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證券,王喆、華鵬偉、李超)
1 平價時代到來,光伏材料迎來發展機遇期碳中和成全球共識,各國大力推動新能源發展
各國推動新能源發展,光伏産業發展獲得政策支持。傳統化石能源的消費會排放大量 的溫室氣體,為實現碳中和目标,各國大力推動新能源發展。2020 年 12 月,美國國會通過法案, 将太陽能投資稅收抵免(ITC)延長兩年,并為研發提供額外資金。2020 年 10 月,日本經濟 産業省公布了《2050 年碳中和的綠色成長戰略》,在海上風能、氫能源、太陽能等 14 個 重點領域,提出了财政預算、稅收、金融、法規和标準化、國際合作 5 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光伏産業鍊簡介
光伏産業以矽為主線。光伏産業上中下遊包括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光伏應用 系統等環節。具體來看,矽片環節有輔材金剛線等,電池片環節有輔材銀漿、鋁漿等,組 件環節輔材有玻璃、膠膜、背闆、焊帶、接線盒、鋁邊框及密封膠等,光伏應用系統環節 涉及到彙流箱、逆變器、控制器、蓄電池以及支架等。據 CPIA 數據,2020 年我國多晶矽 産量39.2萬噸,占全球比重75.2%,矽片産量161.3GW,占比97.4%,電池片産量134.8GW, 占比 82.5%,組件産量 124.6GW,占比 76.1%。
光伏發電成本不斷下降,平價時代到來
光伏行業發展前景廣闊。與化石能源相比,太陽能具有儲量豐富、利用過程清潔等諸 多優點。在全球呼籲控制碳排放的今天,太陽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據 CPIA 估計,到 2025 年,樂觀情況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 330GW,CAGR 為 20.5%,保守情況下 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 270GW,CAGR 為 15.7%;樂觀情況下,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為 110GW,CAGR 為 17.9%,保守情況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為 90GW,CAGR 為 13.3%。
相較于其他發電方式,光伏發電成本下降明顯。多年來,随着光伏行業技術的進步, 相較于其他發電方式,光伏發電成本下降明顯。2009-2020 年間,我國光伏發電成本累計 下降 89.7%。全球光伏地面電站加權平均度電成本也不斷下行,從 2010 年的 0.378 美元 /kWh 下降至 2019 年 0.068 美元/kWh,累計降幅達 82.0%。
平價項目快速增長,2020 年規模已超競價項目。随着光伏發電效率的快速提升和成 本的穩步下降,平價項目快速增長。2020 年 8 月 5 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 2020 年平價光伏、風電項目名單,其中光伏項目 33.05GW。9 月 30 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公 布光伏競價轉平價上網項目,涉及裝機規模 8GW。全年平價項目共計 41.05GW,大幅超 過競價項目,或意味着光伏平價時代到來。
産能擴張與技術叠代交替發生,技術叠代可能帶來新的材料需求。光伏行業發展的曆 史是不斷降本增效的曆史。當一代技術在光伏行業開始應用時,各大企業會紛紛擴産,搶 占市場,從而會影響産品價格,間接影響電站收益。當産能擴張無法滿足降本增效需求時, 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會開啟,推動行業繼續降本提效,進而帶來産業鍊相關環節的格局變化, 也會帶來新的材料需求。
多晶矽主流制備工藝是改良西門子法,市場占比具有絕對優勢
多晶矽制備工藝分為改良西門子法和矽烷流化床法。當前制備多晶矽的工藝包括改良 西門子法和矽烷流化床法,産品形态分别為塊/棒狀矽和顆粒矽。改良西門子法工藝成熟, 是目前制備多晶矽的主流工藝。據 CPIA 發布的《中國光伏産業發展路線圖》(2020 年版), 2020 年采用此方法生産出的棒狀矽約占全國總産量的 97.2%。顆粒矽雖然相比棒狀矽有 諸多優勢,但技術壁壘較高,目前國内僅有保利協鑫掌握矽烷流化床工藝,預計未來仍以 改良西門子法為主。
改良西門子法工藝成熟,已實現閉路循環。改良西門子法核心是三氯氫矽與高純氫氣 在鐘罩式還原爐内發生化學氣相沉積反應還原生成多晶矽,該工藝還包括矽粉和氯化氫合 成三氯氫矽、二氯二氫矽與四氯化矽反歧化、四氯化矽冷氫化以及還原尾氣回收。二氯二 氫矽和四氯化矽是還原反應的副産物,反歧化和冷氫化反應實現了副産物的重複利用,實 現了閉路循環。
矽烷硫化床法産品性能優良,目前僅保利協鑫實現規模化生産。矽烷流化床法産品形 态為顆粒矽,其具有純度高、耗能低、投資少以及利于連續直拉單晶等諸多優點。流化床 法工藝的核心是将矽烷氣體在流化床反應器中直接熱分解為顆粒狀的多晶矽産品。其與改 良西門子法不同的是三氯氫矽先經過歧化反應生成矽烷氣,再将矽烷氣通入流化床中,矽 烷氣受熱分解并在多晶矽晶種上沉積,不斷生長形成顆粒矽從流化床底部排出。目前國内 僅保利協鑫取得技術突破,實現商業化生産,行業整體仍未實現大規模應用。
多晶矽産能持續增長,三氯氫矽中短期供需偏緊
多晶矽價格不斷上升,産能持續擴張。2020 年 5 月以來,受益于海外産能關停和下 遊需求回暖,多晶矽價格一路走高,緻密料自 60 元/kg 上漲至 236 元/kg,漲幅達 293%。 由于光伏發電的廣闊發展前景,多晶矽需求将不斷提升,通威股份、保利協鑫、新疆大全等一線多晶矽企業也開啟了擴産之路,若現有擴産計劃全部如期達産,2022 年我國多晶 矽産能有望達到 95 萬噸,較 2020 年增長 126%。
