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電容式觸摸屏誕生後,人們對于交互、用戶界面、手勢操作、視覺效果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并且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繼而會導緻大衆普遍對于産品的認可度逐年降低,要求反倒是越來越高。
為迎合這一需求,像 Leap Motion這類超現代産品(即不符合當前大部分用戶群體的需求,但對于未來科技發展的衍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産品)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這次要介紹的對象有點兒「逆流而行」的獨特個性,它就是由 Amazon 亞馬遜公司制造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Paperwhite 2。
同樣是觸摸屏,但與當今流行的 LCD電容式彩色視網膜顯示屏不同,它是黑白的。并且這塊屏幕的最大亮點還不止于此,簡單扼要地說,就是在屏幕處非活躍狀态時,它甚至是不耗電的!這就是它功耗極低的主要原因。官方還宣稱,即使開啟了閱讀背光燈,也能保持長達 8 周的待機時間(按照關閉無線網絡,同時将屏幕亮度設為 10,每天閱讀半小時計算)。這在「一、二天一充」的大環境中可是非常另類的。
那問題來了,什麼它會有如此特殊的性能?答案是電子墨水屏。按照我的理解,電子墨水屏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屏幕上鋪滿了用于顯示的最小單位「微膠囊」,而這些微膠囊中又填充了帶相反電荷的黑白兩色粒子,通過電流的引導,這些粒子會按照指令進行不同的排列從而顯示不一樣的灰度,并最終形成我們看到的整個畫面。與 LCD 屏幕不同,電子墨水屏隻有在改變狀态(畫面)時才需要用到電,所以特别省電。
回到正題,Kindle 每次改變畫面幾乎都能在一瞬間就完成,但它有一個緻命傷:刷新率較低。這就好比早期的「俄羅斯方塊」遊戲,當方塊移動時,畫面不會呈現動畫效果,而是通過純粹的像素平移(指令發送 1 和 0,即顯示和不顯示)來模拟出「移動」的假象,雖然速度可快可慢,但總是不那麼順滑,與如今大部分顯示屏相比有原理上的區别。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那在執行打字、滾動這些操作時會不會很不順手?根據我實際的體驗,打字這方面不存在嚴重滞後的問題,至少按照一秒刷新兩次的速度,屏幕不會有特别明顯的延遲,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至于你想指望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滾動」,估計不太可能了,實際效果與「翻頁」相同。
請注意,Kindle 閱讀器的主要耗電來源除了切換畫面外,開啟「閱讀燈」也是會提升功耗的,所以建議大家在「非使用狀态」下輕按設備底部的「鎖屏」開關将其進入待機狀态。與此同時,屏幕中會自動顯示出預置的壁紙并關閉「閱讀燈」,這樣才是最省電的方案。
Kindle 同樣擁有導航欄,能幫助用戶快速定位至某個頁面,或是激活菜單裡的某個功能。導航欄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頂部和底部。頂部導航欄類似于 Android 系統裡的「三大金剛」虛拟按鍵,它幾乎時刻存在且運行,你可借此進入「生詞本」、「設置」、「橫屏模式」和「筆記」選項。底部導航欄僅出現在閱讀狀态下,它可以幫助你快速定位至當前書籍的某個章節或頁面,這樣就省去了翻頁浪費的時間。
可以毫不懷疑地說,Kindle 閱讀器在「文字」方面做的優化是非常出色的。首先,它自帶了四種字體:宋體、楷體、圓體和黑體,但與尋常的字體套用不同,Kindle 還會根據其各自的特征進行優化,盡可能保證在發揮字體特征時不對格式産生嚴重的影響。嚴格來說,這樣做既保證了閱讀體驗,也不會大幅提高技術難度,是個很智慧的方案。
此外,Kindle 還提供了「行間距」和「頁邊距」選項。用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或者說是限制整塊屏幕的虛拟邊框,讓文字變得相對更緊湊(寬松)。按照我個人的理解,較窄的格式可以方便讀者更快速地換行閱讀,避免跳行的問題,還能緩解眼部肌肉勞損帶來的疲憊感;那較寬的格式能有效避免中英文字體混合時導緻的「大空格」現象,還能減少标記、翻譯語句時的操作時間。總之,各有優劣,用戶自行選擇即可。
