‘願工巧耳。’乃遺一金針,長寸馀,綴于紙上,置裙帶中,令:‘三日勿語。汝當奇巧。’”在乞巧時,還要宣讀《乞巧文》,權德輿給外孫女們寫過《乞巧文》,他在《七夕見與諸孫題乞巧文》詩中說:“外孫争乞巧,内子共題文。隐映花奁對,參差绮席分。鵲橋臨片月,河鼓掩輕雲。羨此嬰兒輩,吹呼徹曙聞。”沈亞之也給人寫過《乞巧文》:“邯鄲人妓婦李容子,七夕祝織女,作穿針戲,取笤篁芙蓉雜緻席上,以望巧所降。其夫以為沈下賢攻文,又能創窈窕之思,善感物态,因請撰為情語,以導所欲。”(《全唐文》卷七三六)無論是穿針乞巧,還是蛛絲乞巧,都寄托了婦女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向往。柳宗元《乞巧文》就說:“柳子夜歸自外庭,有設祠者。餌馨香,蔬果交羅,插竹垂綏,剖瓜犬牙,且拜且祈。怪而問焉。女隸進曰:‘今茲秋孟七夕,天女之孫将嫔于河鼓。邀而祠者,幸而與之巧,驅去蹇拙,手目開利,組纴縫制,将無滞于心焉。為是禱也。’”(《全唐文》卷五八三)這是祈願織女賜予一雙靈巧的雙手。還有的祈求婚配如意,夫妻恩愛,愛情永駐。杜甫《牽牛織女》詩曰: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亭亭新妝立,龍駕具層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态,曲綴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詩中描寫了一位未出嫁的少女在七夕之夜,憂心忡忡,希望通過蛛絲乞巧的手段能使自己心靈手巧,以便将來能夠赢得公婆的歡心,夫妻恩愛,婚姻幸福。白居易《長恨歌》描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時,也選取了七夕許願的場景:“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可見七夕乞巧的另一主題是婚姻愛情,所以此日才會成為婦女們極為熱衷的一個節日。
七夕民俗活動除了乞巧之外,還有系五色縷、曝書、曬衣等其它許多内容。
系五色縷起源于西漢宮廷,《西京雜記》卷三《戚夫人侍兒言宮中樂事》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阗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羁,謂為相連愛。”這也是一種祈求夫妻恩愛的風俗。
曝衣、曬書風俗起源也很早,主要是為了防止衣物、書籍蟲蛀黴變。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暴經書及衣裳,習俗然也。”可見這種風俗從漢代以來就很流行。到唐代,這種風俗依然盛行,如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描寫的是宮中曬衣風俗:“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曝衣何許曛半黃,宮中彩女提玉箱。”崔國輔《七夕》詩:“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绮羅。”描寫的則是民間曬書、晾衣風俗。
三 外來文化元素在七夕節俗中的反映
到宋元時期,七夕節日文化氣氛更加歡樂熱鬧,甚至在節俗中還融入了外來文化因素。在北宋都城汴梁還形成了專門買賣乞巧物品的市場,稱為乞巧市。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載:
七月七夕,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内,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禁中及貴家與士庶為時物追陪。……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绮滿街,……競誇鮮麗。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彩樓于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元代京城大都也形成了熱鬧的乞巧市,人們還将七夕節雅稱為“女孩兒節”。據熊夢祥《析津志》載:
七月皇朝祠巧夕……市中小經紀者,仍以蘆葦夾棚,賣摩诃羅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買者紛然。宮庭宰輔、士庶之家鹹作大棚,張挂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蔬菜、肉脯,邀請親眷、小姐、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觇蔔貞咎,飲宴盡歡,次日饋送還家,亦古今之通俗也。”
磨喝樂、摩诃羅,又作摩睺羅,為梵文音譯,或曰是從印度大黑天神摩睺迦羅(梵文Mahākāla)演變而來,或曰是從佛教天龍八部之一摩睺羅迦(梵文Mahoraga)演變而來,或曰為佛祖釋迦牟尼之獨子羅睺羅(Rahula)演變而來。其形象傳入中國以後,經過長期的中國化和本土化過程,逐漸演變成為可愛的兒童形象,并成為七夕節供奉牛郎、織女的一種泥制土偶,用來乞巧和祈求多子多福。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性。
到明清時期,在京城内外又形成了婦女七夕投針于水的乞巧風俗。明代劉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卷二《城東内外·春場》載:“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則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清人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卷一四八《風俗》引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也載:“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蔔女之巧。”從漢唐以來形成的月下穿針乞巧之俗演變到明清時期的日中投針于水乞巧之俗,說明傳統民俗也處在不斷地發展演變之中。
近代以來,在各地的七夕節俗中,傳統的乞巧風俗仍然是過節的主要内容,許多七夕節的民俗活動繼續得到傳承和發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節俗活動。此外,七夕節還傳播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對這些國家的民俗也産生了深刻的影響。最近一些年,又有将七夕節當作中國情人節的發展趨勢,說明民俗的發展總是随着時代的步伐不斷地演進。
(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