三氯氫矽新增産能較少,中短期供需仍偏緊。多晶矽需求的持續增長帶動原材料三氯 氫矽需求的增長,形成供需錯配,三氯氫矽價格一路上揚,由去年 11 月的 4000 元/噸上 漲至 12000 元/噸,漲幅達 200%。但随着技術的進步,改良西門子法三氯氫矽單耗會有所 下降,且矽烷流化床法三氯氫矽單耗大幅小于改良西門子法,疊加三氯氫矽擴産周期較長, 擴産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導緻廠家謹慎選擇擴産計劃,三氯氫矽未來兩年新增産能較少。 我們預測,2021/2022 年三氯氫矽總需求分别為 44.8/51.0 萬噸,供需缺口分别為 4.5/6.3 萬噸,中短期供需偏緊料将持續。
工業矽行業開工率維持低位,格局有望向龍頭集中
燃料成本占比高,行業開工率維持低位。工業矽生産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 和燃料動力成本,其中燃料動力成本占較大,達 30%,是名副其實的能耗大戶。受限電政 策影響,行業開工率無法大幅提升,隻能維持在 50%-60%之間。
下遊需求回暖,帶來工業矽價格提升。工業矽下遊應用包括有機矽、多晶矽和鋁合金 等,其中有機矽是工業矽最主要的下遊應用,截止 2021 年 10 月,其應用占比達 41%, 多晶矽和鋁合金占比大緻相同,為 28%。新能源汽車、醫療消費等需求的大幅增長直接帶 動有機矽需求的增長,光伏需求的增長拉動多晶矽需求的增長,兩者共同拉動工業矽需求 的增長,疊加限電政策,工業矽價格大幅提升,截止 12 月 24 日,工業矽價格達 20840 元/噸,較年初漲幅達 54.3%。
需求持續提升,行業格局有望向龍頭集中。随着碳中和政策的推進,光伏裝機量有望 逐年提升,從而帶動多晶矽需求增長,間接拉動工業矽需求增長。我們預計 2023 年工業 矽需求達 287.5 萬噸,CAGR 為 21.1%。工業矽生産能耗較大,生産大省新疆、雲南陸續 出台政策限制工業矽産能新增,落後産能也将會在政策調控下逐步被淘汰,行業集中度有 望進一步提升。
降本提效,電池片技術不斷更新換代
電池技術不斷向高效路線進化。“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發展的主旋律,作為光伏組 件的核心材料,電池片技術不斷升級。曆史上經曆了單晶代替多晶、P-PERC 替代常規單 晶(Al-BSF)的技術叠代。目前 P-PERC 電池轉換效率已接近 24%的理論極限,未來提 升空間有限。為滿足提效需求,各廠商加大了對 N-TOPCon 和 N-HJT 技術的布局。TOPCon 在電池表面制備一層超薄氧化矽和一層高摻雜多晶矽,氧化矽的化學鈍化和多晶矽層的場 鈍化作用可以顯著降低晶矽表面少子複合速率,同時超薄多晶矽層可保證多子的有效隧穿。
N-TOPCon 本質上是一種 PERC 技術,其可在現有 PERC 産線上進行升級改造,通過增 添 LPCVD、硼擴等設備實現轉換效率的較大提升。N-HJT 通過引入非晶矽本征薄層來提 升單晶矽的表面鈍化性,使表面複合電流顯著減小,其具有轉換效率高、工藝溫度低、穩 定性高、衰減率低、雙面發電等優點,技術具有颠覆性。
從 P 型 PERC 轉向 N-HJT,推動複合膜材料需求提升。HJT 電池具有高效率、無光 緻衰減、溫度系數低、量産工藝步驟少等優點,是光伏電池片未來變革的方向。一旦 HJT 電池大規模應用,相應的膜材料需求也會大幅提升。以 ITO 薄膜為例,ITO 薄膜制備方法 主要有 PVD 磁控濺射工藝和反應等離子體沉積(RPD)工藝。設備和靶材是鍍膜的關鍵, ITO 靶材就是氧化铟和氧化錫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經過一系列的生産工藝加工成型,再 高溫氣氛燒結(1600 度,通氧氣燒結)形成的黑灰色陶瓷半導體。
相較于 P-PERC、N-TOPCon,N-HJT 電池工藝流程大幅簡化。N-HJT 電池的工藝 流程包括清洗制絨→電池片正反面沉積非晶矽薄膜→電池片正反面沉積 TCO 薄膜→印刷 烘幹。與 P-PERC、N-TOPCon 相比,N-HJT 生産工藝大大簡化。P-PERC 工藝需要 8-10 道步驟,工藝難點在于氧化鋁鈍化、激光開孔問題。N-TOPCon 工藝共有 9-12 道步驟, 工藝難點在于硼擴散、多晶矽沉積。而 N-HJT 工藝隻需 4 道步驟,工藝難點在于高效制絨 清洗和非晶矽薄膜沉積。從理論上講,工藝步驟的減少可以降低産品的不良率以及人工、 運維等生産成本。
價格相對穩定,大尺寸電池片享有一定超額利潤
電池片價格保持相對穩定。電池片和組件處于整個光伏産業鍊微笑曲線的最低點。不 同于矽料供需偏緊,也不同于矽片廠商因高集中度具有的強議價能力,電池片産能較為分 散,受到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下遊運營商控價的雙重影響。年初以來,受益于終端需求 的複蘇,上遊矽片價格經曆了較大的上漲,單晶 210mm 矽片從 5.48 元/片上漲至 8.00 元 /片,漲幅達 46.0%,而單晶 210mm 電池片價格并未受到多大影響,維持在 1.05 元/W 左 右。
矽片電池片一體化企業實現盈利。從利潤角度進行分析,由于上遊矽片價格的過快上 漲,疊加電池片受下遊控價制約,電池片環節基本虧損。根據我們的測算,G1/M6/M10/G12 電池片環節虧損分别達到 0.062/0.065/0.026/0.036 元/W。通過疊加上遊矽片環節的利潤, 一體化企業才實現盈利,G1/M6/M10/G12 總盈利為 0.078/0.040/0.078/0.078 元/W。 大尺寸電池片享有一定超額利潤。
大尺寸電池片具備更高的轉換效率,同時可以降低 非矽成本,從而享有一定的超額利潤。電池片環節,相較于 M6 産品,M10/G12 電池片具 有 0.039/0.029 元/W 的超額利潤。矽片環節,相較于 M6 産品,G12 電池片具有 0.009 元 /W 的超額利潤。從矽片電池片一體化來看,相較于 M6 産品,M10/G12 一體化産品具有 0.038/0.038 元/W 的溢價。
尺寸大型化将持續推進,電池技術向 TOPCon、HJT 轉換
大尺寸産品市占率将持續提升。大尺寸電池片具備更高的轉換效率,同時可以降低非 矽成本。随着光伏産業的發展,矽片制造産線不斷升級,矽片尺寸也不斷大型化。據 CPIA 統計數據,2020 年 156.75mm 尺寸矽片占比 17.7%,182mm 和 210mm 尺寸合計占比約 4.5%。随着産線改造升級,預計 156.75mm 尺寸矽片将在 2022 年左右被淘汰,182mm 和 210mm 在 2021 年市場份額将達到 50%并持續擴大。
