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筆與豎畫的起筆相同,可以選擇順鋒橫入筆,也可以選擇藏鋒起筆,這裡用的是前者。順鋒橫入筆後,側鋒向下稍拖帶,後調成中鋒。
2、中鋒向左下方行筆。邊行邊緩緩提起筆鋒,是由重到輕的過程。
3、行到拐彎處,轉彎時要果斷流暢,且拐彎的部分,筆畫的粗細基本不變。(注;拐彎處的筆畫比較細,關鍵是力求流暢)
4、拐彎後向右行筆,由輕到重,到末端筆畫最重,此時筆毫是鋪開的狀态。
5、壓住筆鋒,向上方邊行邊提(以便能緩緩收攏筆毫),同時逆時針緩緩轉筆,以塑造出左部平滑的弧線和右部基本成豎直方向的邊緣線。
歐楷的豎彎鈎和顔、柳的豎彎鈎有較大的區别,歐公取法隸書,将隸書楷化,寫出了獨具特色的歐體豎彎鈎,因為其形狀很像浮在水面上的白鵝,所以又被稱作“浮鵝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