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撈關停300家門店的消息引發了不少關注。
作為“火鍋一哥”,海底撈這一動作背後的經濟考慮難免令人遐想。從小肥羊到呷哺呷哺,再到海底撈,人們在一個個啞火的連鎖火鍋品牌身上,瞥見了市場遇冷的征兆。
聯想起之前明星争相投資火鍋店的盛況,一度沸騰的火鍋市場似乎正在釋放陣陣涼意。人們真的吃膩火鍋了嗎?崛起中的火鍋食材超市最終能夠取代火鍋門店嗎?海底撈,這一次還撈得動嗎?
寒潮來襲,正是吃火鍋的好時節。可當你約上三五好友,走進離家最近的海底撈時,迎接你的可能不再是熱情的問候,而是緊閉的大門。
11月5日晚,海底撈發布公告,稱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的門店,并表示如果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則上不會規模化開設新店。
公告最後,海底撈向大衆保證“1000餘家門店服務員的笑臉依舊燦爛”。/微博
消息發出不到兩天,諸如長沙等省會城市就迎來了海底撈關店潮,就連部分人流集中的商超門店,都關停了線上預約的通道,挂出了暫停營業的通知。
雖然事發突然,但聯想起2020年海底撈“虧損十億,裁員過萬,翻台率持續下滑”等關鍵詞,隻能說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火鍋頂流海底撈,為什麼撈不動了?
正在“一口口咽下苦果”的海底撈,給出了諸如“門店選址失誤、優秀店經理不足”等理由。
而這,顯然不足以解釋火鍋堂食店正在經曆的集體寒冬。
01
海底撈
撈不動了
在被現實毒打之前,海底撈的步子一直跨得很大:
截至2021年6月,海底撈的全球門店總數接近1600家,其中半數開設于全員艱難的2020年和疫情起伏不斷的今年上半年。
逆勢而上、星火燎原的商業版圖,甚至讓人忘記了,27年前,它不過是一家開在成都簡陽縣城、靠着4張桌子起家的夫妻店。
2011年,伴随着一本名為《海底撈你學不會》的成功學書籍出版,這家會主動為顧客提供皮筋、眼鏡布、手機袋和熱毛巾的服務至上型火鍋店走入大衆視野。
即便隻是路過,海底撈的店員也會熱情地跟你打招呼。/圖蟲創意
起初,有關海底撈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種類繁多無限量供應的小料台,可以讓食客充分解鎖中華小當家的快樂;窗明幾淨不見半點油污的用餐環境,帶來了有别于普通火鍋店的極度舒适;最可貴的,是海底撈的服務員如同高薪聘請的管家,忙碌地穿梭于餐台之間,帶着永不降級的熱情和微笑,為你調料、涮肉、布菜以及搬運水果,在一貫缺乏服務精神的餐飲業實屬難得。
熱衷整花活的海底撈,會用比更新菜品更頻繁的節奏上新服務。在這裡,遇見貼膜、美甲、洗頭都不稀奇,玩偶陪你吃火鍋,生日全員來唱歌的驚喜層出不窮,可以說氛圍組十級選手和全國的社交牛逼症都被海底撈挖走了。
正是憑借着這種能把顧客招呼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極緻服務,号稱“營銷零支出”的海底撈,一直自帶熱搜體質,活躍于話題中心。
為等位的顧客做美甲,也是海底撈的傳統藝能。/圖蟲創意
甚至,在被羊毛黨薅秃之前,你永遠不知道海底撈的底線在哪。
2018年,海底撈允許顧客自帶食材,有人拎着生蚝、三文魚、蘋果沖進店裡,隻花費鍋底和蘸料的錢,就白嫖了服務員處理生蚝、蘋果榨汁、三文魚切片甚至包馄饨的免費勞動。兩個月後,海底撈就以“食品安全不可控”為由,取消了這項服務。