電池技術向 TOPCon、HJT 轉換。目前 P-PERC 電池轉換效率已接近 24%的理論極 限,未來提升空間有限。為滿足提效需求,各廠商加大了對 N-TOPCon 和 N-HJT 技術的 布局。TOPCon 技術可在現有産線上改造升級,投資成本相對較小,預計未來幾年市占率 将會有明顯提升。HJT 技術具有轉換效率潛力大、薄片化降本潛力大等諸多優點,但受限 于目前投資成本較高,産業化推進緩慢。未來随着設備等投資成本的進一步下降,HJT 電 池技術市占率有望快速提高,取代 PERC 成為第三代電池片技術。
ITO 靶材有望受益于 HJT 電池爆發
HJT 電池工藝步驟簡化,TCO 薄膜沉積分 PVD/RPD 兩種工藝。HJT 電池工藝包括 清洗制絨、非晶矽薄膜沉積、TCO 薄膜沉積以及絲網印刷四步,其中 TCO 薄膜沉積分 PVD/RPD 兩種工藝。PVD 磁控濺射工藝用被電磁場加速的高能粒子(Ar )轟擊靶材, 靶材表面原子獲得能量逸出,沉積在襯底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RPD 工藝利用等離子體槍 産生氧的等離子體,讓其進入生長腔後,在磁場作用下轟擊靶材,靶材溫度升高後生化形 成蒸汽實現薄膜沉積。目前主流技術路線是用 PVD 工藝,相較于 PVD,RPD 的效率和質 量更高,但是受制于日本住友公司對設備和靶材的壟斷,成本較高。
靶材是 TCO 薄膜沉積的關鍵,ITO 靶材為最佳選擇。不論是 PVD 工藝還是 RPD 工 藝,靶材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目前市場化的靶材有 AZO 和 ITO 等。AZO 材料價格較為 經濟,但其導電性較 ITO 相差較大,通過厚鍍膜來彌補導電性将極度降低光的透過率,将 大幅降低電池特性。ITO 靶材就是氧化铟和氧化錫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經過一系列的生 産工藝加工成型,再高溫氣氛燒結(1600 度,通氧氣燒結)形成的黑灰色陶瓷半導體,通過 調整氧化铟和氧化錫粉末的比例,可以提高 HJT 電池的轉換效率。
ITO 靶材以進口為主,國産替代正當時。全球 ITO 靶材市場主要供應商有日本日礦、 三井礦業、康甯、優美科等,其壟斷了全球 80%的中高端市場份額和 90%的全球晶圓制 造靶材市場份額。我國 ITO 靶材大量依賴進口,國産 ITO 靶材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 根據華經情報網數據,2020 年市場份額僅在 30%左右。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形成 了一批具備 ITO 靶材量産能力的企業,市場也開始逐漸導入國産靶材,靶材進口替代進 程有望不斷推進。(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光伏玻璃生産工藝
光伏玻璃以石英砂和純堿為主要原料,原材料和燃料動力合計占成本 80%。光伏玻璃 根據生産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超白壓花和超白浮法玻璃,前者适用于晶矽電池,後者适用 于薄膜電池,目前主要應用的是超白壓花玻璃。玻璃的生産以石英砂和純堿為主要原料, 将原料稱重配比之後,利用高溫将其熔化成型,然後經過退火、切割、磨邊、清洗,最後 鍍膜、鋼化、清洗形成成品。根據全球新能源網數據,在光伏玻璃生産成本中,原材料和 燃料動力占比達 80%,其次是制造費用,占比 14%。
需求持續增長,多家企業進行産能擴張
我國是光伏玻璃生産大國,每年大量出口。據百川資訊統計,截止 2021 年 9 月,我 國光伏玻璃有效産能約 1290 萬噸,占世界産能 85%以上,海外産能主要集中在信義、福 萊特、Interfloat 和 Borosil 四家公司,占比較小。2019/2020 年,我國分别淨出口光伏玻 璃 198.32/203.37 萬噸,出口量較大。我們預計 2021 年淨出口量小幅上漲,達 214 萬噸。
需求将持續增長,多家企業公布擴産計劃。受産能逐漸釋放及需求放緩影響,光伏玻 璃價格在 2021 年二季度經曆了持續下跌,從 40 元/平米跌至 22 元/平米,跌幅達 45%。 2021 年 9 月份以來,受下遊需求提速拉動,光伏玻璃價格開始回暖。随着光伏度電成本 的下降及碳中和政策的逐步推行,中長期看,光伏裝機需求是高确定性大幅增長的,這也 會帶動光伏玻璃的需求。我們預測,2025 年光伏玻璃需求将達到 2177 萬噸,CAGR 為 17.50%。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多家企業公布了擴産計劃。
純堿有望受益于光伏玻璃擴張
純堿下遊應用多樣,生産工藝分為氨堿法、聯堿法和天然氨堿法。純堿學名碳酸鈉, 分子式為 Na2CO3,又稱蘇打、堿灰,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基礎原料。純堿有着豐富的下遊 應用,包括玻璃、矽酸鹽、焦亞硫酸鈉、磷酸鹽、燒堿和小蘇打等,其中玻璃是純堿消費最大的下遊産業。根據百川資訊,目前我國共有純堿産能 3231 萬噸,其中聯堿法 1511 萬噸,占比 46.77%,氨堿法 1560 萬噸,占比 48.28%。
開工率維持高位,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受益于下遊光伏玻璃産量擴張,純堿需求有 所提升。目前行業開工率在 80%左右,維持在較高水平。用于光伏玻璃制造的重質堿價格 也一路上升,從年初 1432 元/噸漲至 2773 元/噸,漲幅達 93.6%。光伏玻璃需求持續增長 将帶來上遊純堿需求的增長,而近兩年純堿新增産能較少,行業景氣度有望維持高位。
光伏膠膜簡介
光伏膠膜用于粘接玻璃/背闆與電池片。光伏膠膜主要用于光伏組件的封裝環節,是光 伏組件的關鍵材料。光伏膠膜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熔融粘結與交聯固化,将玻璃/背闆與電 池片粘結起來,并起到保護電池片的作用。太陽光通過玻璃、膠膜照射到電池片上産生電 流,因此膠膜需要具備高透光率。同時為保證光伏組件的工作年限達 20 年以上,對膠膜 耐候性、粘結強度、耐老化等性能要求較高。
