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快速進入城建時代後,紅磚開始慢慢普及,後來一度成為建設的主力軍,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農村,幾乎随處可見紅磚,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紅磚的使用量卻在逐年降低,這又是為什麼呢?
對于這個問題,其實與中國的發展越來越注重質量有關,畢竟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度被世界不少國家譽為發展的典範,所以中國的不少政策都極具有參考意義。
中國紅磚使用量的減少其實與紅磚本身和環境保護有着莫大的關系,雖然紅磚成本低,而且非常耐用,但是它的缺點也不少,在越來越注重建築工程的今天,紅磚的缺點開始顯露,這也就讓不少建築工程開始放棄使用紅磚。
另外紅磚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是紅磚使用量減少的又一個原因,那麼讓紅磚從深受歡迎到被禁止生産的原因細分下來都有哪些呢?它的危害有多大呢?看看便知。
一、中國開始禁止使用紅磚
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撼到了整個中國,也提醒了中國當代要多麼重視防震設計,于是從這時開始起,中國開始逐步禁止使用紅磚,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紅磚的抗震性太差,根本不足以防震。
紅磚的抗震性差是紅磚的一個固有缺點,但是因為中國大部分地區地質結構穩定,所以掩蓋了紅磚的缺點,不過真有地震來臨時,紅磚的缺點便暴露無遺。汶川地震的教訓讓中國不少建築學專家呼籲禁用紅磚,後來國家開始花大力氣禁用紅磚,改用抗震性更好的材料。
抗震性差僅僅隻是紅磚缺陷的一方面,因為建築穩固取決于公差性小的建築材料,但是因為紅磚的公差很大,所以造成了紅磚砌成的建築在建築安全性方面很成問題,這導緻紅磚成為了不少建築隐患的根源。
因為紅磚公差性大的緣故,造成了不少紅磚在不少已經建成的建築上暴露出了問題,為了防止問題繼續擴大化,國家禁止使用紅磚也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為什麼紅磚的公差會顯得很大呢?
這與紅磚的生産有着莫大的關系,曾經紅磚的生産主要依托于小型磚廠,這讓紅磚的公差顯得越來越大,所以這也導緻了紅磚的公差難以控制,于是不少紅磚的公差很大。
在使用後紅磚雖然表面上不會造成問題,但是時間一久問題便顯露了,甚至會因為數塊紅磚的問題導緻已經建成的建築成為了危樓。
所以改用生産效率更高更嚴謹的建築材料來當作建築主力軍是符合建築工業發展的必然規律的,這也讓紅磚開始退出了建築行業的舞台。
二、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紅磚被國家禁用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紅磚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是日趨嚴重了,因為紅磚大部分都是小磚廠生産的,所以很難把控生産中的環保問題,加上紅磚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這對環境保護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當今已經是有毒氣體中的常見氣體了,特别是一氧化碳,倘若濃度過高,很快會使人窒息死亡,所以生産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為了避免生産安全事故的發生,避免有毒氣體的大量産生也是一個必要的環節。
同時二氧化硫作為一種會導緻酸雨的氣體,它的生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禁止紅磚生産不僅是一個環境保護問題中的必要措施,更是體現生産安全的一個重要進步。
除了在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大量有毒氣體外,紅磚因為生産原料取自于粘土,這會對土壤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于是從這一點來看禁止紅磚的生産也是有利于土壤的保護。都知道中國的土地沙漠化非常嚴重,不僅是西北,就連江西省這種南方省份在不注重環境保護下也發生了土地沙漠化,于是為了保證土壤的活力,防止粘土被大規模用于生産紅磚,國家禁止生産紅磚也是對土地沙漠化的遏止措施。
雖然目前紅磚的大量生産還不至于導緻非常嚴重的土地沙漠化,但是大量農田喪失土地活力已經是看得見的危害了,衆所周知糧食生産關乎國家安全問題,所以這一點國家自然也是非常重視的,因此為了保障糧食的安全,國家開始取締紅磚的生産。
紅磚被禁止生産後,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有效的有機材料磚塊,不僅生産更加具有嚴謹性,并且抗震性也更強,同時還極大地減輕了環境的污染。
從這幾點來看國家發出禁止紅磚生産的措施是非常正确的,這不僅推動了建築行業的發展,還加強了環境的保護,可謂是意義深遠。
過去成為建築主力軍的紅磚,到了今天卻被禁止生産,看似是對建築行業的整頓,實則意義深遠,這不僅讓新型建築材料登上了舞台,還保護了環境,讓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得以落到實處,所以這也是國家當前針對建築行業的重要舉措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