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鼬 又稱西伯利亞鼬,在中國俗名為黃鼠狼,屬于鼬科鼬屬,是一種小型的食肉動物。栖息于平原、沼澤、河谷、村莊、城市和山區等地帶。
雄性黃鼬體長28-39厘米,尾長16-21厘米,重量650-820克。
雌性黃鼬體長25-30厘米,尾長14-17厘米,重量360-430克。
黃鼬體形中等,身體細長。頭部小,頸較長。四肢較短,均具5趾,趾端爪尖銳,趾間有很小的皮膜。
它們體内具有臭腺,在遇到威脅時,可以噴出 臊臭的液體,起到驅逐敵人的作用。
毛色從淺沙棕色到黃棕色,背毛略深,腹毛稍淺,四肢、尾與身體同色。
喉部及頸下常有白斑,但變異極大,即使同一地點,不同個體有的呈大形斑,有的從喉部延伸至胸部。
冬季尾毛長而蓬松,夏秋毛絨稀薄,尾毛不散開。
黃鼬的頭骨為狹長形,頂部較平,犬齒長而直。鼻基部、前額及眼周淺褐色,略似面紋。鼻墊基部及上、下唇為白色。
黃鼬的頭骨
黃鼬栖息于山地和平原,見于林緣、河谷、灌叢和草丘中、也常出沒在鄉村城市附近。清晨和黃昏活動頻繁,有時也在白天活動,通常單獨行動。
黃鼬是出色的獵手,嗅覺十分靈敏,行動敏捷擅長攀援,會遊水。黃鼬性情兇猛,可以捕殺超過其體型的獵物。
黃鼬食性很雜,偏好以齧齒類動物(如:鼠、花栗鼠、松鼠、鼠兔等)為食,很少吃鳥類、爬行動物、無脊椎動物,偶爾會吃果實、農作物和人類垃圾。在近水地區生活的黃鼬會捕食魚類。黃鼬每天吃大約100-120克的食物,它們有儲存多餘食物的習性。
在與人類共處的環境中,黃鼬捕殺食用養殖場中的家禽、鴿子、卵等。在一些動物園中的鳥類也會遭到黃鼬的騷擾捕食。這些黃鼬也因此招來殺身之禍。
黃鼬對它們的巢穴并不挑剔,可以建巢于倒下的空樹樁、裸露的樹根中、石洞中甚至人類的墓穴中,也會使用其他動物廢棄的巢穴。除了永久性的巢穴外,成年黃鼬還有多個臨時洞穴,它們互相會間隔幾公裡。
黃鼬的繁殖季節在2-5月份,生活早寒冷地區的黃鼬,繁殖季節會晚。雌性孕期38-41天,每次産4-10隻幼崽。新的幼仔全身被稀疏的白色胎毛,雙眼緊閉,一個月後睜開眼睛,哺乳期大約兩個月。黃鼬通常在5月齡時,開始獨自生活。野生黃鼬的壽命8-12歲。
黃鼬分布于緬甸北部、老撾、朝鮮、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不丹、俄羅斯、中國和泰國北部,引進到日本。
“黃鼠狼”名稱的由來
從古籍中不難發現,我們的古人對黃鼬這個物種很早便認識得非常清楚。黃鼠狼,就是黃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