光伏膠膜生産工藝步驟包括混料混拌、熔融擠出、壓延、壓花、切割、收卷。光伏膠 膜的生産以 EVA/POE 樹脂為主要原材料,輔材包括交聯劑、增粘助劑、抗老化劑等。根 據福斯特數據,在 EVA 膠膜生産成本中,樹脂成本占比超過 81%,其他輔材成本占比 9%, 制造費用占比 8%。膠膜生産第一步是混料混拌,即将樹脂顆粒以及相應助劑按比例配好, 加入混拌機,在密閉回轉狀态下混拌一段時間。熔融擠出就是将混拌好的上述材料進一步 混合、熔融,并從擠出口擠入壓延機。壓延指利用壓輥壓力将上述擠入物壓制成薄片。壓 花指通過花輥和壓輥将上述薄片表面壓出一定形狀的花紋。然後按産品的不同寬度要求進 行切割,待切割好後,按照一定長度收卷得到成品。
根據樹脂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将膠膜分為 EVA 膠膜、POE 膠膜和 EPE 膠膜。EVA 膠膜以 EVA 樹脂為主要原材料,分為透明 EVA 膠膜和白色 EVA 膠膜,白色 EVA 膠膜在 透明 EVA 膠膜原材料的基礎上混入了白色填充物,例如钛白粉。POE 膠膜以 POE 樹脂為 主要原材料。EPE 膠膜又稱共擠型 POE 膠膜,将 EVA 與 POE 共擠壓膜,結合了兩者的 優點。市場化的 EPE 膠膜共有三層,兩邊的 EVA 層、POE 層以及中間的共聚物樹脂抗極 化層。由于成本等原因,目前主要商業化應用的膠膜是透明 EVA 膠膜,2020 年市占率達 61.40%。白色 EVA 膠膜市場占比 17%,POE 膠膜市場占比 14%。
行業集中度高,各大企業不斷擴産
行業壁壘較高,市場集中度高。光伏膠膜行業具有較高的壁壘,包括技術壁壘、客戶 壁壘以及資金壁壘。光伏組件的運營壽命較長,達 20 年以上,因此對膠膜的透光率、收 縮率、延伸率、剝離強度、交聯度、耐老化等方面有嚴格要求,這也造成了膠膜配方、改 性技術、生産工藝方面的高技術門檻。對于國内光伏組件廠商,海外市場占據相當大的比 重,而國際認證是光伏組件産品進入相關進口國的“通行證”(如:TUV 認證、UL 認證、 JET 認證),該認證有嚴格的标準和複雜的認證程序,組件廠商不會輕易更換上遊供應商, 造成了上遊膠膜行業具有較高的客戶壁壘。膠膜行業對生産設備,生産技術等要求高,其 購買與維護成本高昂,具有一定的資金壁壘。經過多年的發展,國産膠膜市占率不斷提高, 膠膜産能不斷從海外向國内轉移。根據 CPIA 的數據,2020 年福斯特市占率達到了 55%, 斯威克和海優新材分别占比 13%和 11%。
各大企業不斷擴産。為搶占市場和滿足日益提高的光伏性能要求,各大龍頭公司紛紛 開啟擴産之路。POE 膠膜因其優異的性能,能夠适用于雙玻組件,成為了各大企業擴産的 重要選擇。以福斯特為例,公司原計劃于 2021 年在浙江杭州投産 2 億平的 POE 膠膜,并 有 7.5 億平的 EVA 膠膜 POE 膠膜分别計劃于 2022/2023 年投産。
總體需求持續上升,需求結構将發生變化
從單玻組件到雙玻組件,推動 POE/EPE 膠膜需求提升。相對于單玻組件,雙玻組件 具有耐候性好、阻隔性能好、完美匹配雙面電池等優點。根據 CPIA 的數據,2020 年行業 雙玻組件的滲透率為 29.7%,其預測雙玻組件滲透率至 2025 年有望上升至 60%。雙玻組 件滲透率的大幅提高将拉動光伏玻璃和 POE/EPE 膠膜的需求。EVA 膠膜強度低,水蒸汽 透過率和吸水率較大,耐候性較差,用于雙玻組件上需要進行封邊,這會影響雙玻組件在 BIPV 中的應用。而 POE/EPE 膠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其具有更低的水蒸汽透過率,内聚 力更大,可使生産的雙玻組件不需要封邊。
總體需求持續上升。随着技術的不斷發展,每 GW 光伏組件所用膠膜需求會小幅下降, 但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還是會帶來光伏膠膜需求的大幅提升。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對未來五 年全球新增裝機的預測,光伏組件安裝量和生産量的容配比按照 1:1.2 來計算,我們預測 2025 年樂觀情況下膠膜需求 36.0 億平,CAGR 為 18.7%,保守情況下膠膜需求為 29.4 億平,CAGR 為 14.0%。
需求結構将發生變化。目前 POE 樹脂全部來自于進口,國内還未有 POE 量産裝置。 但部分國内企業 POE 已進入中試階段,國産 POE 有望在 2025 年左右形成大規模生産能 力,POE 的高昂價格料也會有所下降。我們預計 POE 膠膜在 2021-2024 年市占率将小幅 提升,在 2025 年市占率将有突破式提升。
光伏級 EVA 進口依賴度高,中短期供需偏緊
EVA 樹脂由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共聚而成,下遊應用包括光伏、發泡、電纜等。EVA 為乙烯系列聚合物,由乙烯與醋酸乙烯酯(VA)共聚而成,VA 的含量不同會導緻性能的 不同,VA 含量在 10%-20%為彈性材料,超過 30%時為塑性材料。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數 據,EVA 樹脂生産成本主要來自于原材料,占比達 69%,制造費用占比達 30%。EVA 下 遊消費包括光伏膠膜、發泡料、電纜料、熱熔膠、塗覆料、農膜等,據卓創資訊數據,2020 年光伏 EVA 主要用在光伏膠膜、發泡料和電纜料,分别占比 34%、29%與 17%。
光伏級 EVA 大量依賴進口,國産替代程度将不斷提高。我國 EVA 樹脂生産工藝主要 有巴塞爾管式、巴塞爾釜式和艾克森美孚釜式等,受限于技術水平,國内隻有部分企業可 以産出光伏級 EVA 樹脂,産品大量依賴進口。2020 年,我國國産光伏級 EVA 約 15 萬噸, 進口約 40 萬噸,進口依賴度為 73%。随着技術攻關,國内企業有望突破光伏級 EVA 生産 壁壘,國産替代程度将不斷提高。據我們預測,2023 年光伏級 EVA 進口依賴度有望下降 至 57%。
