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木瓜掉進水裡,咕咚一聲。兔子聽見吓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大家快逃啊,咕咚來了”!,,,,,,記憶猶新,因為要背誦并被打過手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事要冷靜,沒搞清楚事情真相的時候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以訛傳訛,要通過自己思考來判斷一件事情的正誤。否則,誤人誤己。
一切未知事物都可以統稱為“咕咚”,人們輪流扮演着故事裡的不同事物,有時候是第一個聽見“咕咚”的兔子,有時候是跟着兔子跑的猴子,有時候是攔住大夥一起去看“咕咚”的大象,甚至有時候還會扮演木瓜和湖水。一般人扮演木瓜和湖水制造“咕咚”的時候就是吹吹牛皮談談一些奇聞怪事,增添下生活樂趣。而别有用心的人制造“咕咚”往往先揣測人心,然後精心設計,最後散播出來,形成“咕咚效應”,伺機謀取利益,比如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一些謠言和炒作。
一口普通不鏽鋼鍋,在前面加上養生兩個字,搖身一變成為養生鍋,價格翻幾倍,銷量也翻幾倍·,還有那啥養身洗腳桶也是這樣。養生是在近幾年才興起的事,很多人對養生正處于懵懂狀态,隻知道需要養生也有條件養生。對大部分人來說養生就是一個“咕咚”,其實再養身的鍋也比不過傳統的鐵鍋和陶罐;泡腳本來就能養生,和用什麼桶并無多大關系,那泡腳用的藥鬼知道是個啥,要是有腳氣的話加藥還是有用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一口鍋一個洗腳桶這也沒啥,自我覺得好就是真的好,心理作用也是作用,畢竟保持身心愉悅是養生很重要的一部分,能養成泡腳的習慣又何樂而不為呢。看得太透似乎也沒啥意思,可是像權健集團的那樣的就過分了,所以還是得看透,看清事物的本質。
要看清事物的本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判斷能力取決于思維層次的高低以及個人的主觀意識,思維層次不夠就無法正确有效的捕捉到相應的客觀事物來對未知事物進行參照,沒有客觀事物作為參照的情況下,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的主觀意識都對的。舉一個騙術非常低劣打着美國科技幌子的透視眼鏡廣告為例。當思維層次高的人看到這則廣告,首先主觀意識得出結論:好假。下一刻思維會捕捉到,醫院透視人尚且體需要大型設備,這個正确的客觀事物作為參照,進而得出結論:這一定是個騙局。當一個思維層次低的人看到這則廣告,首先是主觀意識得出結論:似乎有點假。下一刻思維會捕捉到“美國科技”這個僞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參照,得出結論:有可能是真的不妨試一試。
思維層次的高低取決于我們的知識面和對客觀事物的準确理解,所以想要擁有一雙看透迷霧的慧眼就需要努力學習,不斷思考,不要覺得讀書沒用,不要覺得覺得讀書少的也一樣賺錢。沒有足夠的知識,估計就算賺錢了,也隻是個暴發戶,很難守住财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沒有足夠的知識,面對如此多精心設計的套路怎麼能防得住!
總結:關于闡述思維層次那段其實有很多瞎扯的成分,漢語裡的錯别字并不影響閱讀,不是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