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萬台,這是現代集團2020年在全球市場中獲得的戰報。
以去年全球銷量平均來看,現代集團仍然是全球第一梯隊汽車集團,雖然相比于豐田的952萬台、大衆的930萬台以及日産聯盟的783萬台銷量有所不足,但現代集團以排名第四的出色成績,扛住了所有競争者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層面,現代集團的銷量超越了通用汽車、福特汽車以及本田汽車。
相比于本田的479萬台全球銷量,現代集團有着絕對意義上的銷量優勢,雖然現代集團包含現代、起亞兩個品牌,但全球層面的戰略成績仍然不可忽視。
與其它頂流汽車品牌相同,現代集團的全球銷量分布數據較好,其中韓國本土消化接近20%的銷量,海外市場銷量達到80%。
從布局上來看,現代集團全球層面布局良好,沒有過度依賴于某一市場,而韓國市場作為現代集團發展大後方,每年穩定提供百萬銷量。
對于韓系車來說,其唯一的痛點在于痛失中國乘用車市場,在這個龐大的2200萬量級乘用車市場中,現代集團主導的韓系車市場占有率已經下滑到了可憐的3%。
在去年,每賣出100台車,隻有3台來自于現代集團。
主流的汽車品牌,以中國品牌長城、吉利、長安為例,每年銷量輕松達到百萬級,市場占有率達到5%以上才是合格标準。
從目前來看,現代集團兩大品牌累計隻有3%左右的市場占有率,被中國品牌拖着打已經是一個不争的事實。
現代去年在中國的銷量為50萬,起亞去年在中國的銷量為25萬,兩者與輕松破百萬的中國品牌相比,差距甚大。
韓系車擁有出色的技術儲備,這是屹立于全球乘用車市場不倒的根本,一方面是質量控制體系,另一方面是缜密的産品規劃布局,韓系車在全球市場運營狀态良好,離不開有條不紊的産品布局規劃。
這些年,韓系車在中國遭遇滑鐵盧的關鍵是在于産品推進遇到了斷層。
産品一旦出現斷層,在市場選無可選的當下必然會被替代,2016-2019年是中國品牌借勢騰飛的四年,而這四年恰恰又是韓系品牌産品斷層的四年,韓系車極大一部分銷量被中國市場所取代。
韓系車在中國市場沒有構建出濃烈的品牌黏接關系,粉絲文化不夠突出,導緻在産品斷層時流失一部分用戶群體。
此外,中國品牌乘用車崛起速度較快,成為瓜分韓系品牌的核心選手,事實上,中國品牌的崛起不僅僅瓜分了韓系品牌的市場份額,同時針對法系車、美系車以及一部分歐洲車市場進行了搶奪,韓系車不是唯一的戰敗者。
回頭用心衡量韓系車,兩大品牌在中國累計銷量為75萬台,雖然仍具有一定聲量,但的确相比于曾經輕松破百萬的市場份額下滑嚴重,對于韓系車來說,抓不住的市場份額背後,是中國市場運營經驗缺失以及強大對手層出不窮的直接體現。
畢竟在當下乘用車市場中,韓系車可以不是唯一的選擇,也可以不用出現在購買清單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