價格持續上升,預計光伏級 EVA 中短期供需仍偏緊。受益于下遊光伏膠膜需求的不 斷提升,EVA 樹脂價格也不斷上漲,從 2020 年 7 月 10200 元/噸漲至 22000 元/噸,漲幅 達 115.7%。雖然近兩年有部分新增光伏 EVA 産能,但産品性能需要經過較長時間驗證, 且産能爬坡需要時間,疊加光伏膠膜需求不斷上升,中短期光伏級 EVA 供需預計仍偏緊。 假設 2021/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分别為 160/210GW, 光伏組件安裝量和生産量的 容配比按照 1:1.2 來計算,我們預計光伏級 EVA2021 年/2022 年需求為 65.0/83.3 萬噸, 供應缺口分别為 2.3/-0.1 萬噸。
POE 性能優越,國産化尚需時日
POE 性能優越,用途廣泛。聚烯烴彈性體(POE)是由乙烯與 α-烯烴(如 1-丁烯、 1-己烯或 1-辛烯)無規則共聚得到的彈性體。由于其分子鍊中既有聚乙烯結晶鍊段,常溫 下可起到物理交聯點的作用,又存在乙烯與 α-烯烴無規則共聚鍊段形成的無定型區,因此, POE 在常溫下無需硫化即可呈現出橡膠的高彈性,在高于聚乙烯鍊段熔融溫度時又可以發 生塑性流動。POE 具有優異的剛韌平衡性能,良好的低溫韌性、流變性能及力學性能,目 前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部件、聚合物改性、發泡、電線電纜、光伏膠膜及熱熔膠等諸多領域。
POE 主要技術難點在于茂金屬催化,國内多家企業布局研發。受益于下遊需求的快 速增長,尤其是光伏膠膜需求,POE 價格一路上漲,從 2020 年 11 月 13600 元/噸漲至 22000 元/噸,漲幅達 61.8%。POE 生産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尤其是開發高活性、耐高 溫、共聚能力強的适用于均相高溫溶液聚合的高性能茂金屬催化劑。目前國内企業尚未完 全突破 POE 的工業化生産,但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各科研機構、企業正在抓緊研發, 部分企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萬華 POE 項目已完成中試,除萬華化學外,天津石化、惠 生新材料及京博石化等均有建設 POE 裝置的計劃。
光伏背闆簡介
光伏背闆生産工藝分為複合和塗布兩種。太陽能背闆的原材料主要有 PET 基膜、氟 材料和膠粘劑。其中 PET 基膜主要提供絕緣性能和力學性能,但耐候性比較差;氟材料主 要為 PVF(聚氟乙烯)和 PVDF(聚偏氟乙烯),分為氟膜和含氟樹脂兩種形式,提供絕 緣性、耐候性和阻隔性;膠粘劑在複合型背闆中用來粘貼 PET 基膜和氟膜。光伏背闆生産 工藝分為複合和塗布兩種,複合指通過膠粘劑将氟材料以氟膜的形式複合在 PET 基膜上, 塗布通過特殊工藝将含氟樹脂直接塗覆在 PET 基膜上。目前市場上應用的主要是複合背闆, 市占率在 75%以上。
光伏背闆種類多樣。根據是否含氟可以将背闆分為雙面氟膜背闆、單面氟膜背闆和不含 氟背闆,因其各自耐候性等特性适用于不同環境,總體來說對環境的耐候程度依次下降,價 格也依次降低。還可以根據所用氟材料的不同,将氟膜分為 T 膜和 K 膜。T 膜即 PVF 薄膜, K 膜即 PVDF 薄膜。例如 TPT 型背闆就是在 PET 基膜的雙面複合上 PVF 薄膜,是目前市場 上雙面含氟背闆中最常見的類型,其可以保護組件背面免受濕、熱和紫外線侵蝕。
市場格局相對集中,背闆透明化是未來趨勢
市場格局相對集中,需求穩定增長。經過多年的發展,光伏背闆行業形成了相對集中 的競争格局,2019 年 CR5 為 80%,其中賽伍技術出貨量 1.65 億平米,市占率為 30%, 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中來股份以 1.16 億平米的出貨量位居第二,市占率為 21%。從需求端來看,受雙玻組件市占率提升影響,光伏背闆增速有所放緩,我們預計 2023 年光 伏背闆需求 7.12 億平米,CAGR 為 4.55%。
背闆透明化是未來趨勢。相對于普通背闆,透明背闆可以适用于雙面電池,提升發電 效率。相對于光伏玻璃,等面積透明背闆更加輕薄,且抗紫外線、耐鹽堿性能更加優異。 因此,在工商業屋頂項目和人力成本較高地區,透明背闆有着絕對的優勢。目前賽伍技術、 中來股份、旗濱集團等都開始布局透明背闆賽道,随着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透明背闆成本 預計存在着 30%左右的下降空間,市占率也有望不斷提高。
光伏焊帶簡介
光伏焊帶主要成本為原材料成本。光伏焊帶是是光伏組件焊接過程中的重要原材料, 又稱鍍錫銅帶或塗錫銅帶,可以分為互連焊帶和彙流焊帶。互連焊帶用于連接光伏電池片, 彙流焊帶是用于連接光伏電池串及接線盒。光伏焊帶主要由銅基材、錫合金塗層和助焊劑 經過加工而成,在其生産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在 90%以上。光伏焊帶生産首先将銅基材放線壓延,然後經過退火、助焊,最後浸錫得到成品。
光伏焊帶分多種類型,MBB 焊帶應用較多。根據性能及适用領域,光伏焊帶可以分 為多種類型。互連焊帶主要包括常規互連焊帶、MBB 焊帶、低溫焊帶、低電阻焊帶等;彙 流焊帶主要包括常規彙流焊帶、沖孔焊帶、黑色焊帶、折彎焊帶等。目前市場上主流光伏 焊帶産品為适用于多主栅組件的 MBB 焊帶,其比常規焊帶更細,有利于減少對電池片的 遮光,更有效地利用太陽光,同時提高主栅數目有利于縮短電池片内電流橫向收集路徑, 降低串聯電阻,減少電池功率損失。
需求持續增長,組件技術變化帶來不同焊帶格局變化
市場充分競争,需求持續增長。光伏焊帶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競争格局較為分散。 行業内具有獨立研發、生産光伏焊帶能力的廠家超過 20 家,其中蘇州宇邦、同享科技、 西安泰力松、威騰電氣、太倉巨仁、蘇州賽曆、江蘇太陽科技規模較大。從需求端來看, 随着下遊裝機量提升,焊帶需求有望持續增長,我們預計 2025 年光伏焊帶需求達 21.8 萬 噸,CAGR 為 17.6%。
組件技術變革帶動上遊焊帶格局變化。多主栅技術能夠減少光伏焊帶的遮光面積,同 時可有效縮短電池片内電流橫向收集路徑,降低串聯電阻,減少電池功率損失,從而提升 光伏組件的光轉化效率。據 CPIA 預計,9 主栅以上技術市場占比會持續增加,這會帶來 多主栅焊帶需求的變化。與傳統組件相比,疊瓦組件具有同等面積下轉換效率和功率更高、 遮擋效應影響小等諸多優勢。随着疊瓦組件的逐步推廣,疊瓦焊帶的需求也會相應提升。
