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鼎古墓出土?河南省南部的淅川在東周時期為楚地之析邑,1978年,在縣境南部的丹江水庫區的下寺曾出土過大量的文物,其中最知名的一件是“王子午”銅鼎,據考證,墓葬是春秋中晚期楚國墓,墓中出土了一組共七件銅鼎,鼎上銘刻有“王子午”的一這件是最大的一件如今它被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院,是鎮館之寶,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青銅鼎古墓出土?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河南省南部的淅川在東周時期為楚地之析邑,1978年,在縣境南部的丹江水庫區的下寺曾出土過大量的文物,其中最知名的一件是“王子午”銅鼎,據考證,墓葬是春秋中晚期楚國墓,墓中出土了一組共七件銅鼎,鼎上銘刻有“王子午”的一這件是最大的一件。如今它被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院,是鎮館之寶。
此鼎通高67厘米,口徑66厘米,銅鼎造型寬體,東腰,平底、斜立耳式,口部有一周原邊,大立耳略呈孤形,傾斜較甚,壁向中腰收縮,有一束腰凸撞,腹近底處有一周較窄的直壁,器身周圍有6個浮雕龍作附狀,獸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尾部也作獸頭之狀,平底下承三條粗矮的帶扉棱的獸踢足。
科學工作者分析王子午鼎一類的銅器鑄造工藝,除了器體采用傳統的塊範法澆鑄外,鼎體,鼎耳、鼎足,均在鑄出後采用焊接的方法連接成形,其中鼎足采用卯焊接,器腹浮雕的夔龍形附飾使用鑄出孔焊接:鼎耳采用榫卯焊接,鼎腹上的六個精巧刻的龍形物則系采用失臘法鑄成。王子午鼎反映的楚國青銅工藝,當時在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内都是第一流的高水平。
除造型别具一格之外,王子午鼎中的銘文字體也向後人展示出中國書法特有的藝術魅力。王子午鼎銘文的書寫方法非常不規則,并且夾雜着一些奇形怪狀的裝飾,那麼這些怪異的裝飾代表着什麼呢?
專家經過仔細辨認後确系,這種銘文字體是失傳了一千多年年的“鳥蟲書”,也稱“蟲書”或“鳥蟲篆”。成語“雕蟲小技”中的蟲指的就是鳥蟲書。
王子午鼎的銘文就是以鳥書和蟲書兩種字體相互穿插、融合書寫的,鳥書和蟲書兩者都是以篆書為基礎演變而成的,也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美術字”,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
下寺楚墓發掘後,一般認為王子午銘文器物的二号墓的基主便是王子午,一号墓可能是其夫人的陪葬墓。根據《春秋·左傳》等文獻,王子午是楚莊王的兒子,又叫子庚,是一個頗有戰功的人物,楚共王時為司馬。吳國入侵時,他曾率軍大敗吳師。楚康王二年,前任令尹子囊臨終前對他有所托囑。同年,王子午繼任令尹,至康王八年病死。
這與“王子午擇其吉金…””之後提到“令尹子庚”相吻合。在這篇84個字的銘文中,王子午談到自己任職令尹,要不畏懼、不軟弱,要給人民施予德政,又要以身作則做出榜樣,保護着、守衛着楚國。這段話應是他接任令尹、表示效忠楚王的就職誓言,故有人以此推斷這組鼎鑄于康王2年;即公元前558年。
由于二号有許多器物的作器者是“楚叔之孫”的“子倗”或“倗”。王子午鼎的蓋上也刻“倗之鼎”字樣而使墓主人是誰這一問題複雜化,有人認為是王子午的别名。因此,王子年、子庚實為一人。有一種意見認為倗、馮字相通,倗即是繼王子午之後繼任令尹。王子午鼎墓主人到底是誰,或許還要繼續争論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