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提分卷(八) 文言文基礎訓練
(滿分:117分 時間:45分鐘)
一、孫權勸學(15分)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9分)
1.卿今當塗掌事 當塗:當道,當權
2.蒙辭以軍中多務 務:事務
3.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
4.但當涉獵 但:隻,隻是
涉獵:粗略地閱讀
5.見往事耳 見:了解 往事:指曆史
6.及魯肅過尋陽 及:到,等到 過:經過
7.非複吳下阿蒙 非複:不再是
8.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9.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見:知曉
(二)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作為理由推托。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而成為專管經學傳授的學官嗎?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志士分别了數日後,就要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二、賣油翁(20分)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0分)
1.善射 善:擅長
2.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誇
3.釋擔而立 釋:放下
4.睨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5.但微颔之 但:隻 颔:點頭
6.但手熟爾 爾:“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7.爾安敢輕吾射 安:怎麼 輕:輕視
8.徐以杓酌油瀝之 徐:慢慢地 杓:“杓”通“勺”,勺子
9.康肅笑而遣之 遣:打發
(二)解釋下列一詞多義詞。(6分)
1.爾:但手熟爾(同“耳”,語氣助詞,罷了)
爾安敢輕吾射(人稱代詞,你)
2.而: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連詞,表轉折)
康肅笑而遣之(連詞,表修飾)
3.以:以我酌油知之(憑、靠)
以錢覆其口(用)
(三)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的射技不精湛嗎?
2.以我酌油知之。
憑我倒油(的經驗)懂得這個道理。
三、陋室銘(25分)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2分)
1.有仙則名 名:出名,有名
2.有龍則靈 靈:靈驗
3.斯是陋室 斯:這
4.惟吾德馨 惟:隻 馨:能散布很遠的香氣
5.談笑有鴻儒 鴻儒:博學的人
6.往來無白丁 白丁: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
7.可以調素琴 調:調弄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8.無案牍之勞形 案牍:官府文書 形:形體、軀體
(二)指出下列加點的詞的活用現象,并解釋。(3分)
1.苔痕上階綠 上:方位名詞作動詞,長到上面
2.無絲竹之亂耳 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受到擾亂
3.無案牍之勞形 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
(三)解釋下列一詞多義詞。(2分)
之:無案牍之勞形(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何陋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标志,不譯)
(四)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8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子,隻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長到階上,使台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來到室内)談笑的都是些學識淵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沒有淺薄的庸人。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也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
四、愛蓮說(25分)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2分)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晉陶淵明獨愛菊 獨:隻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染:沾染(污穢)
4.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 妖:過分豔麗
5.亭亭淨植 亭亭:聳立的樣子 植:豎立
6.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亵:親近而不莊重
7.予謂菊 謂:認為
8.陶後鮮有聞 鮮:少
9.宜乎衆矣 宜:應當
(二)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活用現象,并解釋。(3分)
1.不蔓不枝 蔓:名詞作動詞,生藤蔓
枝:名詞作動詞,生枝莖
2.香遠益清 遠:形容詞作動詞,遠播
(三)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水中、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隻喜愛蓮花從淤泥裡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豔。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蓮的柄)内部貫通,外部筆直,沒有(纏繞的)蔓,(也)沒有(旁逸的)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潔淨地立在水上,(隻)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4.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五、河中石獸(30分)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5分)
1.山門圮于河 圮:倒塌
2.閱十餘歲 閱:經過,經曆
3.求石獸于水中 求:尋找
4.竟不可得 竟:終了,最後
5.棹數小舟 棹:劃(船)
6.曳鐵耙 曳:拖
7.爾輩不能究物理 究:研究,探求
物理:客觀事物的道理,規律
8.是非木杮 是:這 木杮:削下來的木片
9.湮于沙上 湮:埋沒
10.不亦颠乎 颠:颠倒,錯亂
11.必于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齧:咬,這裡是侵蝕、沖刷的意思
12.轉轉不已 已:停止
13.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溯流:逆流
14.可據理臆斷欤 臆斷:主觀地判斷
(二)解釋下列一詞多義詞。(7分)
1.如:如是再齧(像)
如其言(依照)
2.之:求之下流,固颠(代詞,代指石獸)
其反激之力(結構助詞,的)
3.為: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介詞,表被動,被)
必于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動詞,成為)
衆服為确論(動詞,認為)
(三)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8分)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
2.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像這樣不停地轉動,于是石獸反而逆流而上朝相反方向到上遊去了。
3.如其言,果得于數裡外。
依照他(老河兵)說的那樣去做,果然在(上遊)幾裡之外找到了石獸。
4.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欤?
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隻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麼能(隻)根據某一個道理就主觀地判斷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