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辛辛苦苦掙錢,給你提供了這麼好的環境,你怎麼就不能好好學呢?”
“我們小時候想讀書還沒這個機會呢,你現在不珍惜,以後會讓你吃苦的。”
“那麼多小朋友都報班了,為什麼你這麼不聽話、不努力!”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收到過這些來自父母的日常抱怨,而很多已經成為父母的人肯定也這樣抱怨過自己家的孩子。“不好學”“不珍惜”“不努力”這些詞都在指向一個問題“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上進心”。
什麼是學習沒有上進心?在父母看來,孩子不好好學習,對待作業應付糊弄,對待成績毫不在意,父母怎麼督促都沒用,這些就是沒有上進心的表現。對待孩子的不上進的表現,父母很焦慮卻也很無力,感覺好像束手無策。那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激起孩子的上進心呢?想激起孩子的上進心,我們要先了解下什麼是上進心,找準孩子沒有上進心的原因。
上進心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的稱呼叫成就動機。它是做什麼用的呢?就是給孩子提供方向的指引和前進的動力。以學習為例,愛學習的孩子肯定是有成就動機的,直白點說就是孩子在學習上付出努力肯定是想獲得點什麼,所以才會很上進。比如有的孩子以掌握學校所教的知識技能為目的,他的成就動機是指向學習目标的;有的孩子把學習當作了獲得他人積極評價的途徑,或者是一種避免他人消極評價的工具,他的成就動機指向表現目标。
那不愛學習的孩子就是沒有成就動機的嗎?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成就動機。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曾提過人類有追求卓越的本能,也就是說每一個孩子一定都有它的上進心。但是假如孩子經常在學習上收到很多消極評價,體驗到挫敗感,這種成就動機就會慢慢地從學習上轉移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消失。
所以,想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在學習上的自信心。孩子沒有上進心,有一部分是因為懼怕失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在寬松的環境中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當孩子做錯事或學習成績不理想時,家長千萬不能給孩子施加壓力,而要以寬容、理解的心态去認可并鼓勵孩子,告訴孩子一次失敗并不代表永遠失敗。家長要引導孩子改變思考的方式,多看到自己的優勢,給他自己正面的鼓勵和肯定,不要總是挑剔自己,因為挑剔隻會讓孩子信心全無。不是隻有考一百分的孩子才是努力上進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不跟别人比,隻跟自己比,增加孩子在學習上的積極體驗。
其次是父母要以身作則,調整對孩子的期待。馬伯庸說:“人有三個自我接受的階段,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是接受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一個是接受自己是普通人;而最難的那一個,是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總要求孩子當科學家、當舞蹈家、當奧運冠軍,卻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特别是有的家庭中家長本身就缺乏上進心,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平平庸庸、渾渾噩噩,孩子長期處于缺乏家長指導以及親子溝通的狀态下,自然而然就抑制了孩子的上進心。父母想讓孩子進步上進,要先做到以身作則,不能自己玩着手機去數落寫作業的孩子不上進,這樣孩子不僅聽不進去還會産生逆反心理。
最後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競争性的活動來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并以适當的獎勵來增強孩子的上進心。比如,家長可以多帶孩子玩玩撲克、跳棋、軍棋等。這些棋牌遊戲本身就存在着競争,父母可以在和孩子玩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但是切記,在競争遊戲中,不能隻讓孩子體驗成功帶來的成就感,也要讓孩子體驗一下失敗感。有些家長在和孩子玩棋牌遊戲時,往往隻注重讓孩子體驗成功,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赢。但是這樣一來,孩子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就會變得輸不起,這對培養孩子的競争意識是非常不利的。隻有讓孩子經受成功和失敗的輪番考驗,孩子的意志才能磨煉得越來越堅強,才能更有鬥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