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
路由器的一個作用就是為經過路由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并将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絡系統通信負荷,節省網絡系統資源,提高網絡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絡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完成這項工作,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通常情況下,路由器根據接收到的IP數據包的目的網段地址查找路由表決定轉發路徑.路由表中需要保存子網的标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要到達此目的網段需要将IP數據包轉發至哪一個下一跳相鄰設備地址等内容,以供路由器查詢使用.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上,這意味着路由器如果要維護的路由信息較多時,必須要有足夠的RAM,而且一旦路由器重新啟動,那麼原來的路由信息都會消失.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靜态路由表),也可以是根據網絡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動态路由表),它是根據路由選擇協議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絡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路由器的另外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網絡.一般來說,異種網絡互聯與多個子網互聯都應采用路由器來完成.
2.路由表的構成
通常情況下,路由表包含了路由器進行路由選擇時所需要的關鍵信息.這些信息構成了路由表的總體結構.理解路由表的構成對我們進行路由維護和排錯有重要意義,下面将講述路由表的結構成分.
(1)目的網絡地址(Dest):用于标識IP包要到達的目的邏輯網絡或子網地址.
(2)掩碼(Mask):與目的地址一起來标識目的主機或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将目的地址和網絡掩碼”邏輯與”後可得到目的主機或路由器所在網段的地址.掩碼由若幹個連續”1”構成,既可以用點分十進制表示,也可以用掩碼中連續”1”的個數來表示.
(3)下一跳地址(Gw):與承載路由表的路由器相鄰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有時也把路由器的下一跳地址稱為路由器的網關地址.
(4)發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學習到該路由跳目的接口,也是數據包離開路由器去往目的地将經過的接口.
(5)路由信息的來源(Owner):表示該路由信息是如何學習到的.路由表可以由管理員手工建立(靜态路由表);也可以由路由選擇協議(OSPF)自動建立并維護.路由表不同的建立方式也決定了其中路由信息的不同學習方式.
OSPF:OSPF是一個内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簡稱IGP),用于在單一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AS)内決策路由。是對鍊路狀态路由協議的一種實現,隸屬内部網關協議(IGP),故運作于自治系統内部。OSPF路由協議是一種典型的鍊路狀态(Link-state)的路由協議,一般用于同一個路由域内。在這裡,路由域是指一個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組通過統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協議互相交換路由信息的網絡。
(6)路由優先級(pri):決定了來自不同路由來源的路由信息的優先權.
(7)度量值(metric):度量值用于表示每條可能路由的代價,度量值最小的路由就是最佳路由.
上圖即為一條路由信息,其中:
172.16.8.0為目的邏輯網絡地址或子網地址,255.255.255.0為目的邏輯網絡或子網的網絡掩碼.
1.1.1.1為下一跳邏輯地址.
fei_0/1.1為學習到這條路由的接口和将要進行數據轉發的接口.
static為路由器學習到這條路由的方式,本例中本條路由信息是通過手工配置的方式學習到的.
1為此路由管理距離,0為此路由的度量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