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左昭右穆?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清明節到了,這是我國傳統習俗中祭祖的重大日子,真知堂也剛剛掃墓歸來。祭祖,一般人都隻是對自己的父母親之墳墓進行祭掃,但有種說法卻認為:祭祖時,祭掃祖父的墳茔更為重要!這是為什麼呢?對古代文獻進行深入研究後,真知堂發現還真是這樣的。這件事和西周禮制中的昭穆制度關系密切。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閑話少說,直奔正題。為什麼古人祭祖最重要的是拜祭祖父母而不是父母呢?這和西周初年周公旦制定的周禮有密切關系。
昭穆制度,屬于西周宗法制度的一部分。
那麼什麼是宗法制度呢?我們先來看看《說文解字》的說法。
宗,尊祖廟也。從宀,從示。《說文》
寶蓋頭就是房子,示,《說文》曰: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從示。
示最早見于殷墟甲骨文蔔辭,商朝開國之君大乙湯的父親,就名為示癸。這個示癸,其實是後世所謂的廟号,也就是王者死後的尊稱。
所以說,宗法制度,其實就是古代的宗廟之法,和人類的血緣關系有關,還和宗廟制度,祖先崇拜,尊卑制度有關。
在古代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隻有士以上的貴族才能立宗廟祭祀祖先。普通老百姓,也就是所謂的庶人,是沒有資格建廟祭祖的。
這就是古代宗廟制度中所說的,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苗,士一廟。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也就是說,宗廟制度,其實是古代區分人們身份等級的重要标志,并不是說你有錢就能蓋宗廟的。
有了宗廟制度,就有了昭穆制。
《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王者的宗廟,後來又指代國家。宗廟被毀,則國家滅亡。
可見宗廟在古代的重要性。
《墨子·非命下》:"不顧其國家百姓之政,繁 為無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廟。"
那麼,天子祭祖祭七代,太祖之廟好解釋,三昭三穆又是怎麼回事呢?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我們先來看看最早的文獻記載。
《尚書 酒诰》曰:“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土。”可見周文王是穆字派的先祖。
《詩經周頌載見》曰:“率見昭考,以孝以享。”《毛傳》解釋說:“昭考,武王也。”可見周武王是昭字派的先祖。
這樣我們就基本上可以看清楚了,在古代,父子死後不同屬于同一個宗廟派系,反而是祖孫同屬于一個宗廟派系。
如果你屬于昭字派,你父親一定是穆字派,你兒子也一定是穆字派。所以,在祭祀的時候,所謂祖墳,說的是祭掃祖父之墓。我們再來看看古代喪禮的一些說法。
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祭成喪者必有屍,屍必以孫。”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喪禮上為何是孫子捧靈位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看到這裡,不相信這些傳統文化的朋友,就可以劃過去不讀了。我們先來看一看中國古代喪禮上的一個規定:
孫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王父孫。
這句話,是中國傳統葬儀上的一個極為關鍵的制度。出自《禮記 曲禮上》,原文是:
“禮曰:君子抱孫不抱子。此言孫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王父屍。”
《祭統》的說法是:“夫祭之道,孫為王父屍。”
這裡有幾個名詞比較偏僻,先給大家解釋一下。
王父,就是祖父。
《尚書·牧誓》:“昬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 孔穎達 疏:“《釋親》雲‘父之考為王父’,則王父是祖也。”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屍 ,本意是死者的身體。由于祭祀的關系,屍在古代的意思是,代表受祭的人 。
《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再拜,屍 答拜。"
唐《蔔論》:"夫祭有屍,自虞夏商周不變。戰國蕩古法,祭無屍。"
《公羊傳·宣八年》:"天子以卿為屍,諸侯以大夫為屍,卿大夫以下以孫為屍。"
也就是說,祖父死後,孫子代表死者接受祭拜者的祭拜。出殡的時候,捧靈位的也是孫子。
按現代人的觀念來看,父子關系肯定是要比祖孫關系要親近的,為什麼古代禮制規定,兒子不能為王父屍,而孫子才可以為王父屍呢?這不是很奇怪嗎?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搞清楚了古代的昭穆制度,你就知道一點也不奇怪了。
