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發信息給我:讀完了你的《亞馬遜跨境電商運營寶典》,但在選品上,還是一團懵。
我理解讀者的心情。說實話,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選品真的很難,要不然也不會有“七分在選品,三分靠運營”的說法了。
但選品難不代表沒有解決方法,要想選到合适的産品,我們必須從選品思路和選品方法上兩手抓。
選品的思路:
1. 量大是緻勝的關鍵。這是我經常給我們孵化營的同學們強調的一句話。如果在選品上,你沒有看過并從心底認真分析過幾百上千個産品,你覺得的難根本就是衆說紛纭下的從衆病和懶惰罷了,這病你自己治。認真分析過上千款産品之後,即便很難的選品也會逐步有了思路和眉目。量大是緻勝的關鍵,量變達到質變,選品才會有結果。我自己曾經親自選品近8000款,而且在各個平台上一一賣過,然後再逐步篩選淘汰,沉澱出來我們自己亞馬遜運營中的幾十個SKU,先做大再做小,先做泛再做精,經曆過之後你會更笃信這看似簡單和繁雜的路徑才是選品的捷徑。
2. 不要輕視小物件、冷物件。日常生活中的針頭線腦卡紙扣針,工具應用的(刀舷鑽矛)等等,普通到你都忘了它,冷門到你從來沒聽過的,都可能是市場。選品,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數據為依據,隻要平台數據顯示有滿足你當下運營預期的銷量,隻要在當前市場的價格之下核算之後利潤還不錯,就值得你去關注。不輕看任何産品,因為,就像我經常強調的那句話,做賣家,我們隻有一種理想--賺錢,隻要能為你帶來盈利,這個産品就值得珍惜。很多時候,我們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往往終于會沉下心來回到自己身邊的熟悉的普通的事物,然後,生活回歸平淡,卻也真實幸福。于生活,如此,于選品,也同樣如此。
3. 這裡我不得不再次提及我在日常線下課程中反複講到的十二字選品底層思維:剛需緻勝,田忌賽馬,遠離侵權。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三個角度,選品成功的幾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選品的方法:
1. 市場導向法:比如Best Sellers兩階選品法,比如優質店鋪雜交複制法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選品方法,可以快速選到已經經過市場檢驗的産品。
2. 多平台交叉法(平台遷移法):每一個爆款都有其背後的邏輯,在A平台上賣得很火的産品,挪到B平台上,也許同樣可以賣火,而如果你剛好發現兩個平台之前的火爆程度不同步,同時分析覺得該産品在暫時沒有火爆起來的平台上同樣存在需求,可以快速切入,打造,推動。這裡的多平台主要指eBay,速賣通,Wish和亞馬遜四個平台的對比,當然,你也可以參考不同國家和區域的一些本地平台(比如日本的樂天,東南亞的Lazada等)、垂直細分平台(比如美國的工藝品平台Etsy)等。如果能夠對這些平台上熱賣的産品進行分析調研,發現在亞馬遜上可行的産品,複制過來運營打造,同樣可以提高成功的幾率
3. 供應商推薦選品法:相比于賣家對市場的熟悉,很多行業供應商對産品和市場的熟悉一點也不遜色,所以,作為賣家,我們非常有必要多和供應商交流,多向供應商請教,有時候,供應商的一句話、一個好産品,就是一片可以讓你馳騁的新天地。
4. 刷單群選品法:無論是Facebook刷單群也好,還是微信刷單群也罷,都不妨加進去看看,不是為了刷單,而是為了思考“為什麼别人要把這個産品拿來刷單?”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你選品的視角就會有大不同。
5. 展會選品法:有機會的話,去逛逛展會吧,尤其是大型的展會,比如廣交會,大型的展會往往可以發掘到優質的潛力款新品,甚至有些産品可以引領新一年的市場趨勢,所以,适當的逛展會是選出趨勢款新品的必不可少的渠道。(來源: 跨境電商赢商荟)
以上内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有任何亞馬遜問題,請關注微信号【cifnewspayoneer】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