導電膠或部分代替光伏焊帶
導電膠是具有導電性的膠粘劑,功能與光伏焊帶相似。導電膠是一種固化或幹燥後具 有導電性的膠粘劑。與光伏焊帶相似,它可以将多種導電材料連接在一起,使被連接材料 間形成電的通路。導電膠由樹脂基體、導電粒子、稀釋劑、交聯劑和增韌劑等構成,基體 主要包括環氧樹脂、有機矽樹脂、聚酰亞胺樹脂、丙烯酸酯樹脂、聚氯酯等。導電膠按導 電膠中導電粒子的種類不同,可将導電膠分為銀系導電膠、金系導電膠、銅系導電膠和炭 系導電膠等,應用最廣的是銀系導電膠。
疊瓦組件優勢明顯,導電膠是降本增效關鍵。疊瓦是指将傳統電池片切為 1/5 大小後, 使用導電膠将電池片黏結在一起,再将電池串連接起來。傳統組件一般會保留約 2 到 3 毫 米的電池片間距,而疊瓦工藝實現無電池片間距,在同樣面積下可以放置更多的電池片(60 型常規組件可封裝 66 片),因此功率和轉換效率更高。疊瓦組件還具有可靠性高、抗陰影 能力增強等諸多優點,但導電膠的高成本制約着其應用。導電膠是疊瓦組件生産成本中的 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導電膠制備成本下降,疊瓦組件滲透率将會大幅提升。
光伏導電膠技術被國外廠商把持,國産化降本後有望規模應用。疊瓦組件對導電膠的 電導率、粘結效果、固化時間有較高的要求,這也造成了光伏導電膠的生産有一定的技術 壁壘。目前光伏導電膠供應商有德國漢高、德邦、賀利氏和蘇州瑞力博,上市公司回天新 材的光伏導電膠已成功在标杆客戶首單供貨。相對于光伏焊帶,光伏導電膠的成本要高很 多,這也是制約其規模應用的最重要因素。随着國内企業的不斷研發,國産化降本突破, 國産光伏導電膠料也将廣泛應用于光伏電池連接。
光伏矽膠簡介
光伏矽膠分單組分膠和雙組分膠,各自應用不同。光伏矽膠可以分為單組分矽膠和雙 組分矽膠。顧名思義,單組分膠隻含一個組分,主劑和固化劑一起存放,膠粘時直接使用, 固化時由表及裡逐步固化,難以固化太厚的膠層,通常用于鋁邊框與層壓闆的粘接、接線 盒與層壓闆的粘接。雙組分膠分為 A 和 B 兩個組分,使用前需要将 A 和 B 兩個組分按比 例混合,固化時内外同時固化,可固化較厚膠層,在光伏組件中在一般用于接線盒的灌封。
光伏矽膠主要由基礎聚合物、填料、固化劑、特性添加劑等經過加工而成,原材料成 本占比在 90%以上。光伏矽膠組成成分有基礎聚合物、填料、交聯劑、催化劑、偶聯劑及 固化促進劑等。單組分矽膠制備将所有組分融合在一種成品裡,首先将聚合物和填料混合、脫水、冷卻,然後加入助劑混合制膠,最後灌裝即可得到成品,整個過程中産生的水或其 他氣體冷凝後用活性炭進行吸附。雙組分矽膠 A、B 組分分開制備,使用時兩組分再按比 例進行混合。首先将聚合物和填料攪拌混合,然後螺杆脫氣灌裝即可得到 A 組分。B 組分 的制備較 A 組分稍顯複雜,首先将聚合物和填料預混、脫水、冷卻,然後加入助劑混合制 膠,最後灌裝即可得到成品。在光伏矽膠的生産成本中,原材料占據了絕大部分。據集泰 股份公告,2020 年矽膠生産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達 92.7%,制造費用占比為 4.9%。
需求持續增長,供需将持續偏緊
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到 2025 年達 41.58 萬噸。受益于下遊光伏裝機需求的穩定增長, 光伏矽膠的需求也将持續增長。假設 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 330GW,光伏組件安裝量 和生産量的容配比按照 1:1.2 來計算,2025 年單 GW 光伏組件需膠量 1050 噸計算,我 們預計 2025 年光伏矽膠需求量為 41.58 萬噸,CAGR 為 17.30%。
新增産能較少,供需有望持續偏緊。光伏組件工作年限需達到 25 年以上,且工作環 境較為惡劣,從而要求光伏矽膠具備優異的力學性能、良好的粘接能力以及能夠耐黃變、 耐濕熱、耐紫外線等。光伏矽膠的生産難度較高,國外廠家有道康甯、樂泰等,國内廠家近幾年才取得技術突破,國内隻有北京天山、回天新材、矽寶科技、集泰股份、杭州之江 等少數公司具備量産能力。據我們統計,光伏矽膠近兩年新增産能約為 7.88 萬噸,供需将 持續偏緊。
合盛矽業:矽基新材料龍頭企業,産業協同效應突出
公司主要生産工業矽和有機矽,兩者相互穩定,協同效應明顯。公司主要從事工業矽 及有機矽等矽基新材料産品的研發、生産及銷售,是我國矽基新材料行業中業務鍊最完整、 生産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截止 2020 年末,公司具有工業矽産能 73 萬噸/年,位居全國 首位,2020 年國内市場占有率達 24.05%;有機矽單體(折聚矽氧烷)産能 53 萬噸,占 全國産能 16%。随着石河子 40 萬噸有機矽單體産能逐步釋放,公司國内占有率将得到進 一步提升。工業矽與有機矽單體互為上下遊,兩者相互穩定,協同效應明顯。
公司技術積累深厚,有機矽産品持續發力。有機矽材料屬于高性能新材料,産業關聯 度大,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新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 以扶持。公司在有機矽領域技術積累深厚,截至 2021 年 4 月,公司取得授權專利 134 項,主導或參與各類标準的制定或修改 26 項,發表科技文章二十餘篇。公司響應國家發展需 要,在有機矽深加工領域持續發力,公司 IPO 募投項目有機矽年産 10 萬噸矽氧烷及下遊 深加工項目、石河子生産基地年産 20 萬噸密封膠項目均已投産,産業鍊得到進一步延長。
受益于下遊多晶矽擴産,工業矽需求旺盛。在光伏行業高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多晶 矽産能迅速擴張,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矽生産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 會的統計/預測,2021/2022 年國内有 20/30 萬噸左右的新增多晶矽産能。工業矽是多晶矽 生産的主要原料,下遊多晶矽的擴産将極大拉動工業矽的需求,公司作為工業矽龍頭,将 大幅受益。
