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攝影師在雲南盈江國家濕地公園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河燕鷗育雛的超清影像。影像中,一對河燕鷗夫婦成功孵化出一隻雛鳥。這是該物種今年在雲南盈江國家濕地公園孵化成功的唯一一隻雛鳥,這也讓河燕鷗在雲南盈江國家濕地公園的數量由8隻上升到9隻。
河燕鷗幼鳥依偎在成鳥懷抱。朱邊勇 攝
河燕鷗原名黃嘴河燕鷗,其在我國屬夏候鳥,每年12月中下旬會從伊洛瓦底江流域返回雲南盈江國家濕地公園育雛,待次年7月初離開。
河燕鷗育雛畫面。何海燕 攝
據悉,雲南盈江國家濕地公園是目前國内唯一可以觀測到河燕鷗的區域。去年年底,僅有8隻河燕鷗回歸,它們中僅有一對進行繁殖。此次拍攝到的雛鳥便是這對河燕鷗今年三次孵化中唯一成活下來的雛鳥。
河燕鷗育雛畫面。尹以祜 攝
“這對河燕鷗今年第一次孵化沒有雛鳥破殼,第二次孵化有2隻雛鳥破殼,但因為破殼當天晚上遭遇暴雨侵襲,2隻雛鳥死亡,第三次孵化僅有1隻雛鳥破殼并活了下來。”從2015年便開始跟蹤拍攝河燕鷗的盈江本土生态攝影師何海燕說。
河燕鷗育雛畫面。沙永勝 攝
生态攝影師看到,河燕鷗雛鳥的羽毛顔色和周邊的砂石顔色非常接近,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它。毛茸茸的它像穿了豹紋裝,在破殼的第2天便變得很活躍,不斷從成鳥身下探出頭來觀察周圍的環境。破殼的第4天,小家夥已經開始在窩附近溜達。到了第5天,它直接離開窩,跑到附近草叢和砂石堆中開始新的生活。
雛鳥如此快速的成長離不開成鳥勤快的喂食。盡管拍攝期間每天都有暴雨,但成鳥依然風雨無阻準時送來“大餐”。每當成鳥捕魚回來,雛鳥都會激動地從成鳥身下跑出來,像蹒跚學步的孩子一般搖搖晃晃奔向父母,畫面非常溫馨。
河燕鷗成鳥叼來新鮮的魚喂食幼鳥。朱邊勇 攝
蹲守期間,生态攝影師還拍攝到了河燕鷗驅趕進入領地的猛禽、河燕鷗與灰燕鸻争奪領地等珍貴畫面。
作者:楊文明 程浩 朱邊勇 尹以祜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