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為劍,寫天寫地寫華年;落棋為子,點兵點将點江山。
01
這煌煌盛世,有人住高樓,有人住陰溝,有人萬丈光,有人一身鏽,有人鮮衣怒馬,有人破布裹身,有人夜店撒錢,有人10元溫飽。
芸芸衆生,又有誰甘願卑微如蟻?
沒人願意,可偏偏人生分為三分,一分叫做無奈,一分叫做荒唐,一分叫做心死,硬生生逼着你喪失最後一絲與生活對抗的氣力。
這兩天,飽經罵聲的《變形計》再次上了熱搜,因為節目中的一位老人。這一次,偌大的評論區再沒有人指責《變形計》,幾乎清一色的“淚目”在刷屏。
原來,直至他去世的消息曝光,悲慘的生前軌迹才徹底被挖掘出來,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又喪孫,孤苦無依,轟動全網。
甚至看完後,恍惚間覺得,拿着農村孩子給城裡孩子當藥引的《變形計》,也并不是一無是處。
最起碼,因為這檔節目,老人在親人散盡,彌留之際,仍能擁有最後一絲絲溫暖。
這個老人,名為尚成蒼。
02
7年前,《變形計》節目組在青海貧困農村找到一名女孩,了解到這名女孩的家庭背景,年幼喪父,遭母親抛棄,和75歲高齡的爺爺相依為命住在破土胚房裡,當即拍案決定:
就是她了!
這女孩名為尚領兄,替換她的是兩個城市叛逆少年,一個名為王晨正,另一個名為張赢天。
但很奇怪,明明這一期的主角是3個孩子,但多數人卻更認為老人尚成蒼才是這一期的主角,也是因為他,這一期節目幾乎可以被稱為《變形計》裡最成功的一期。
老人在青海的貧困山區住了大半輩子,找了個老伴,生下一子,結果人到中年,妻子撒手人寰離他而去,一個人含辛茹苦将兒子撫養長大,看着他娶妻生子,終于喘了口氣。
結果,孫女3歲時,兒子也先自己而去,因為家窮,兒媳一走了之,再無音訊傳回,從這以後,偌大的人世間隻剩下爺孫倆相依為命。
節目錄制那一年,老人已75歲高齡,身體不好,家徒四壁,殘破不堪的土胚房裡,除了幾樣廚具,再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家具來,靠着做些農活維持生計。
活到這個歲數,縱然曾經對生活有着天大的期待,如今也已經消失殆盡,支撐老人活下去的唯一信念便是孫女——尚領兄。
老人喜歡叫孫女“丫頭”,生活很苦,但在他能力範圍以内,已然将自己認為最好的全部傾注在孫女身上。像極了如今年輕一代人的爺爺奶奶,有點好東西自己舍不得吃,全部留給孫子孫女,哪怕放壞。
錄節目那天,好不容易吃上一頓肉,爺孫倆看着那碗肉相互推讓,爺爺始終不肯動筷子,嘴裡總是笑呵呵重複這句話:
丫頭你先吃,等你吃完爺爺再吃;
我吃過好幾次肉了,你還小,多吃點肉,不吃肚子會難受……
他最大的願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希望有好心人能夠領養自己的孫女,因為害怕自己一旦不再人世了,隻留下丫頭孤身一人無依無靠。
為此,爺爺曾多次拖着病痛的雙腿跑到鎮上孤兒院,想為她尋一個領養家庭,《變形計》的到訪更讓他高興。在爺爺看來,看電視的人很多,可能有人因為這檔節目願意領養丫頭。
相比節目組許諾的“變形、蛻變、逆襲”,他不在乎,他隻想托孤,為孫女尋得一個好人家,保她無後顧之憂。
這一刻的爺爺心裡是極其複雜的,這一邊他想要為孫女尋個好人家,另一邊卻總擔心孫女在那裡受欺負怎麼辦?誰來保護她?
當老人趕着驢車送孫女去城裡時,他摘下自己戴了40多年的戒指給孫女戴上,走得很慢很慢,邊走邊抹眼淚,但向前的步子卻異常堅定。
他的心裡風起雲湧,他不舍得丫頭,但他不願意孫女再回到這個貧窮的家,更不願孫女再回到自己這個半截入土的老頭子身邊。
分别時,爺爺顫顫巍巍從懷裡掏出一個塑料袋,袋子裡三層外三層包着一些錢币交給孫女。
這可能就是他一輩子的積蓄了。
03
他不僅對自己的孫女如此,對城市過來的兩個叛逆少年,也同樣如此。
這兩個叛逆少年在村裡屢生禍端,爺爺知道後就趕緊去賠着笑臉道歉。三個人吃飯時,菜裡的一丁點肉末,爺爺也要挑出來給兩個孩子吃。飯桌上聽到他們學校要交土豆當做生活費,他就去挨家挨戶地借土豆。
但還是不夠,他又拖着病痛的腿,走了10多公裡,跑去學校向老師請求,請求老師多寬限幾天。
這個畫面,讓從未感受過愛的王晨正,一下子哭了出來。
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爺爺病了,需要500塊錢看病,王晨正不惜将自己8萬的生日項鍊賤賣到600塊錢,也要給爺爺治病。
這一期結尾時,爺孫告别分離時,王晨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給爺爺磕了個頭,也磕出來千萬人的眼淚。
回到城裡的王晨正也沒忘記老人,每年都回青海看望老人,帶着他治好了腿疼的病,給老人和尚領兄蓋了新房。
孫女後來屈服于現實,選擇辍學照顧爺爺,為了讓日子更好一點,嫁給一個大自己不少的男人。
結果,2019年因癌症去世,年僅19歲。
爺爺又一次經曆白發人送黑人的悲劇,萬念俱灰,徹底心死,這輩子唯一剩下的些許念想就是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城裡孫子——王晨正。
也是他在爺爺徹底孤苦無依時,陪着爺爺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段路,他在訃告下許了個願,瞬間引爆熱搜:
希望孟婆能多給爺爺和丫頭的湯裡,多加些糖,他們這輩子太苦了。
至此,老人尚成蒼的一生結束了,享年82歲。
他似乎是在演繹着一場現實版的《活着》,讓人不知不覺間,心裡仿佛有千根尖針穿過,滾燙的熱淚一滴接着一滴滑落。
突然想起《五十四種孤單》裡寫道:
“認為孤寡與我們很遠,與我們無關,認為孤寡隻是偶然事件,是個人修為,導緻我們好多人忽略孤寡真的存在”。
可是忽略,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也并不意味着這人間沒有。
尚成蒼爺爺不止一個,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如果遇到了,就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吧。
願,這個世上的“尚成蒼”能夠再少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