三孚股份:矽化合物龍頭化工企業,循環經濟優勢凸顯
公司主要生産化工中間産品,原材料和産品互為補充,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鍊條。公司 目前在産在銷的主要産品有:三氯氫矽、四氯化矽、高純四氯化矽、氫氧化鉀以及硫酸鉀。 這些産品為化工中間産品,經過下遊廠家加工後成為成品,用于不同領域。公司另有電子 級二氯二氫矽、電子級三氯氫矽産品、矽烷偶聯劑生産項目即将建成投産。兩種電子産品 和矽烷偶聯劑的主要原料均為公司三氯氫矽産品,随着項目投産,公司矽化合物相關産業 鍊将進一步延長。
受益于下遊多晶矽擴産,三氯氫矽景氣度提升。多晶矽是三氯氫矽最主要的下遊産品, 在光伏行業高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多晶矽産能迅速擴張,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矽生 産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的統計/預測,2021/2022 年國内有 20/30 萬噸 左右的新增多晶矽産能。三氯氫矽下遊需求的提升帶動價格回升,公司三氯氫矽業務有望 獲得較大的增長。
新增投資建設 5 萬噸三氯氫矽項目,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目前是我國三氯氫 矽産能第二大企業,産能最大的浙江新安三氯氫矽主要以自用為主。近期公司公告新增投 資建設 5 萬噸三氯氫矽項目,達産後公司将擁有三氯氫矽産能 11.5 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 三氯氫矽龍頭,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大幅受益于三氯氫矽高景氣度。
隆華科技:國産 ITO 靶材龍頭,先發優勢明顯
公司在傳統業務基礎上積極培育開拓了靶材、超高溫特種功能材料等新材料。公司的 傳統業務包括傳熱節能設備和水處理系統。近年來,公司積極實施“業務轉型、二次騰飛” 戰略,培育開拓了靶材、超高溫特種功能材料以及軍民融合新型高分子複合材料等新材料 業務。從營收和毛利來看,公司新材料業務占比不斷提高。
公司是國産 ITO 靶材龍頭,技術積累深厚。公司通過收購廣西晶聯光電材料責任有限 公司進軍 ITO 靶材業務,在晶聯光電原有基礎上進行系統的工程技術研發,從根本上解決 了大尺寸 ITO 靶材生産技術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問題。目前公司子公司晶聯光電具備 ITO 靶材年生産能力 120 噸。公司技術積累深厚,形成以總經理孫建科先生為首、聚集大批國内 知名材料專家的技術團隊,擁有發明專利 7 項,實用新型專利 56 項,獲得科研成果 7 項 和軟件著作權 12 項。
異質結成為第三代電池技術已成共識,ITO 靶材先發企業有望受益。異質結電池具有 轉換效率高、工藝溫度低、穩定性高、衰減率低、雙面發電等優點,成為第三代電池技術 毋庸置疑。ITO 靶材作為異質結電池生産的必備材料,必将受益于異質結電池技術爆發。 ITO 靶材生産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且産品性能對下遊産品影響較大,下遊廠商預計将嚴 格挑選供應商,隆華科技将具備極大的先發優勢。
福萊特:規模優勢明顯,持續擴産鞏固龍頭地位
公司是全球光伏玻璃龍頭,規模優勢明顯。公司是目前國内領先的玻璃制造企業,主 營業務為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和家居玻璃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其中,光伏玻 璃是最主要的産品。截止 2020 年末,公司擁有光伏玻璃産能 6400t/d,處于國内龍頭地位。 與同行業公司相比,公司生産成本明顯偏低,規模優勢明顯。
光伏玻璃将受益于光伏裝機量和雙玻組件市占率提升。太陽能具有儲量豐富、利用過 程清潔等諸多優點,因此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據 CPIA 預計,到 2025 年時,全球樂觀 情況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 330GW,CAGR 為 20.5%。相對于單玻組件,雙玻組件能利 用反射光,從而提高組件功率。據 CPIA 預計,2025 年雙玻組件市占率将提升至 60%。 随着光伏裝機量和雙玻組件市占率的持續提升,光伏玻璃需求必将極大提升。
大産線逐步投産,龍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大産線可顯著降低光伏玻璃的生産成本, 公司目前單線日熔量可達 1200t/d,技術全國領先。為滿足日益旺盛的光伏玻璃需求,公 司大幅擴産。據公司公告,目前在建産能達 375 萬噸/年,公司預計将于 2021-2022 兩年 逐步投産,公司的龍頭地位将進一步鞏固。
旗濱集團:強勢入局光伏玻璃,市占率有望大幅提升
公司是國内優質建築玻璃原片龍頭企業之一。公司從事玻璃産品制造與銷售,包括優 質浮法玻璃原片、節能建築玻璃、高鋁電子玻璃、中性硼矽藥用玻璃、光伏新材料等玻璃 産品。2020 年公司銷售優質浮法玻璃原片 11377 萬重箱,位居全國前列。經過 10 多年的 發展,公司已成為一家集矽砂原料、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光伏新材料玻璃、電子玻璃、藥 用玻璃研發、生産、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玻璃企業集團。
積極擴建光伏玻璃,有望進入光伏玻璃第一梯隊。憑借在浮法玻璃領域的深厚技術積 累和持續研發,公司超白浮法面闆性能實現突破,其相比壓延玻璃在發電功率上有一定優 勢,三季度内已形成訂單,預計未來業績将逐步釋放。随着 3 條超白浮法生産線陸續完成 改造,5 條超白壓延生産線陸續建成投産,公司光伏玻璃産能将達到 8500t/d,産能規模将 擠入第一梯隊。
山東海化:國内純堿龍頭,上下遊協同并進
