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鲸落——巨鲸落,萬物生。
當鲸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鲸落(Whale Fall)
一座鲸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個小型的海洋生物世界的生态循環系統長達百年,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2490個生物體是依靠鲸落生存的。
2.鲨魚不吃人。
世界上的鲨魚有三百多種,它們一般不吃人,在人類出現的億萬年前就開始進化了,人類根本不在它們菜譜中,大部分鲨魚吃的是比它們小的魚或者是無脊椎動物,一些更大的鲨魚吃海豹海獅以及其他哺乳動物。
三百多種鲨魚中,隻有其中的12種襲擊過人類!(相比較之下,人類對鲨魚的傷害遠大于鲨魚對人類的傷害)
3.海洋中擁有地球上95%的生物。
可能在很多人的心裡,都會認為陸地上的生命體更多一些,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根據美國科學說法,地球上有95%的生命是水生生物,這意味着我們這些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隻是很小一部分,其實如果從面積比例來考慮的話,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海洋裡有許多至今仍然未必發現的神秘生物。
4.海洋有多深?
如果把珠穆朗瑪峰扔進已知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你需要再潛水兩百多米才能看到峰頂。
5.世界上最大的海:珊瑚海。
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千米,南北長約2250千米,東西寬約2414千米,平均水深2394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
珊瑚海因有大量珊瑚礁而得名,以大堡礁最著名,世界有名的大堡礁就分布在這個海區。大堡礁南北綿延伸展2400千米,東西寬約2~150千米,總面積8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珊瑚體。
6.每年都有總量達140億磅 (63億公斤) 重的垃圾被丢進大海。(不知道誰統計的,感覺錯不了。)
7.全世界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
而這71%之中,有95%是我們人類還未探索過的。
8.海水之所以是鹹的,是因為陸地上的許多河流最後都會流入大海,而這些河流在流經陸地時,會夾帶大量的含鹽礦物質,最後彙聚在一起形成含有大量鹽分的海水。
9.地球上的氧氣70%來自海洋中的藻類植物。
10.世界海洋日。
2008年12月,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将每年的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
設立海洋日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國作出特别努力,通過各種形式的慶祝和宣傳活動向政府和公衆宣傳海洋,提高人們的海洋意識,強調海洋在造就和維持地球生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強調保護海洋資源與環境的重要性,保持海洋的持續發展和海洋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強海洋國際合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