更瘋狂的舉動是在去年,社交平台上刮起了不花錢吃垮海底撈的魔幻風潮。小料台上的食材,被動手能力極強的羊毛黨做成了拍黃瓜、西瓜汁,就連充當調料的牛肉粒,都被挖掘出了葷菜屬性,和番茄鍋底成了鎖死的濃湯CP。等再去時,牛肉粒這條漏網之魚已經被小料台除名,取而代之的是植物蛋白“味伴侶”。
大家這才回過神來,環顧逐漸飙高的單價、分量縮水的菜品,原來那些對暗号就能白送的甜品、玩具、化妝品小樣,厚臉皮就能薅到的小吃、配菜、贈送果盤,其實早就已經标好了價格,轉嫁到了每一個正常消費買單的食客身上。
也因此,試圖對所有人笑臉相迎的海底撈,開始失去了那些隻想安靜吃頓火鍋的老實人。
關店300家,海底撈開始“人走茶涼”了嗎?/圖蟲創意
口碑翻車,股價下滑,憑空蒸發了三千多億港币的海底撈,讓創始人張勇從新加坡首富退居到了富豪榜第五位。
對于海底撈如何走到今天,張勇很清醒:“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
但妄圖在股市中乘風破浪的海底撈,從來不會縮小步子。“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可一旦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我還會擴張。穩定了我就沖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穩定下來就再沖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
02
火鍋店
内卷兇猛
海底撈的膨脹,多少也有站對了風口的自信。
在新冠疫情還未光臨人間的2018年,火鍋可以說是最賺錢的餐飲品類。一鍋沸騰的江湖裡,湧現出了小肥羊、呷哺呷哺和海底撈三家上市企業。
一項調查顯示,一線城市的海底撈單店月營收可超500萬,新店在3個月内就能實現盈虧平衡,這是一份可以氣死同行的成績單。
火鍋,也成了财富密碼的代名詞。正因如此,哪怕經曆了疫情寒冬、肉價飛升、菜價翻番等大風大浪,火鍋店仍然沒有減慢四處征戰的步伐,依舊保持着10% 的年複合增速,即便全國落地的火鍋門店已經多達30萬家。
聯想之前明星們紮堆投資火鍋店的新聞,很難不叫人發出章子怡式的疑問:“為什麼一定要開火鍋店,難道火鍋店是餐飲中技術含量最低的嗎?所有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答案,顯而易見。
近年來,各色網紅火鍋層出不窮,不少明星也參與其中。/圖蟲創意
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之所以主打服務,是因為覺得“火鍋的标準化程度太高,顧客吃不出區别”。美食家蔡瀾也曾直言:“希望火鍋從世上消失,因為這是最沒文化的一種料理。”
标準化和低門檻的火鍋,是少有不依賴廚師水平的餐飲品類,也因此,這種自主權被食客牢牢掌控、一套SOP就能做好品控的料理,擁有了像病毒複制般迅速擴散的可能。
可正是因為這種沒有注入靈魂、冷冰冰的标準化流程,火鍋越來越趨于同質化,也越來越容易讓人厭倦。
幾年前爆紅的潮汕牛肉火鍋,逐漸鮮少有人提及;在海底撈之前,連鎖火鍋的王者小肥羊,如今也成了時代的眼淚。
所謂的九宮格、老火鍋、讓單身狗也能愉快吃火鍋的呷哺呷哺、憑借抖音爆紅的電台巷……都像一陣來去自由的風,食客對火鍋店的印象,似乎隻有“開業初期大排長隊”和“沒兩年就關門了”兩者組成。
為了在競争紅海中突圍,火鍋行業也肉眼可見地卷了起來。
主打毛肚和菌湯的巴奴火鍋,去年因為“被海底撈抄襲豆芽、繡球菌等菜式的擺盤”而登上熱搜。食客才發現,比起專注自身,火鍋同行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模仿、叫闆甚至碰瓷身為業界頂流的海底撈。