公司以純堿為主導産品。公司立足鹽化産業,産品包括原鹽、純堿、溴素、氯化鈣等, 其中純堿産能 280 萬噸,是國内純堿的主要生産企業之一。公司以純堿産品為主導,2020 年純堿生産 254 萬噸,銷售 250 萬噸,實現銷售收入 30.8 億,占總營收比達 83.71%。公 司地處渤海萊州灣南岸,是國内重要的海鹽産區,地下鹵水資源豐富,為純堿、原鹽、溴 素、氯化鎂等産品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各産品相輔相成,互惠互生,協同效應顯著。
受益于光伏玻璃産擴産,純堿景氣向上。玻璃是純堿的主要下遊應用,其占據純堿下 遊消費 60%以上。玻璃又可以細分為平闆玻璃、日用玻璃和光伏玻璃。在光伏行業的高速 發展下,光伏玻璃擴産迅速。據卓創資訊預計,我國 2021/2022 年共投産光伏玻璃 1500 萬噸/年以上,下遊需求的提升将拉動純堿價格回升,公司主營業務純堿有望大幅增長。
布局小蘇打和鹵鹽,上下遊協同并進。公司以純堿業務為主導,不斷向上下遊拓展, 目前在建工程有東營 100 萬噸/年鹵鹽工程、10 萬噸/年小蘇打項目。建成達産後,公司将 構建起原鹽、純堿、小蘇打全産業鍊,同時輔以溴素、氯化鈣、硫酸鉀、氯化鎂等産品, 從而實現各産品協同操作,極大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友化工:純堿粘膠雙龍頭,氯堿、有機矽貢獻業績增量
公司是純堿粘膠雙龍頭。公司聚焦于化纖、純堿、氯堿及有機矽四大主業,同時配套 熱電、原鹽、堿石、物流、國際貿易等循環經濟體系。截至 2021Q3,公司擁有純堿 340 萬噸、粘膠短纖 78 萬噸産能,居于全國前列;并有 PVC50.5 萬噸、燒堿 53 萬噸、有機 矽單體 20 萬噸産能,産品主要應用于用于紡織、玻璃、有色金屬冶煉、合成洗滌劑、化 學建材等行業。
氯堿、有機矽貢獻不可忽視。氯堿行業是高污染、高能耗行業,國家對新建和改擴建 産能提出了嚴格的準入标準和要求,未來兩年新增産能較少。同時随着環保政策趨嚴,落 後産能會逐步退出,公司 PVC 和燒堿生産具有相對成本優勢,有望因此受益。有機矽海 外産能基本保持穩定,下遊需求穩定增長,訂單逐漸向國内轉移,有機矽業務亦會為公司 提供持續現金流。(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遠興能源:天然堿龍頭,上下遊一體化優勢明顯
公司是國内天然堿和小蘇打龍頭。公司主要從事天然堿法制純堿和小蘇打、煤炭、煤 制尿素、天然氣制甲醇等産品的生産和銷售。其中純堿産能 180 萬噸,居全國第四位;小 蘇打産能 110 萬噸,居全國第一位,占全行業 60%左右;合成氨/尿素産能 80/154 萬噸; 煤炭産能 450 萬噸和甲醇産能 100 萬噸。截止 2020 年末,公司擁有 3 個天然礦藏區。其 中安棚堿礦擁有探明儲量 15,002 萬噸,保有儲量 7,370 萬噸;吳城堿礦擁有探明儲量 3,267萬噸,保有儲量 2,206 萬噸;查幹諾爾堿礦擁有探明儲量 1,134 萬噸,保有儲量 232.15 萬噸。
下遊一體化發展,積極構建全産業鍊。公司以天然堿業務起家,不斷向上下遊拓展。 截止 2020 年末,公司擁有 3 個天然礦藏區,極大的保障了上遊原材料的供應。與此同時, 公司利用純堿和小蘇打積極開發下遊快消類産品,包括食用類的食用純堿、食用小蘇打、 泡騰片等;清潔類的小蘇打牙膏、果蔬泡泡、洗衣機槽清潔寶等,形成了從堿礦到純堿、 小蘇打再到終端消費品的全産業鍊。
上海天洋:環保粘接材料領先供應商,擴産膠膜打開成長空間
公司是環保粘接材料領先供應商。公司緻力于高性能環保粘接材料及熱熔牆布的研發 與生産,産品包括膠粉膠粒、網膜、太陽能封裝膜、膠膜、熱熔牆布及反應型膠粘劑,廣 泛應用于電子、汽車、軌道交通、光伏、紡織服裝、建材等諸多行業。公司目前是國内最 大的 PA、PES 熱熔膠産品生産企業之一,并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形成了穩定 的品牌優勢。
把握光伏發展機遇,大幅擴産封裝膠膜。公司相繼與江蘇如東洋口港經開區管委會、 海安經開區管委會、昆山市千燈鎮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協議,項目投資總額共計 31.5 億元, 一期共計年産 4.5 億平方米太陽能封裝膠膜。項目達産後,公司将擁有光伏膠膜産能 5.17 億平米,有望跻身行業前列。
萬華化學:基礎化工龍頭,多闆塊持續發力
公司是我國基礎化工龍頭。公司主要從事聚氨酯(MDI、TDI、聚醚多元醇),乙烯、 丙烯及其下遊 HDPE、LLDPE、PP、PVC、丙烯酸、環氧丙烷等系列石化産品,SAP、 TPU、PC、PMMA、有機胺、ADI、水性塗料等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産品應用于化工、輕工、紡織、建築、家電、建材、交通運輸等諸多領域。通過不斷的研 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公司已成為極具競争優勢的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供應 商。
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領域持續發力。憑借雄厚的技術與人才資源積累,公司在 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領域不斷取得突破,護城河不斷拓寬,成為全球一流化學公司 指日可待。公司持續加碼新能源相關材料,在锂電材料領域全面布局,包括但不限于三元 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磷酸鐵锂正極材料及前驅體、負極材料、氧化锆陶瓷材料及軟包電芯 等。石化系列項目穩步推進,逐漸實現以 POE 為代表的高端石化産品的國産替代,做大 做強産業集群。積極培育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項目,大力探索可降解材料、半導體材料、 膜材料、日用化學品、車用材料等新增長點,有望打開高成長新格局。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