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六月的夏天,路邊攤也該多起來了,而炎炎夏日的正餐,一碗涼絲絲的涼粉涼皮涼面當然就是标配了。
那麼問題來了,涼皮,涼粉,涼面(南方還有米豆腐)它們的營養價值都有什麼區别呢?
涼粉裡有什麼
澱粉加熱水變成澱粉糊,接着冷卻成凍,成品就是涼粉。
涼粉的地域分類非常多,有漿水涼粉,四川米涼粉,廣式涼粉,遵義豌豆涼粉,織金荞涼粉.....但不管怎麼變,涼粉都還是純澱粉凍,水和澱粉,分别占其重量的90%和9%。所以營養素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自然蛋白質和脂肪少到忽略不計了。每100克涼粉中隻含有0.2克蛋白質。按這麼說來,就算一頓吃下半斤多涼粉,也隻從涼粉裡攝入了1g不到的蛋白質。
涼粉主要是吃那種涼絲絲滑溜溜的口感,澱粉在加工時基本去掉了蛋白質,洗澱粉的過程中,又會損失約98%可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鉀等礦物質。
所以其實可以這麼說,吃一碗涼粉和吃一碗糖沒什麼區别,隻不過涼粉不甜~
涼面裡有什麼
涼面也叫冷面,原料就是谷物或豆類研磨成的粉,加水和成面團後再拉成面條,煮好後再浸泡在涼水裡。冷吃的面條也就是涼面了。
這個分類就廣了,四川紅油涼面,山東麻醬涼面,廣東雞蛋涼面,上海粗條涼面,山西柳葉涼面,天津打鹵涼面....各地的涼面做法不同,做法食材也有所不同。
不過涼面為了讓涼面更勁道,制作時往往還要加堿(黃澄澄的涼面就是加了堿的表現),B族維生素在堿性條件下會被破壞更徹底。而且面條需要開水煮,涼面還要過幾遍涼水,所以水溶性的維生素礦物質也大量流失了。
但作為面條,涼面的蛋白質保留的較多,每100g有4.8g左右蛋白質,按吃一碗的量來算也能攝入約10g的蛋白質了。
北方有特色的“豆面”,是用豆類澱粉制作的,蛋白質要比面粉高兩倍,維生素和礦物質也都比面條更高一些,所以如果在北方吃面選豆面會更有營養~
朝鮮族的冷面,用的面條也是粗糧的荞麥面,營養保留也比較完全,其中的維生素B、煙酸和蘆丁的含量都較高,而且還真的很涼啊!~
涼皮裡有什麼
涼皮是在面粉中洗去一部分面筋,而面筋蛋白質占小麥蛋白質的大部分,也就是說涼皮是利用大米、小麥中所含的蛋白質蒸制而成的。
涼皮自然也是地域一霸,秦鎮米皮,岐山擀面皮,麻醬涼皮,寶雞擀面皮....
因為是用含蛋白質的面筋制成的,所以蛋白質含量也還可觀,每100g含3.4g蛋白質,吃一碗的話大緻能攝入8g蛋白質。
不過在洗面筋的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又難逃一劫了,為了使涼皮筋道而加的堿或蓬灰,順便又把B族維生素趕盡殺絕了。
營養價值對比維生素礦物質——
涼面>涼皮>涼粉
其實這個對比有些微妙,因為其實不管在涼面涼皮還是涼粉裡,這些可憐的微量元素都沒剩點渣了....維生素礦物質類,它們一直都被“精”這個字克着,尤其B族維生素損失最慘重。而我們現在吃的大部分主食都是精了又精緻的。
所以優先選涼面中的豆面和荞麥冷面吧,它們的沒有被精緻的太細,營養價值會更高一些。
蛋白質——
涼面>涼皮>涼粉
别看涼面的蛋白質比涼粉差不多多了二十倍,但其實涼皮涼面涼粉裡的蛋白質都不是優質蛋白質,其氨基酸構成不太符合人體需要,營養價值還是不如豆腐、魚肉、雞蛋牛奶等裡的完全蛋白質。所以記得再配上幾片醬牛肉鹵肉片,才能更好的滿足蛋白質需求。
熱量——
單從純白無暇的還未加任何調料的面皮來看,還是涼面>涼皮>涼粉
不過其實作為一頓正餐,熱量真的很難把握。除開它們本身的熱量,它們本身都是沒什麼味道的,都需要靠淋上麻醬,辣子油等味重的調味料,撒上芝麻粒,炸花生碎,甚至還要加幾勺糖和味精,以達到嫩滑清涼的口感,鮮辣爽口的風味。而辣油麻醬白砂糖,芝麻粒炸花生的熱量,大家懂的。所以最後它的大頭熱量,完全是由你自己的重口味程度定~
辣油麻醬少來點,醋和蒜水多加點。糖和炸花生少來點,蔥香菜多加點。
綜合營養價值分析——
涼面>涼皮>涼粉(被碾壓到底的涼粉)
無論它們本身的營養價值如何,它們也仍然隻是一種主食。而一頓飯我們需要攝入合适比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才能達到每日的營養目标。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吃涼面涼粉涼皮的時候都配什麼菜!
建議蔬菜:肉:主食為2:1:1,也就是說碗裡撒滿黃瓜絲胡蘿蔔絲豆芽菜,切幾片醬牛肉或配上一碟涼拌雞絲,再煎上一個嫩荷包蛋或放一個鹵蛋,這才算是一碗營養豐富的夏日涼食~
總結,一碗涼皮/涼面/涼粉的正确打開方式: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都快不認識“涼”字了?
歡迎關注我的健康專欄【營養智商論】,一起養生一起瘦~
本人系keep簽約作者,本文首發于kee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