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點數數據排列方式說明?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算”,你會發現括号中寫着“祘”,同頁中還有“筭”,注:同“算”原來“算”、“筭”、“祘”三個字都讀“suàn”,你讀對了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浮點數數據排列方式說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算”,你會發現括号中寫着“祘”,同頁中還有“筭”,注:同“算”。原來“算”、“筭”、“祘”三個字都讀“suàn”,你讀對了嗎?
可别誤認為“筭”、“祘”隻是“算”的繁體字那麼簡單,這裡可是有曆史來曆的,一塊來學習吧。
“算”、“筭”、“祘”都與計算有關,我國詞典始祖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解釋:
“筭,長六寸,計曆數者,從竹從弄,言弄乃不誤也。”大意是:“筭”是一種六寸長(今約20cm)的竹制計算工具,後來也有木制或玉制的,古稱“算籌”。
“算,數也,從竹從具,讀若筭。”大意是:“算”是計算數目,讀音與“筭”相同,古也稱“籌算”。
“祘”由兩個“示”組成,出現得比較晚。許慎解釋“示,神事也”。古人看着那些神秘的人用幾根小竹棒擺弄幾下就算出數字,認為是神的顯示,因此和迷信聯系在一起。
許慎認為“筭”是一種工具,即為算籌,而“算”指計算,是籌算。但是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中多用“筭”,而鮮用“算”,清代以後才多用“算”,而鮮用“筭”。
“筭”(或“算”)與先秦的“數”結合,形成了新詞“筭數”(或“算數”)。1984年出土的漢簡《筭數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數學竹簡,首次出現“筭數”一詞。
“算”、“筭”、“筭數”、“算數”正好體現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見長,形成了算法化的特色。
延伸閱讀:
1、徐品方《數學趣史》,科學出版社,2013
2、潘有發《初等數學史話》,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
3、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4、郭書春主編《中華大典.數學典》序言,山東教育出版社,201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