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能是又到了換季的原因,羊身邊好多姐妹都想着要重新染個頭發~
這不,後台也緊接着收到了你們的留言:發色好難選啊!一不小心就怪裡怪氣的!!
羊想着也許是時候搞一波好久沒更新的#發型美學#了。
畢竟再好看的發型配上一個翻車的發色也會令顔值、氣質大打折扣,有時甚至仿佛直接換了一個人…
都2021年了,發色難題仍然困擾着美少女們,都說發色要和膚色統一步調,但為什麼有的暖皮染了暖棕色會一臉蠟黃?
有的黃皮染了落日橘會一臉姨味?有的橄榄皮染了悶青會一臉菜色?
這是因為:發色和膚色的色相雖然和諧了,但色調沒有和諧
皮膚的色相與色調
紅橙黃綠藍靛紫,色相說的是一個顔色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比如同樣都是黃色,但我是鵝黃、你是明黃、他是琉璃黃…
可以簡單理解成:色相=顔色的本質。
而色調指的是家人們都是黃色調的,還分什麼你我她。
可以簡單理解成:色調=顔色的分類。
比如下面這張圖雖然也有橙色,但整張圖片的基本傾向是冷色調的。
藍色屬于冷色調
我們都知道人的皮膚顔色是由黑色素決定的,而黑色素分為真黑素和褐黑素。
真黑素:決定皮膚深淺。
褐黑素:決定皮膚色相。
也就是說我們的皮膚底色是由褐黑素決定的,而褐黑素并不是純黑色的,而是褐色。
舉個例子,我們身上的痣和斑其實都是褐色的。
而褐色其實是由黃色 紅色兩種色素組成的,也就是說人的皮膚含色成分為黃色色素和紅色色素。
大部分亞洲人的人臉上雖然以黃色色素為主,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紅色色素。兩種色素含量不多不少相對平衡,使得皮膚的底色色相為橘色。
沒錯,雖然你看起來是黃皮,但其實你是橘色的
舉個例子,一些沒有調色功效的遮瑕産品,做成橘色才更融合膚色。
雖然在色調裡面橙色和黃色都屬于暖色調,但是黃色相比于橙色還是更偏冷一點。
大家在觀察膚色這一點上可以簡單粗暴的認為:黃色調冷感一些,橙色調暖感一些。
所以黃皮星人的紅色素越多,在膚色上越偏暖調,反之如果含有的紅色色素太少,往往會看起來偏黃,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橄榄皮。
橄榄皮是因為皮膚中含有的紅色色素比較少,導緻黃得太冷了。而綠色=黃色 藍色(冷調),所以我們會覺得橄榄皮看着綠。
網上關于橄榄皮的判斷方法之一是天熱的時候比天冷的時候顯白,在明白了橄榄皮原理後就知道這麼判斷是因為熱天的時候我們的皮膚 往往會更紅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黃皮,紅色素含量多偏橘色的皮膚屬于暖黃,紅色素含量少的橄榄皮卻是冷黃。
如果皮膚中黃色和紅色這兩種色素的含量都比較少,那麼此時呈現的膚色就是冷白皮,多見于西方人種。
如果皮膚中黃色和紅色這兩種色素的含量都比較多,那麼就是褐黑素整體含量高,也就是黑人人種。
說了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我們的皮膚分色相也分色調
發色與膚色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發色呢?
羊認為幾乎所有的膚色挑選發色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色相統一,色調對沖。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一起來看看發色吧!
1、偏橘色的暖黃皮
偏橘的暖黃皮,根據前文的分析屬于以黃色色相為主,暖色調為輔的面部膚色。
這時候可以嘗試一些黃色系的發色比如金色、棕色,這屬于色相上的統一。
所以暖黃皮無論是深膚色還是淺膚色,最好都選擇黃色色相為主的發色,像左邊的黑發對于膚色不夠透亮的暖黃皮來說會顯得整個人比較沉悶。
隻不過深膚色的發色深,淺膚色的發色淺,左邊的發色應該是大部分中國女生會選擇的不出錯發色。
除了色相統一選擇黃色系,在色調上也要注意選對沖色調,冷色調。與自己本身膚色的色調相對,起調和的作用。
用白話說就是:頭發在臉的周圍相當于反光闆,把頭發上的顔色反射補到臉上。
私以為冷棕色才是最适合暖黃皮的發色,你們看很多網紅梳暖調重的發色就不如梳冷棕色有氣質。
不是很建議大家聽一些tony的意見,覺得自己是黃皮就一味的選擇暖棕色系、橘紅色系的發色。
因為偏橘色的皮膚屬于暖黃皮本身就是暖調很重的膚色了,這時候發色也強調暖色調的話隻會被襯得更黃。
所以那種以橘調為主的發色,特别是落日橘什麼的,還是留給更适合它的歪果仁吧
2、橄榄色的冷黃皮
互聯網對橄榄皮各種各樣的說教,主要集中在橄榄皮要格外注意顔色的選擇——
比如,用綠色隔離調和出的粉底液會更和諧。這是因為綠色中和掉了粉底液中的紅色,會與橄榄皮的黃調肌膚更貼合。
但是,羊想提醒大家一點:橄榄皮未必像大家想的一樣,隻要是發青的發色就全部适合。
比如悶青和亞麻青木色,因為這兩種發色都是青色 冷色調,反而會補色補得橄榄皮一臉菜色。
并且由于橄榄皮純粹的黃色色相為基底,沒有紅色色調需要對沖,所以我們隻能使用對沖色相的方法來調和。
比如一些藍黑色的發色,但這樣的方法不能大面積使用,适合短發的妹子。
這時候我們轉換一個思路,不要嘗試去用發色增加或對沖皮膚的色調,而是選擇一些中色調的發色。
比如黑茶色這種以灰色和黑色為主的發色,因為兩者都是中色調既不偏紅也不偏黃,大面積使用也不會影響橄榄皮的氣色。
黑茶色
而黑茶色再冷黃皮的臉上,往往比大面積的金黃色頭發要更适合,也是這個道理——橄榄皮選發色不能偏黃也不能偏紅。
左邊發色甚至不能離開濾鏡
3、低飽和度的黃皮
除了色調之外,皮膚也分飽和度,飽和度取決于皮膚中的含色成分(紅色 黃色)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
大家可以理解成,皮膚中的含有的灰色越多,膚色的飽和度就越低顯色越不明顯——
同樣是暖黃皮,有的人橘色更明顯看起來更熱帶;有人的橘色不明顯;同樣是冷黃皮,有人的黃色更明顯看起來更菜綠;有人的黃色不明顯。
而高飽和度星人要用高飽和度的發色會更舒适一點,像右邊這種灰調過重的低飽和度發色反而會顯得氣色黯淡。
高飽和度暖黃皮
怎麼判斷低飽和度膚色呢?
答:和冷白皮還有粉白皮相比顯得膚色黯淡,和暖/冷黃皮相比又會顯得灰撲撲,基本就是低飽和度星人了。
低飽和度星人平時穿衣服時會發現粉色雖然不适合自己,但穿灰粉色卻意外很好看;藍色雖然不适合自己,但如果是藍灰色卻能很融合。
皮膚是不是低飽和度與皮膚的冷、暖、黃、白無關。
意思是說:我們先判斷皮膚的色相和色調,選擇适合自己的發色色調,在此基礎上如果屬于低飽和度人群,可以在适合的發色裡額外加一些灰度。
比如,如果你是偏橘的暖黃皮,根據前面的分析你适合冷棕色,但如果你同時又是低飽和度星人,則可以選擇在冷棕色裡加入灰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