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盼達用車”的名字接連出現在某投訴平台上。經中新經緯客戶端查閱,截至目前,在該投訴平台上有關盼達的投訴量共有7169條,幾乎所有的訴求都為“退款”,其中不少用戶反映客服回複後問題并未得到解決,而顯示“處理中”的投訴也不在少數。
在“押金門”事件不斷上演的背景下,不少用戶提出質疑:“盼達為什麼給不出押金?是否資金鍊出現了問題?”
深陷“押金門”,用戶維權難
來自重慶的蔣小姐于去年注冊為盼達用車平台用戶,今年6月10日申請退還押金1000元。如今,距離提出申請已過去近兩個月,她仍未收到退款。“不知道還能怎麼辦。”她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說。
蔣小姐稱,她沒有違約行為,且嚴格遵循了盼達的退款流程。在跟進退款過程中,她多次聯系盼達客服熱線,得到的回複是加急處理,但具體時間不确定。無奈之下,她于7月7日前往上述投訴平台進行投訴,收到的仍是“盡快處理”的回複。
根據盼達用車APP上的用戶協議,用戶提交押金有三種方式,分别為充值1000元、花呗授權凍結1000元以及支付寶預授權。用戶可在距最後一次訂單完成30天後申請退還押金。若用戶有違約行為,須處理後才可解除。經平台審核後,押金于15個工作日内退還至用戶原賬号。
盼達用車退款界面 蔣小姐供圖
盼達用車相關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協議裡提到的“15個工作日”是從各項審核完成後起計,而平台查詢違章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後性,因此實際用時難以把握。對于投訴平台上用戶反映的情況,該相關人士表示:“會盡快處理,待用戶信息審核通過後會第一時間退還押金。”
而實際上,在投訴平台上可以看到,“提交申請後幾個月都收不到押金”的現象普遍存在。對于“審核滞後”的說辭,不少盼達用車的用戶也表示“不能接受”。
來自河南鄭州的王小姐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她與盼達客服溝通的過程很“心累”。在多次強烈催促下,客服曾給過她“1~3個工作日會到賬”的承諾,但最終沒有履行,甚至出現電話無人接聽、留言不予回複的情況。在距申請日3個月後,王小姐終于收到了押金,但她表示“再也不會使用盼達”。
與盼達客服交流截圖 王小姐供圖
運營初期尚未盈利,力帆難以助力
上述維權用戶紛紛質疑:“盼達為什麼給不起押金?是否資金出現嚴重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盼達用車是由力帆控股戰略投資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出行平台,于2015年11月上線,其主要采用分時租賃的模式,為用戶提供新能源汽車出行方案。
目前,盼達主要采用定制版的力帆330EV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在150-200公裡之間,已在重慶、杭州、成都、鄭州等多個城市落地運營。截至2018年年底,其注冊用戶數已超過400萬。同時,它也是國内第一個以第三方征信免押金出行項目。
然而,從相關數據來看,盼達用車背後的力帆股份近年來的情況并不樂觀。力帆發布的2018年度财報顯示,力帆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 110.13億元,同比下滑12.6%,淨利潤約為2.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95%,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21.4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047.68%。力帆發布的2019年一季度财報顯示,力帆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約為22.47億元,同比下滑31.07%,淨利潤約為-9720.48萬元,同比下滑257.56%。
在業内人士看來,盼達用車可以說是力帆新能源布局下的重要嘗試。今年5月9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 e 互動”網絡平台召開了投資者說明會。針對投資者提出的“力帆目前的資金情況是否能支持盼達發展?是否考慮放棄分時租賃?”的問題,力帆方面表示:“換電模式是公司新能源運營模式的其中一種。我們緻力于推動行業換電标準的建立,目前公司對換電業務的态度為堅持探索、維持規模。公司看好新能源分時租賃産業,将繼續支持盼達的發展。”
2018年7月,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跟蹤評級報告》中顯示,盼達用車主要通過将汽車抵押給融資租賃公司獲取借款支付汽車購買款,且處于運營初期,盈利能力尚未體現,目前處于資不抵債情況。2018 年1-3 月實現營業收入0.32 億元,淨利潤為-0.43 億元。
有業内人士認為,如今盼達用車的問題與力帆的困境不無關系,如今“自身難保”的力帆股份難以為盼達用車實現充分的資金輸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車企本身的不盈利是引起押金難退的關鍵原因。
投入大、成本高,共享汽車難以為繼
事實上,有關共享汽車押金難退的問題,盼達用車并非個例。此前就有途歌、立刻出行、幸福叮咚等共享汽車品牌被曝出押金難退的消息。由于資金鍊斷裂而出局的共享汽車也不罕見,近兩年友友用車、EZZY、麻瓜出行等共享汽車先後宣布停止服務。
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共享汽車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國内已注冊的共享汽車企業超過400家。目前共享車市場主要分為三大陣營,分别是互聯網創業的共享汽車企業,如途歌、友友用車等;傳統車企旗下的共享汽車公司,例如力帆旗下的盼達、上汽旗下的EVCARD等;租車公司旗下的共享汽車企業,例如神州租車旗下的神州共享車iCAR、首汽的Gofun等。
賈新光認為,無論是上述哪種模式的共享汽車目前都不占據優勢。共享汽車剛剛興起,發展模式仍不成熟,又作為資金密集性行業,投入大、成本高,因此難以為繼。
新能源汽車輿情分析師“清揚君”向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共享單車生存艱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項支出十分巨大,不僅需要大量車輛支撐運轉,還要配備停車位、運營管理人員、充電樁等,需要不斷進行資金“輸血”。同時,共享汽車投入使用後由于消費者素質的參差不齊,其在保養上的支出也是不小的負擔。
“共享汽車的經營模式目前隻是一種‘種試驗田’嘗試,盈利前景根本看不到,不宜許多企業一哄而上做,隻适合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做嘗試。因為中間有許多意料不到的賠錢‘坑’,做了才能感知到。”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