《禮記 祭統》上說:“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昭有昭齒,穆有穆齒。”
在西周時期,昭派的祖先在昭廟,穆派的祖先在穆廟,所以拜祭的時候,同一派的後人是去同一個廟裡拜祭的。
《周禮 小宗伯》鄭注曰:“自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
如果是家族墓地,以此規定,就是始祖的墓居中,左為昭,右為穆。
也就是說如果祖父是開宗之祖,那麼父親死後應該葬在祖父之左,孫子死後則葬在祖父之右,曾孫又葬在祖父之左,以此類推。
這種昭穆分派後就永遠固定下來了,昭常為昭,穆常為穆,廟次雖遷,昭穆之班,一定不移。
所以民間就有個說法,祖墳葬得好福澤後人,福澤的是孫子輩而不是兒子輩。
當然,你要是不相信這些民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你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你要是相信這些傳統文化,那清明祭祖,不但要祭掃自己的亡父母之墓,更要祭掃自己的亡祖父母之墓,因為你和死去的祖父其實是同一派的。
昭穆制度的根源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今人不懂古代傳統文化,所以很多老的習俗就不采用了。以真知堂自己為例,父親和叔叔那一輩取名字,都還帶有一個共同的字,也就是俗稱的族譜中的某字輩。
到了我這一代,就沒有這個做法了。
所以以前同姓的人,一看名字就知道對方的輩分,可能是自己的叔叔輩還是爺爺輩,現在的人同姓,就分不清誰的輩分高,誰的輩分低了。
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有所謂出五服的說法。這種說法同樣來自于周禮。即:
“五世親盡則祧。”《周禮》
意思是五世之後就不是親人了。由于宗廟的數量有限,所以就要把遠祖的神位挪移到祧(讀挑三聲)廟。移過去後,這位祖先祭祀的頻率就很低了。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已逝的天子,唯獲有廟号者,可享受萬世不祧(即神位不被遷出)的待遇,所以古代的天子死後都有廟号,就是為了保住被後世子孫祭祀的權利。
回到昭穆制度的正題。
這個左昭右穆的制度,是西周初年形成的宗法制度的規定,所以也沒有辦法去探讨它是否正确或有道理。約定俗成,後世子孫已經沿用了幾千年,也就不用再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問題了。我們來聊一聊大家感興趣的話題:
昭穆制度規定的 孫 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王父屍,到底是源于何方呢?
其實是來自遠古時代母系氏族社會的殘餘。
上古時代曾經存在一個母系氏族社會,男子出嫁走婚,女子留在族内不外嫁,
所以男子走婚到其他部落,就是後世所謂的對偶婚或群婚制度,生下來的孩子跟随母親在母親的部落裡生活成長,有時候甚至不知道父親到底是誰。但他一定知道自己的外祖父是誰。因為外祖父,母親和自己是生活在同一部落裡的,而父親是生活在别的部落裡的。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所以,中國古代的五帝時期,就有帝喾四妃生子,後世均有天下的說法。
周人的先祖後稷,母親是姜姓,踩了巨人的腳印生下了後稷。商人的先祖契,母親是簡狄,吞了玄鳥的卵生了契。他們其實并不是帝喾的直接後代。
隻有帝堯的母親生下的帝堯,可以确定是帝喾的血脈。這也是為什麼帝喾死後帝堯陶唐氏可以繼位的原因。
五帝之帝喾時代,正處于中國傳統婚姻家庭制度的重大變革時期。從傳統的對偶婚制度向單偶婚制度轉變的過程中。到了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大舜的時代,基本上可以證明,帝堯古國已經實現了單偶婚制度(指的是一夫一妻,妻子隻有一個丈夫,但并不是男子隻有一個女子,還有妾)。
所以,所謂孫為王父屍,是上古時代母系氏族社會習俗的遺留,祖孫相繼是因為可以确定血脈相傳。而父子相繼,則無法确定父子之間一定是有血緣關系,所以不采用父子相繼的這個繼承法則。
到了後來,進入父系氏族階段後,單偶制婚姻家庭制度形成了,父子之間的血緣關系也就可以确定。但母系氏族社會留下來的這個傳統,卻保留在西周禮制中,約定俗成,傳之萬世。
結語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現代人當然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血脈傳承關系。清明祭祖,也隻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哀思。城市裡也沒有家族墓地一說,都葬在公墓裡。所以古代所謂的左昭右穆制度,也就不存在了。但傳統文化就是傳統文化,中國的先人們沿用了幾千年。
清明掃墓,最好連祖父和其他可知的祖先的墳茔一起祭拜,這樣更能寄托自己的哀思。你說是不是?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喜歡國學的朋友,關注真知堂,點個贊再走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