建議高齡及視力問題的用戶在閱讀前選擇更大的字體。
毫無疑問,Kindle Paperwhite 2 作為一款閱讀器,它必須考慮到閱讀體驗是否能更勝一籌。所以相比之下它有這些優勢:強光下無刺眼反光,背光(閱讀)燈光線均勻柔和,纖薄輕巧的機身能讓我單手輕松持握,防滑的後蓋材質保障了舒适度及擺放可靠性。無論在何處,它都不會是最顯眼的一個,但人們能感受到它從内而外的「書卷氣息」。
内置 4GB(用戶可用内存約 3.2GB)的存儲空間讓你可以輕松攜帶超過 1,000 本電子書。豐富的 Amazon 在線商店可以讓你随心所欲地選購各種類别、超低價格的電子書,其中包括超 100,000 本電子書,3,000 本獨家書籍及海量原版進口書籍,幾乎涵蓋了所有熱門圖書和文學著作。
Kindle Paperwhite 系列并沒有内置光線感應器相關的組件,所以它是不支持自動調節背光燈的,但好在可以用手動調節代替。若你真的需要這個功能,暫且隻有 Kindle Voyage系列可選,并且它的畫面精細度(PPI)更高,機身厚度更薄,由于采用了無邊框設計,拿在手裡大拇指可以更自由地進行擺放,但你需要為此支付近一倍的費用(¥899 ~ ¥1,499),其中的性價比利弊由你自己考慮。
嚴謹細膩的軟件方案
記得不久前看過一網友對這款産品的評價,大緻道:Kindle Paperwhite 2 屬于閱讀用設備,沒有必要受到第三方軟件的侵襲,更不需要社交網絡的植入,純粹的閱讀體驗讓人覺得非常放心,非常安心。所以 Kindle 系列閱讀器是不支持郵件、通訊系統的。另外硬件方面,它也不支持閃光燈、重力感應、陀螺儀等組件的,望預購者謹慎考慮。
Kindle 閱讀器的同步方案非常規範。用戶主要通過兩種官方指定的途徑進行電子書的下載/導入:USB(USB 2.0)數據線、Amazon 在線商店。個人經常使用後一種方案,因為它完全借助于 Wi-Fi 無線局域網,非常方便;而 USB 同步方式雖然可以自導入電子書,但它對于文本自身的格式要求相對較高,可能無法适應「懶癌晚期」讀者的習慣。
目前 Kindle 支持這些格式的電子書:Kindle Format 8(AZW3),Kindle(AZW),TXT,PDF,MOBI,PRC原格式,HTML,DOC,DOCX,JPEG,GIF,PNG,BMP 轉換格式。以上數據摘自官網。
内置詞典或許是這款設備最大的亮點之一。用過 OS X 的小夥伴都知道,其内置詞典除了基本的單詞翻譯外,還加入了來自 Wikipedia維基百科的專業解釋,大大豐富了生詞的釋義範圍和應用領域,Kindle 閱讀器亦如此,但 Wikipedia 需要配合 Wi-Fi 無線局域網方可正常使用。
同時,這款閱讀器還加入了「生詞本」和「Bing必應即時翻譯」功能,搭配全新的「單詞卡」特性,你還可以測試生詞的識别效率,以完善自己的學習成果。單詞卡:即抽認卡,你可以在每個卡片上寫下一個問題(同時在背面記下答案),用它們來測試自己,并根據你的測試、學習結果把它們進行排序、分組。
讀者也可以直接在 Amazon 在線商店下載專門的電子教材及課程以達到專注目的。
不久前 Amazon 亞馬遜發布了 Kindle Textbook Creator電子書制作器,與 Apple 的iBooks Author平台進行競争,這或将改變 Kindle 閱讀器的市場戰略,将收集用戶轉為籠絡作者,從根源打擊 Apple。借此也能看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用戶、讀者和作者無疑是這之中最受益的。
體驗感想
剛拿到這個設備時,我絲毫不會想到為什麼它沒有攝像頭,或它為什麼不支持重力感應,因為這些對于一款純粹的閱讀器而言,都是非常不必要的功能,反倒是它沉穩大方的外觀設計讓我一下子提高了對這款産品的好感度!俗話說,第一印象在總體的評價指數中占有率是最高的,任何人或事物皆如此,Kindle Paperwhite 2 能在逆潮流而進的趨勢下,仍然讓我有這樣的感受,實在是非常難得。
另一方面就是它的産品定位。從傳統紙質書的角度出發,若我們要随身攜帶幾本、幾十本,甚至上千本書籍或詞典,這一定是件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而使用 Kindle 這類自帶存儲器的設備,不僅能免去這些顧慮,還能做到環保。其存在價值早在 第一代 iPod誕生之時就已經為大衆認可,所以筆者認為這一定是未來的主流趨勢,感興趣的讀者值得購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