處處對标海底撈、主打新鮮食材的巴奴毛肚火鍋。/圖蟲創意
海底撈有舞面,巴奴就有“好面不用舞”的拽面;海底撈回應為什麼隻賣熟鴨血,巴奴就連忙跟帖為自己家能賣鮮鴨血吆喝;海底撈逼死社恐的啰嗦服務上熱搜,巴奴又帶着“服務不過度,不幹擾用餐,不強行涮菜”的口号走來了。
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認為:“照顧好顧客的嘴,比照顧好顧客的人更重要”,所以他熱衷強調高端,天然活體豆芽、野生海捕小章魚、新西蘭進口毛肚,菠菜必須是冬至前後的耐寒笨菠菜,花椒必須是青藏高原上的茂汶大紅袍,并為此花費1.5億打造了四座中央廚房,以實現“能冷鮮不冷凍,能天然不添加,能當天不隔夜”的食材品控。
同樣把食材視為火鍋核心競争力的呷哺呷哺,2019年也開始收購上遊供貨商。走在前列的海底撈,更是早在十四年前成立了獨立的食材供應公司,謀劃上市已久的“蜀海”,如今已經把控着7-11、新白鹿、西貝等諸多知名連鎖餐飲的供應鍊。
呷哺呷哺位于内蒙古的加工廠。/圖蟲創意
而當年小肥羊異軍突起,就是憑借着一盤“涮完直接吃不用蘸料”的好羊肉立足,在服務的标準線被海底撈拉高又相繼被競争追平後,火鍋家族們似乎又回歸到了食材至上的起點。
03
塌樓的火鍋門店
崛起的食材超市
既然聊到了食材供應,生鮮平台可就不困了。
就在代表高端的海底撈和代表平價的呷哺呷哺紛紛折戟的2020年,隻銷售食材不打包服務的火鍋超市突然大火。
主打火鍋食材、半成品和精釀啤酒的懶熊火鍋拿到了字節跳動的千萬投資,以盒馬為首的生鮮平台争相開展“火鍋到家”的食材外賣業務,就連實體餐飲巨頭三全、王老吉、蒙牛,甚至國美也開始了針對火鍋食材自選超市的銷售布局。
越來越多的商家做起了火鍋食材的生意。/圖蟲創意
一切正如鍋圈食彙創始人楊明超所認為的那樣:“火鍋餐飲正在從傳統的體驗經濟,向更加注重便捷及性價比的效率經濟轉型。”
如果說流入菜市場的資本給社會帶來了怎樣的福報,至少在吃火鍋上,告别了門店租金、人力等成本的加碼,火鍋食材超市的存在,的确很大程度地照顧到了我們的錢包。
不過,火鍋超市雖好,卻沒有照顧我們不想收拾殘局、涮鍋洗碗的情緒。也正因如此,去年還在蓬勃擴張的火鍋超市,不到一年就走到了下坡路。
所以至少在洗碗洗鍋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之前,我們依舊離不開火鍋門店。
海底撈漲價;呷哺呷哺推出湊湊火鍋跻身高端局;巴奴用包廂裡收拾出來的一大堆茅台瓶子,标榜自己的精英屬性。可對于誕生于市井文化的火鍋而言,最打動人心的标語,顯然不是“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最樸素的烹調方式”。
在火鍋裡,中國人找到了吃的自由。/圖蟲創意
說到底,火鍋最吸引人的魅力,不是花裡胡哨的服務,不是天花亂墜的故事,也不是昂貴考究的食材,而是想吃什麼自己涮的快樂,和食物煮熟的漫長等待中能夠放飛或者放空自我的極度舒适。
食材、調料都由自己把控,在麻辣鍋底中找毛肚的中國人,其實也是在火鍋中找自由。
所以一頓理想的火鍋,除了不必洗碗清場,等位的時間不必長,等待食材上桌的時間也不必長。饞了剛好吃上,就足夠了。
參考文章
[1] 一路“碰瓷”海底撈,巴奴的故事還能講多久?每日人物
[2] 字節跳動悄悄布局,4000億火鍋食材市場,能吃出下一個海底撈嗎?創業邦
[3] 杜中兵:沒有巴奴,海底撈就不進步 正和島
[4] 探店海底撈、呷哺、小肥羊、小龍坎……為你揭秘火鍋暴利與虧損的真相 蛋解創業
✎作者 | 箋語
✎校對 | 淩晨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